当前位置:风情三江

文化旅游路线一:程阳景区

  • 2015-09-06    

内容导航:
    侗族生态博物馆——三江鼓楼——程阳景区上山步道路口——游客接待中心——登山步道——山顶观景亭——程阳风雨桥——程阳桥头农家旅游馆——马安鼓楼及表演场地——回龙桥——岩寨鼓楼——侗族工匠杨似玉家——萨坛——普济桥——程阳大寨鼓楼——马安寨坝头观村寨风光
    景区上山步道口迎宾:
    “拦路”迎宾,是侗族隆重的迎宾仪式,是接客的最高礼节。“拦路”亦称“塞寨门”,当客人到本寨或路经本寨时,即于寨边门楼或要道口处设置障碍,拒客人于外。主人首先唱起“拦路歌”,唱出种种拦路的理由,接着客方的姑娘或后生则以歌作答,推翻这种借口,一唱一答,每当客人用歌答复了对方提出的一次盘问和逗趣之后,主就把障碍物拆去一件,直到把拦在路上的障碍物完全拆除干净,这时主寨上的姑娘们就会拿起装满酒的酒杯或牛角向客人逐个敬酒,然后引客入寨。
    游客接待中心:侗家油茶
    油茶在侗乡苗寨是很普通的食物,被称作“东方咖啡”。要做成上好的油茶,还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做油茶所用的材料有茶叶、特制的干糯米、盐、味精、葱花、花生、辣椒、肉末或粉肠。打油茶之前先要发阴米,阴米是用糯米蒸熟后晒干而成。接着要炸米花,将清纯的茶油倒入铁锅里煮沸,待油泡挥发干净后,把阴米撒入滚油里,油锅“哗哗哗”地沸腾起来,阴米被炸成白白的米花漂浮在油面上,可闻到一股浓浓的米香,此时要用茶滤将米花迅速捞起,滤掉油,放进盘子里待用。 然后炒花生、黄豆或其它副食品,炒熟了也是用盘子装好待用。这时就到了一个最关键的环节,即煮油茶水。油茶水的制作是用少量的茶油把糯米炒焦,焦米在锅里冒出一丝青烟,再放入茶叶拌和焦米一起炒,眼看焦米有些泛黄、茶叶略显焦脆时,立即放入一两瓢水,加适量的食盐,把水煮开即成。油茶是侗家的家常食品,也是招待客人的传统美食。有客人来访或是有外地人路过侗家木楼,主妇会热情地为你生火煮茶,干茶叶在茶油中炒煮, 再加上姜末、盐, 就成了又辣又香的油茶,主妇再抓上糯米饭团, 加上炒黄豆、爆米花、腊肉片等佐料装一大碗, 捧上油茶给客人吃;吃油茶只用一根筷子,意为碗中没什么东西可夹, 只能算半餐,如果你起得早,就会发现各家的吊脚楼上早已升腾袅袅炊烟。走进木楼,可看见一位妇女坐在火塘边,手脚利索地挥动着竹篾编织的茶滤和竹瓢,打起浓香扑鼻的油茶来。油茶里含有茶叶精华,多种维生素及咖啡因,因此它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具有清热、解渴、提神、醒脑的保健功效,深受侗乡人民的青睐。
    八寨观景步道(鸟瞰程阳八寨全景)
    现在我们站在程阳景区观景亭上看到的成片的寨是就是程阳八寨的全景。由近到远为马安寨、岩寨、平寨、东寨、程阳大寨、平铺,而平坦和吉昌由于山坡阻挡还看不到。
    村寨,是侗族地区最基本的组织。一般来说,每一个村寨,都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侗族地区每一个较大的村寨(三四百户以上)通常都有数百年或千年以上的历史。可以说,每一个古老的村寨,都是一本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词典。侗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广泛分布在我国东南方的印纹陶诸文化,是目前所获得的最早的包括侗族先民在内的南方民族来源的资料。到了战国时期,进一步发展成为分布在我国东南和南方侗族的祖先——“百越”民族群团。
    在高高的鼓楼四周,环围着鳞次栉比的侗家木楼,其中居住着一个又一个大小不一的侗族家庭,这些家庭是“鼓楼社会”的最小生活单位。侗族村寨是典型的家族社会,也即是以鼓楼为分界标志的家族社会。从侗族人居住分布来看,虽然是以村寨为域限形成一个个大聚居小分散的局面,但村寨之间并不是一个“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社会,相反,社区之间的往来是十分频繁的,婚嫁、礼仪交往、物资交换、军事、防御等等,使侗族社会在家族社会之上形成了一个更大的社会。
