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工作

十届政协五年工作成果喜人

  • 2011-09-27    政协办

内容导航:

(一)紧扣中心,政治协商显现实效

五年来,共召开了6次全委会议、18次常委会议、 32 次主席会议、16次专题座谈会议.

全委会议对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分小组进行协商讨论,提出各种意见建议249条。委员们以提交提案、大会发言、接受采访等形式,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强县、环境保护、城镇建设、商贸物流、关注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构建和谐文明融安等重大问题说实话、建诤言、献良策。不少意见和建议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重视,进入县委、县政府的决策程序。

常委会议对工业集中区建设、突破融安科学发展六大瓶颈问题、融安“转型发展、二次创业”目标措施、融安县2008年— 2015年产业发展规划、机关效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教育事业发展、水利事业发展、关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等进行协商,为县委、县政府了解民情,掌握民意,集中民智,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

主席会议对全县产业布局、工业新区建设、“十一五”规划的施行、“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和竹木产业、甘蔗、金桔产业、城镇规划、文化广播事业、职业教育、改善乡村教师住房条件、河道禁采等方面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协商议政,积极为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

机关各委室积极与有关部门就如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教育资源整合、县城建设管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国道行车安全、整顿县城交通秩序、环境和水源林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开展对口协商,对相关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此外,县政协还通过其他形式对全县继续解放思想、党风廉政建设、县城道路命名、开通公交车方案、全县重要发展事项等进行了政治协商,提出了真知灼见。

(二)发挥优势,民主监督力度不断增强

  1发挥提案监督作用,不断增强提案办理工作力度。十届一次会议以来,共提出提案168件,已全部办复,大部分提案得到办理落实。县政协认真做好提案的征集、审查和交办工作,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加强与县政府督查室、承办单位的联系和配合,加大跟踪督办力度,采取政协领导班子成员领衔办案、现场视察办案、与承办单位协商办案、跟踪历年提案办案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提案的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使政协委员提案在促进新融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创新工作方式,开展了民主评议活动。2008年,县政协首次开展对部门的评议工作,评议坚持督帮的原则,推动了部门工作取得新进展。2009年、2010年县政协创新工作方式,组织政协委员工作组到有关部门开展有针对性地座谈,共同协商研讨解决问题的措施,促进了不少问题的圆满解决。精选40多名政协委员担任有关部门执法监督员、行风评议员,推进了政务公开和行业风气的好转。

(三)突出重点,参政议政取得可喜成效

1、深入开展调研视察活动,取得调研新成果。五年来,县政协组织了27次调研视察活动,形成了调研视察报告23篇,专题视察建议2篇。《加快建立我县房改房交易市场进程》的调研报告,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研究,2007年颁布施行了《融安县已购公有住房上市实施交易细则》政策,进一步活跃了我县房产市场;《统一认识,齐心协力,推进全县甘蔗产业高效发展》调研报告所提建议得到全面施行。《县城建设和管理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加强农村小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从长计议谋划教育布局,整合资源推进教育发展》、《关于推进创建最佳宜居县城的调研报告》、《歌厅、酒吧噪音扰人亟待整治视察报告》等,县委、县政府领导都给予充分肯定,要求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研究,将好的意见和建议吸纳到工作中去。

县政协还配合市政协对发展优质油茶产业、县乡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小学集中办学、农业水利、旱区人畜饮水、历史文化保护、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等课题进行了调研,提出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积极参加中心工作,参政成效显著。广泛参与全县“5+1工程和五大农业产业工作,为推进全县竹木资源管理、竹木加工园区建设、工农业发展、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建成红卫竹木深加工基地,入驻园区的企业已培育亿元产值企业1家,千万元产值企业5家,红卫竹木集中区被自治区行业协会确认为广西竹木深加工基地。甘蔗生产采用良种良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工作建议成为我县甘蔗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县政协组织开展的“政协委员建功立业竞赛活动”中,有94名(人次)政协委员受到表彰;2009年有13名政协委员分别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域经济发展先进个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县建设先进个人”、“科技致富能手”、“优秀个体工商户”、“优秀公务员”、“优秀科局长”称号,有2家委员企业被授予“优秀企业”称号。

县政协机关在大将镇板茂村组织群众建立连片200多亩的融安县优质金桔示范种植基地;在沙子乡红妙村建立甘蔗“深耕深松、宽行密植” 示范种植基地,带动了该乡甘蔗生产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县政协办公室牵头组织县直各后盾单位积极协助联系点板榄镇抓好中心工作,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把握主题,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社会氛围

    1、注重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 县政协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与无党派、工商联和各人民团体的团结合作,优先安排这些界别的政协委员进行大会发言,认真办理他们提交的提案,在委员缺额时及时在本界别增补;与县委统战部、县侨联共同做好海内外侨胞、民间组织项目资金的引入,发展和巩固了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2、注重发挥联谊功能。每年组织各界人士参加县委举办的迎新年茶话会,分别安排他们参加县政协举办的各类专题座谈会;热情接待各地政协来我县考察共36400余人次;组织政协委员赴外地就履行政协职能、加强自身建设和机关管理服务等进行学习考察;参加每年度的湘黔桂毗邻县(市区)政协联系会议和广西二十县(市区)政协工作会议;组织参加了在湖南靖州县、广西融水县、广西宜州市举行的湘黔桂(赣)三省区(四省区)部分县(市区)乒乓球邀请赛。

3、注重营造团结民主氛围。县政协领导和有关政协委员积极参加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政协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收集反映社情民意,成为党委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政协机关认真落实《信访工作条例》,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了较好的反映和解决。县政协机关干部和在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积极参加配合县、乡镇党委、政府做好应急处置和维稳安保工作,为维护全县社会的稳定平安作出了贡献。

4、注重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县政协发挥文史资料“资政、存史、团结、育人”的作用,编撰出版了《融安文史》第7辑。

5、注重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扶贫济困促和谐活动。

县政协机关牵线搭桥,在区、市政协的重视支持下,争取资金170多万元用于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修桥铺路和修建人畜饮水工程;政协委员们共捐款捐物价值250多万元用于助学助残助困和投放村屯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全县社会事业发展中起到有益补充的作用。

(五)强化基础,政协自身建设稳步推进

   1、强化理论学习,着力提高委员队伍整体素质组织政协委员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中央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学习全县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和人民政协知识,不断增强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和做好政协工作意识;组织政协委员认真学习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精神,从而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

  2、强化组织建设,政协机关服务水平得到提高。政协机关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十大党建”工程、“创先争优”等活动,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3、强化舆论宣传,人民政协形象得到提升。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采编播放政协委员风采、政协重要活动;办好《融安政协》刊物,扩大发行宣传面;《广西政协报》、《柳州日报》、《柳州政协》采用政协工作稿件32篇,扩大政协工作影响力。

4、强化载体建设,政协工作愈显活跃。县政协搭建“政协委员建功立业”平台,把工作量化、具体化;以委员活动小组为载体,开展灵活多样的献策出力活动;县政协举办了三届政协委员体育运动会,把全民健身运动引入政协组织,提高了委员们的身体素质,加强了委员间的交流沟通,展示了委员风采,活跃了人民政协工作。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