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进明1920年出生在四十八弄大石山区的屯秋村,年轻时参加抗日自卫队,多次参与伏击日军的战斗,并只身打死过一名日本兵。他于1996年去世。赵进明在世时,最喜欢给别人讲的故事是与老庚比赛杀日本鬼子。
1945年夏天,日军400多人占领了中渡县(今中渡镇),烧杀掠夺,强奸妇女,无恶不作。当地群众不得不跟随逃亡的县政府躲进四十八弄深处。
赵进明对日军无比愤恨。有一段时间,他生了病,咳嗽十分厉害。自卫队不让他参加打伏击的行动,怕他在潜伏时控制不住咳嗽而暴露目标。这个血性汉子被人看成“病猫”,心里很是不爽,跺着脚直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一天黄昏,积压着一肚子闷气的赵进明提着漏壳枪,独自到驻扎着鬼子的下末屯山边活动。他突然发现,有4个鬼子在水井边洗澡。这“病猫”一下子就变成了“老虎”!他用毛巾把嘴巴一捂,反绑在后颈,极力压住万一控制不住的咳嗽。选好了伏击点,找好了射击方位,赵进明瞄准了一个日本兵,“呯”地放了一枪,只见枪响之后,那鬼子就赤条条地伸直在井边了。
这一枪可不得了,惊得剩下的3个一丝不挂的日本兵急忙端起枪,向山上“呯呯嘭嘭”胡乱还击。鬼子打了一阵,见天已黄昏,不敢贸然上山,只好抬着死尸狼狈而去。
赵进明打死鬼子的事,大长了群众对敌斗争的士气。老百姓曾经一度对鬼子十分惧怕,当初哪怕只有一个鬼子进村,全村人都慌忙跑得远远地躲藏起来。看来,豺狗再凶,也是肉身,同样会死在好猎手的枪下。一时间,赵进明成了众人心目中的英雄。他击毙鬼子的事,很快就传到20里外石龙村拉寺屯的潘奇耳里。潘奇也是四十八弄一条剽悍的汉子,和赵进明是两老庚。以前赵老庚老是“扁”他,说他打鬼子不如自己。如今,这赵老庚更“雄头”了,他岂能服输!潘奇暗自寻思,也要像赵老庚那样,找机会狠狠地收拾这帮小鬼子,在乡亲们面前露一手!
五月春耕时节。潘奇正在耙田,一个背着三八大盖步枪的鬼子像喝醉了酒一样,从田垌那边晃晃荡荡地走过来。潘奇心里一震,暗说:“有机会了!”他继续吆牛耙田,假装没看见鬼子。鬼子“咿咿呀呀”哼着潘奇听不懂的日本小调,越来越近。
鬼子离潘奇只有几十米了。田垌中有一条叫拉寺河的小河,鬼子踏上了木桥,潘奇还是若无其事一样继续吆牛耙田。当鬼子走过田边背对潘奇时,潘奇立即闪到一旁,从田埂的草垛里抽出原先藏着的板枪,朝鬼子扣动扳机。他万万没有想到,板枪在草垛里受了潮,哑火了!
鬼子听到扳机声,回头一看,见潘奇正举枪对着他。他看出潘奇的枪打不响了,便叽哩呱啦地骂着什么。不知是因为酒醉壮了胆子,还是仗着武士道精神,鬼子并没有举枪射杀潘奇,反而丢下枪扑进田里直奔潘奇。潘奇血性汉子哪怕鬼子?!也丢掉打不响的板枪,赤手空拳迎了上去。两个人很快就滚打在水田里。但是,几个回合后,潘奇发觉自己占不到上风,就高喊:“打鬼子呀!打鬼子呀!”在不远处犁田的老舅罗庭秋听到了,赶忙过来帮忙。老舅举起潘奇丢在田埂的板枪,用枪托横打下去,谁知忙乱中第一棒竟误打在潘奇的左臂上,疼得潘奇大喊:“打错了!打错了!”潘奇紧抱着鬼子的手痛得松开了,鬼子趁机把他压在烂泥下,一次次腾出手要勒他的脖子。潘奇的颈已经全被淤泥裹着,滑溜溜的,鬼子勒了几次都被潘奇挣扎滑掉。挣扎中,潘奇的手碰到了鬼子插在小腿绑带上的匕首,立刻将它扯出,从下往上捅进鬼子腹部。鬼子惨叫一声,瘫软在烂泥田里。在老舅的帮助下,潘奇干掉了这个比他身材高大的鬼子,还缴获了一支三八大盖。他站在田头上,像个泥人,连嘴里也糊着泥巴。这泥人举着枪,乐得咧开大嘴“嘿嘿”直笑。

赵进明老人(后排中)生前与家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