    程阳八寨吊脚楼
    典型侗族民居
    侗族民居多建在山谷两边的绿树竹林丛中,山谷中央是水田。至今仍保留着古代越人的“干栏”式木楼结构,一般分为三层,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农具、杂物,饲养禽畜;二楼前半部为外廊,宽敞明亮,光线充足,是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的场所,后半部为内屋,设有火塘,这既是“祖宗”安坐之位,又是全家取暖、煮饭炒菜的地方;火塘两侧或三楼是卧室。每座楼房,除屋面盖瓦之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高矮不一的柱子纵横成行,以大小不等的木枋斜穿直套。木楼四周设有“吊脚柱”,形成“吊脚楼”。楼房四壁及各层楼板,均以木板开槽密镶,楼房两端搭有偏厦,使木楼瓦顶四面流水。侗族民居一般一家一栋,兄弟虽分家却常常共用外廊,有的和堂兄弟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楼板互通,每逢喜庆节日,人们相聚于此设宴待客,有道是:“侗屋高高上云头,走遍全寨不下楼”,这体现出侗族民居的特有风貌。
    马安寨坝头(侗族农耕染织及手工作坊文化)
    侗族的经济生活,除农、林、牧、渔生产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手工业生产和民间传统工艺生产。手工业和民间工艺多为家庭副业,尚未与农业分开,产品大部分自用,主要有织锦、纺织、酿酒、榨油、竹编、藤编、竹木器制作、银饰等,工艺精湛,琳琅满目。
    “侗锦”,侗族妇女多精于此道。侗族妇女织造的锦带,以五色丝线挑成花木、禽兽,各式各样,侗族妇女织造的侗布、侗被、侗锦、挑花帕等物,质地优良,图案精美,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堪称一绝。
    侗族妇女纺纱织布的工艺已达到相当水平。侗布布纹紧密,结实耐用,有平布、斜纹布、花椒眼布等多种,主要以蓝靛为染料,染成浅蓝色、靛青色,有的靛染之后,另加上一层蛋白(侗族称之为亮布),闪闪发光,艳丽夺目。侗族妇女还善于绣花,多用于胸襟、衣领、头巾、鞋面、袜底、枕头、帐帘、背带等。花纹多为花卉虫草、飞禽走兽、几何图案。
    在侗族的传统习惯里,酒是待客的必备之物,每个家庭酒的用量都相当大。人们大多喝自己用大米酿造的酒(俗称农家米酒),粮食丰富之家,一年要酿好几坛。侗族积累了丰富的酿酒经验,酿出了许多优质的农家米酒。当有客人远道而来,热情的主人就会递上一碗清凉的甜酒,或鸡蛋甜酒、汤圆甜酒。主人以酒待客、以酒传情,客人吃在嘴里,甜在心头。
    银饰是侗族地区一种独具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侗乡处处可见精湛的银饰工艺品。侗族人民不仅喜爱银饰,而且自己能制作银饰,所有的银饰都是本民族的工匠所制。侗族银匠通过雕、钻、焊、锻、刻等工艺制作出来的银饰,层次分明,形象逼真,手工精湛,栩栩如生。
    侗族地区还有许多不脱离农业生产的木匠、瓦匠、石匠、铁匠、芦笙匠等,他们大多是个体劳动者,一般在农闲时节应聘从事各种专业劳动。这些人都是侗族的技术人才,是侗族优秀文化的直接创造者和传承者,备受人们尊敬。尤其是历代侗族木匠,他们在侗乡建造的一座座鼓楼、风雨桥、干栏式木楼等,都已成为侗族的象征,是侗族人民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世界四大历史名桥:程阳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集桥、廊、亭三者于一身,在中外建筑史上独具风韵。程阳永济桥是中国惟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侗族风雨桥。坐落于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马安寨。