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协工作

县政协委员心系农民如何连接市场怎样实现增收--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把脉

  • 2008-09-27    

内容导航: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应怎样指导、扶持和服务,使其发挥出架起一家一户种植出来的农产品闯进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桥梁作用,甚至走出国门挺进国际市场,从而使广大农民实现增收致富?829下午,县政协主席郑一鸣、副主席覃清培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与县农业局领导及其经作站、经管站、水果站等二层职能部门负责人和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进行座谈探讨,其目的是为给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有关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方面的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与。

 

       自去年7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实施至今年6月,我县已登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24个,注册登记社员262人,非注册登记社员1520人,带动总农户3710户,占涉及村总农户数的33%。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走“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之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选准市场看好的品种搞规模经营,实行统一购种、统一购肥、统一购农药、统一时间施肥和杀虫,走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品质,打造品牌农业,以品牌取胜。今年17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销售农副产品1万吨,经营收入达500万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民的“种什么、怎么种、卖给谁”的难题。但由于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群众还不够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存在着档次尚低或粗放及缺乏办公经费、办公场所、交易场所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县政协组织的这次调研活动,是将政协委员邱明、韦秋元、徐向华提交的提案《关于加快我县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做好大宗农产品生产基地备案的建议》提升为县政协调研课题进行的。

 

        政协委员们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否成功,政府和指导部门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做为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强化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提高农民办社、入社的积极性,形成党政重视抓,群众自觉办的良好社会氛围。指导部门和专业人员要深入调查研究,把具有产业优势的农村、企业和没有经营基础的专业协会做为重点发展对象,主动上门辅导,帮助起草章程,争取早日转化登记,建立组织、健全机制、完善职能。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产品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方面遇到的困难,政府和职能部门要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领办人队伍的高度出发,组织举办村“两委”干部、农村能人、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人员参加的培训班,编发辅导资料,用新的农村合作经济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提高他们的认识,发挥他们的特长,坚定他们的信心,使他们成为兴办专业合作社的带头人;要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提出调整产业结构的建议,主动为他们提供政策指导、市场信息、商标知识,成立扶持发展领导机构,落实扶持政策,制定帮扶方案,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员按照各项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生产,确保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达到质量和品牌的要求,守护合作社的生命线。对侵害农民专业合作社合法权益、合同纠纷等案件专人督办,优先维权。对规模较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树为样板,跟踪服务,重点扶持,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