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人民政协一项独具特色并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工作。《鹿寨文史资料》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版第一辑至今已有50年了。改革开放以来《鹿寨文史资料》明确以抢救建国前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的史料为重点,主要征集鹿寨(含当时雒容、中渡、榴江三县)在抗美援朝、地方政权建设和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等方面的史料。以“三亲”(亲历、亲见、亲闻)为基础,积极开展文史资料征集、研究、编辑、出版工作,以文写史,以史载文,坚持尊重历史史实、向社会还原历史的原则,向社会提供鹿寨人民艰苦奋斗、努力迈向新中国的文史读物,文史资料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走在全区各县区的前列。
《鹿寨文史资料》从2006年起我县坚持每年出版一辑,至今已出版16辑,每辑约6万字,征集文稿达160多万字,总投入经费达30万余元,《鹿寨文史资料》的出版发行已经成为常态,在“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鹿寨文史资料》的作者们大都是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平均年龄大于60岁。他们当中有的作者已经80高龄,无法执笔撰写,但是依旧坚持通过自己口述他人代笔的方式,记录鹿寨的发展历史;为了尊重、还原历史史实,有的作者寻访知情人,挖掘线索并代笔撰写。正是这份对历史的重视,使《鹿寨文史资料》出版至今文稿报送依旧源源不止,同时也保证了史料的真实可靠。鹿寨县还发动鹿寨籍在外乡亲积极撰稿,拓宽收集渠道,并对史料撰写进行培训,对当年出版的《鹿寨文史资料》均召开座谈会进行点评总结,以提高文稿质量。同时,为了使书籍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鹿寨文史资料》从2014年开始,在文史资料编辑中增加了插图、图片和题字,让读者更清晰、更直观的了解文章内容。
小小一本《鹿寨文史资料》囊括了鹿寨人民的奋斗历史,极大地丰富了我区的地方史料宝库。在今年召开的全区市县政协工作交流会中,作为文史资料收集的典型,鹿寨县在交流会中介绍了文史资料工作的经验,并获得了肯定。
上一篇: 永远难忘的民族恨,杀父仇 || 下一篇:柳州市文史专家到平山镇青山村堡底屯参观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