始建于1912年,于1924年建成,桥长77.76米,桥道宽3.75米,桥面高11.52米。为石墩木结构楼阁式建筑,2台3墩4孔。墩台上建有5座塔式桥亭和19间桥廊,它既有古代百越族杆栏式的建筑色彩,又有汉族宫殿式的工艺成分,亭廊相连,浑然一体,十分雄伟壮观。该桥与我国的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及罗马诺娃沃钢梁桥齐名,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之一,2008年被美国广播公司等媒体评为“世界十大最壮观桥梁”之一。 1965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到广西调研时,惊诧于侗族地区竟然有如此高超和精湛的建筑艺术,题诗曰: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
    侗乡的风雨桥,独具民族风格。说它是桥,它犹如长龙,横跨两岸,既供人行走,又堵住一方风水,象征保一方平安、给人们带来福气的福桥和风水桥;说它是廊,它犹如颐和园的长廊,既能供行人避风挡雨,又能供人们遮阴躲太阳;说它是亭(塔),桥面的长廊上建有座座宝塔,塔有三层、五层、七层。塔上飞檐重叠,檐角面上彩绘雕塑各种花、鸟,桥脊上还有各种吉祥崇拜物,真是应有尽有。这种绚丽多彩的风雨桥,把中华传统的古建筑的桥、廊、房、塔、鼓楼的优点吸取过来,巧妙地融合于风雨桥建筑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在程阳桥的西头有一口水井,叫月牙井,传说侗王吴勉为联络各“款”侗寨联合抗击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的压迫,在这口井下马饮水,并松开马鞍也让马歇息,他的马鞍所放处就成为现在的马安寨,他的马鞭便变成了一座跨河的独木桥,人们为了纪念吴勉,便在原独木桥上修建了举世闻名的程阳风雨桥。
    程阳桥头农家旅馆
    三江俗谚云:侗不离酸。侗族的酸制品种类繁多,醇香可口,有荤酸、素酸、腌酸和煮酸等等,最富特色的有酸鱼、酸鸭肉、酸鹅肉、酸猪肉和酸菜及其他素菜酸制品。每当嘉宾光临,热情的侗家人就会打开酸坛酸桶,拿出酸鱼酸肉款待贵客。此外,侗族历来流行着吃鱼生和肉生的习俗。鱼生的制作方法是先将草鱼或鲤鱼的鳞刮净,除去内脏,切成薄片,然后以适量茶油、酸菜汁与玉米粉、花生粉、酸菜、鱼香蓼等配料拌调,味道微酸,清凉可口,多吃不腻。肉生的做法和鱼生相同,味道却略逊于鱼生。
    此外,侗族有吃“百家宴”的习俗。“百家宴”指的是村寨互访或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来访时,全村各户自备酒、菜、饭,一起到鼓楼坪或者比较宽敞的家庭,摆开长桌,吃百家饭菜,喝百家米酒,饭桌上你来我往,觥筹交错,大伙说着家常,唱着酒歌,场面热闹非凡。“百家宴”是侗族团结友爱和极富凝聚力的象征。
    糯米用饭钵蒸制成糯米饭,用手捏成饭团进食。用糯米酿成的甜酒,醇香甜蜜、是侗族人民最喜爱的饮料。用糯米制成的糍粑,是过年过节的食品和走亲访友的主要礼品。侗族人民有“打油茶”的习惯。南部地区人喜食糯米,糯米食物有糯米饭、糯米糍粑、糯米粽子、糯米粥等。
    马安鼓楼
    穿过风雨桥进入景区的第一个寨子—马安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像宝塔又像亭阁,雄伟壮观而又玲珑雅致的马安鼓楼。鼓楼位于寨子中央,鼓楼上下分两部分,上半部重檐斗拱像宝塔,檐的层数是单数,为九层;下半部为四角形像亭子,为正方形厅堂,约二至三丈见方,厅侧架一大牛皮大鼓,厅中间用石砌一个大火塘,四壁镶板和栏杆,设坐位,可容百号人集会。楼高至少在二十余米,在侗寨,通常来说,鼓楼越高越大则显示寨子的人气越旺越富有。楼檐雕龙绘凤,画花饰锦,檐角高高跷起,势态如飞似跃。楼尖顶处,塑饰宝葫芦或千年鹤等象征吉祥的造型。鼓楼集宝塔和亭子的优雅于一身。
    表演现场:侗族风情歌舞
    侗族地区一向被誉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 ,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谚语。程阳桥景区内歌舞文化极为丰富,有歌舞之乡、侗戏之乡、琵琶歌之乡、哆耶之乡、山歌之乡等美誉。
    侗族诗歌韵律严谨,题材多样,尤以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为传统文化最精粹的部分,在文学和音乐方面都有极珍贵的价值。侗族民间音乐最有名的是“侗族大歌”,它是一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歌曲,一领众和,分高、低声部合唱,属支声复调音乐范畴。大歌的分部合唱形式是领唱(独唱)与众唱相结合。侗歌旋律优美抒情,曲调唱腔多样,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因词选调,歌与词互相结合,水乳交融,它和声完美,歌声宏亮,气势磅礴,豁达开朗,高声部象叮咚不息的溪流,低声部宛若徐缓深沉的江水,最后和融地汇在一起流向海洋。侗族大歌的出现,打破了国际上认为我国民间没有复调音乐的断言。为我国民族和声复调的研究提供了宝贵依据。
    侗族能歌善舞,其舞蹈也是种类纷繁。主要有“多耶”(侗语:即踩歌堂)。踩堂时所唱之歌叫踩堂歌,踩歌堂是南侗区祭祀侗神祖母、庆节及结群交往时所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此活动又为男女青年提供了公开的社交活动。多在春节期间举行,在鼓楼下进行。在芦笙的引导下,不同房族的男女两个歌队,各自围成圆圈,姑娘手牵手,后生手搭肩,一面跟着领唱者齐声唱起踩堂歌,一面踏着舞步绕圈缓缓移动。此外,侗族芦笙舞有别于其他少数民族的舞蹈,多由舞者边吹边舞,其舞蹈形式是模拟人的各种劳动动作或自然界各种动物的动作,参加人数不拘,少则十几,多则上千。
    “多耶”腔调明快,节奏鲜明。以叙述历史,赞美村寨,颂扬老人,赞美新生活,倾诉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等为主要内容。“耶词”有长有短,长的可达几百句、几千句,说古道今,故事性强,说理性强,很受群众喜爱,是侗族最有代表性的歌舞形式之一。
    合龙桥
    程阳合龙桥位于程阳桥景区岩寨景点和平寨景点的交界处,往左边走是岩寨,穿过桥就是平寨,合龙桥始建于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景区内历史最悠久的风雨桥,近二百年来曾被洪水三次冲毁,今存的风雨桥,木拱桥,是1941年重新修复的。桥长42.8米,宽3.78米,水底至桥廊檐高9米。桥上有桥廊可供行人避雨小憩和村民乘凉聚谈。桥廊用36根木柱支撑,每边13根,两侧木制板作桥栏。桥脚为23根圆木按二个八字形组合而成,其中14根木柱嵌进两岸石坎中,上铺桥板,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程阳八寨的风雨桥也称为福桥,程阳八寨在立寨的时候就相信,福气和财气会象河水一样向东流去,所以为了把福气和财气留于侗乡,所以在河上修建福桥,为程阳八寨拦住福气和财气,所以我们八寨的桥都叫福桥,以前我们所有风雨下边的桥栏都厢木板,密不透风,意思是拦福。
    岩寨鼓楼
    岩寨鼓楼是岩寨的标志性建筑,始建于2005年,建成于2006年,是目前程阳八寨景区里最大的鼓楼,楼高近三十米,檐层十五层,由四根主柱和十二根衬柱组成,为了建造鼓楼,岩寨每家每户捐工捐力,捐钱捐物捐木头,日夜劳作,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建成了景区内规模最大最为雄伟壮观的鼓楼,每一根柱子,每一块瓦片都凝聚了岩寨侗族人民几代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
    对于鼓楼建筑艺术的发展,程阳八寨人民将其发展到了极致,这其中自然有汉侗文化交往的因素。景区内几乎每一个村寨都有鼓楼。
    侗族工匠世家
    木匠世家继承人杨似玉师傅,是广西区内唯一一个获得木制结构建筑工程师证书之人。是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主要从事鼓楼、风雨桥、吊脚楼、凉亭等民族文化景观的设计、施工以及各种木制模型手工艺品设计制作。 杨似玉师傅祖辈都以建造木建筑为业,其祖父杨堂富就是闻名世界的桥梁——程阳桥的设计及工匠师;后其父杨善仁继承其祖业并参与三江侗族自治县许多闻名于世的风雨桥及鼓楼的设计与制作,父子曾共同设计制作已风摩多年之桂林兴安休闲、娱乐、生态的“乐满地”景区内的木制建筑。杨似玉师傅从小受其祖父及父亲熏陶,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曾为广西政府设计制作《同心桥》作为1997年赠送香港回归礼品并获得了很高的荣誉。2002年设计建造了世界第一高楼——广西三江鼓楼。
    岩寨“萨坛”
    岩寨“萨坛”是程阳八寨最大最古老的萨坛,由青石砌成的堡垒状的石坛,坛外种有一株或数株古老的风水树,坛内则用白火岩点排成花纹。这就是侗族人民称为“萨坛”的露天神坛。“萨”是汉语中“祖母”的意思,“萨坛”即“祖母”的神坛。这里敬奉的是侗族人民的祖先女神。传说中她是三国时期,七十二洞之王孟获的第九个妻子“孟婆”。孟获降了诸葛亮,而孟婆却率领父老姐妹东迁来龙胜山区。她给侗族人创立了“侗书”,这侗书原是世代口传,后来用汉字的音记下来,才正式成了“侗书”。侗书的内容有择居、择日、择地、侗款、侗歌,以及耕作畜禽喂养的知识。所以,侗族人民都世代崇拜纪念她。每到“祖母”孟婆生日时,全村寨的妇女都要到“萨坛”来祭祀,并规定成年妇女才给入坛。祭祀的形式由个人从家里带来黄豆、米花、糯米糍粑、茶叶、茶油来坛中煮油茶,并日夜多耶(唱耶歌)和唱“双歌”。唱的内容是歌颂“祖母”的大恩大德,祈求“祖母”保佑侗乡安宁、丰收。
    普济桥
    程阳普济桥又名孝庙桥,始建于明正德年间,至今近五百年。普济桥是明代侗族人民为纪念侗家大孝子卜宽而建的,卜宽是侗族的“阿凡提”,他的故事在侗族民间广为流传,普济桥曾迁址过一次,至今保留完好。普济桥架于程阳桥景区大寨景点和岩寨景点之间,坐西南朝东北,横跨于林溪河之上,规模颇为壮观。桥长50余米,宽4米,主体(桥架)结构为五段三层交岔衔接而成,用整条木筒135支,(不包括横架木筒)其中两端四支“地龙木”直径85公分。桥架顶部架枕木铺钉桥板,上造桥亭一座,竖柱56根,其中四根直透地龙木衔接,上架梁钉椽盖瓦为栋,桥事两侧架本栏,设坐凳,全桥外侧均用木板披钉,以御风雨的侵袭。设计合理,建造牢固。桥亭形似长廊,中央设神龛四间,供俸关公、文曲星、魁曲星、土地神木像各一尊,雕艺精巧,栩栩如生,前置石香炉一口。调龛中置一“排难解纷关公神位”的木制浮雕。桥翼角巧装套兽,横廊顶脊装饰泥塑深龙、凤凰,形象生动,整体设计建造简洁明快,工艺精雕细琢,既保留侗乡建筑文化品位,又充分体现当代的园林建筑艺术,是目前程阳八寨唯一保全四种宗教元素的福桥,即关公、文曲星、魁曲星、土地神。
    程阳大寨
    程阳大寨即程阳村,地处林溪河下游,是林溪乡的南大门之一,是闻名遐迩的程阳桥故乡,是程阳八寨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境内有鼓楼3座,风雨桥3座。程阳大寨是程阳村中最大的一个寨子,程阳大寨民风淳朴,民族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每年正月初五程阳八寨的花炮节都在这里举行。
    花炮节
    程阳八寨的花炮节由来以久,每年正月初五举行一次,是以抢花炮为主、其他民族风情展示为辅的大型文娱体育聚会活动。上午十点钟左右,所有头年抢得花炮的寨子,女的披金带银,男的手拿芦笙和鸟枪,老年人则扮成以前的“官人”,轻装年们则抬猪放炮,八个寨子分为八部分,依照头年所抢得的花炮的名次,几千人组成一个庞大的游行队伍,敲锣打鼓,吹芦笙,放鞭炮,直至把八个寨子游一遍。 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全部队伍集中抢花炮现场,在宣布了有关规则后,开始鸣放抢炮。一共安排有五炮,由八寨的青壮年男子一起抢。没有固定的抢花炮队员,只有固定的村籍身份。这个时候比的是整个自己寨子的牛气、骨气和凝聚力。 晚上在中心寨跳芦笙踩堂舞,芦笙大比拼,千盏油灯照耶堂,特别的侗妹选美大赛。
    行歌坐夜
    行歌坐夜是侗族青年人谈情说爱的一种常见形式。由于活动内容以唱歌、对歌为主,所以才以行歌为名;又因为是在夜晚进行,才有坐夜之称。侗乡,同龄的姑娘们白天生产劳动在一起,晚上做女工的时候也在一起,晚饭后,姑娘们陆续集中到一个朋友家来,边做女工、边在等待小伙子的来访。稍后,侗族小伙子吃过晚饭后便三五成群吹着笛子、唱着琵琶歌到女方家。青年男女在一起闲谈、嘻戏、唱歌,在这个充满欢乐和谐的氛围中,引起了青年男女的激情就对起歌来,气氛达到了高潮。 琴声歌声拨动了姑娘的心弦,于是,她们急忙放下手中的活计,推开窗子往吊脚楼下窥视,见是自己喜欢的人来了,就打手势,示意他可进楼。如果是自己不喜欢或不认的人来邀约,她们就急忙将窗户关起来不去搭理。假若那小伙子不肯离开她的吊脚楼、打口哨、呼喊 ,或用竹竿敲打她家的窗子和板壁。耐性好的姑娘虽然不做声,但她的家人便出来干涉,如果还不走,一瓢冷水从窗子上泼下来,意思是叫你快走开。 “行歌坐夜”爹妈是不阻拦的。因为他们觉得儿女谈情说爱是有人看得起,脸上光彩。对歌时,小伙子弹琴,姑娘仍在做手中活,但她们都在仔细听,并且心中在想以什么歌来答最好。在不同的季节要唱不同的歌,在问答式的对唱中,最容易看出谁懂得的事理多,见识广,许多青年就是在这种“行歌坐夜”的社交活动中加深了解,最后结为美满幸福的家庭。
    恋爱婚姻
    侗族为一夫一妻制小家庭。青年男女婚前恋爱自由,结婚时也须征求父母的同意。侗族婚姻多是男女有恋爱基础后,由媒人说合缔结而成。 侗族婚姻,不论是自由恋爱,还是他人说合,都得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家说亲,得到女方父母的应允,才择日完婚。也有些青年摒弃“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古规而自由结合,婚后,再给女方父母道歉认亲。
    侗族大部分地区结婚多在春节期间举行,程阳景区里的侗族婚礼简朴而神秘?,程阳八寨的小伙子和姑娘们到了结婚的年龄段后,一般总是选择在农历新年里举行集体婚礼,而且时间上的统一和婚礼的神秘和气氛堪称世界一绝。 程阳八寨的许多男青年都选择在大年三十晚上十二点钟以后的某个良辰到自己中意的女方家去,在征得女方父母同意以后偷偷的把女孩接到男方家中,其过程简单而神秘,但绝对不可以张扬出去,因为去的时候谁都没有把握一定能够把女孩接回家。不过接到家门口后必须放一窜鞭炮,以示自己娶新娘成功,四邻八方亲朋好友听到鞭炮声后也在半夜三更爬起来,一起到男方家里去喝油茶祝贺。当晚上鞭炮响得越多,就说明那晚上娶的新娘子越多。 大年初一一大早,新娘起床生火后,就在男方家一大帮姊妹的陪同下,接过婆婆递过的扁挑和水桶到寨上的井水亭去挑水,意味着从此以后自己将是这个家的女主人,将要挑起这个家的重担。整个寨子的人都去看新娘挑水,一是了解谁家娶得了新娘,二是想看谁家的新娘长得最俊俏。 ????大年初二当天,所有在年三十晚上娶得新娘的男方家,宰猪杀牛,大办特办喜酒,从早上一直喝到晚上,那一天鞭炮声不断,笑声不断,叫声不断,而被灌醉酒的人也被人不断的抬来抬去,热闹非凡,景象甚为壮观。 大年初三,是送新娘回家的日子,也是这场婚礼的重头戏和高潮,岳母娘一大早便派出新娘的姐妹、好友带上金银首饰、新娘服饰前往男方家,把新娘打扮得漂漂亮亮,而男方家则准备了上百号人的送亲队伍,抬猪的抬猪,挑鱼的挑鱼,扛米的扛米,酸鸭酸肉酸鱼,应有尽有,鞭炮开路,新娘压后,送亲队伍浩浩荡荡,喜气洋洋。这队过去,那队过来,整个八寨的人一下做送亲的队员,一下又做观众,其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大年初四“转定颂”,男方所有参与送亲的队伍成员一起到女方家去喝喜酒,然后拿回头天用去做挑东西的工具,还有个最重要的任务是把新娘带回男方家,如果带不回,又要给寨上的人当作笑话流传。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