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简讯

关于城中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

  • 2008-09-16    城中区政协常委会

内容导航:

为进一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逐步解决广大居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构筑新型卫生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的卫生服务需求,推动我区社区卫生事业和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区政协常委会于8月中旬对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采取实地调查和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首先深入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调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基本状况,并先后召开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代表、区有关职能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他们对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自2000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以来,我区先后设立有城中、静兰、中南等3个公立医院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引入社会力量举办了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能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5个(包括中心2个、服务站3个),社区卫生服务人员105人。中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2007年7月成为广西社区卫生服务现场会的示范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已覆盖12万多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执行医疗服务政府定价,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级医院收费(医保人员除外)、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一级以下医院收费,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与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三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关系。2007年起,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以及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城中区政府已开始按照服务人口2元/人的标准安排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补助经费,2007年共下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经费22万元,为社区卫生服务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已逐步承担起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指导等六位一体功能。至2007年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共开展健康教育讲座64场次、出宣传板报112期、发放健教处方数9168张、印发宣传资料数25634张;计生技术指导与咨询1955人次,计生服务1373人次;筛查高血压病人4426人,进行专案规范管理2234人;筛查糖尿病病人1327人 ,进行专案规范管理907人;筛查出其他慢性病人2641人,进行专案管理467人;开展健康体检2294人次;与大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开展精神病、肢体功能康复1332人次;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43997份,其中为60岁以上老年人建档人数8488人,开展60岁以上老年人保健管理共计10193人次。

 几年来,在区委和区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我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功能趋于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便捷、经济、有效、安全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得到老百姓的认可。

 二、存在问题

(一)社会宣传力度不够,群众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缺乏充分了解。自2000年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开展以来,由于缺少宣传或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多,许多居民不知道自己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哪里,更不知道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干什么的,致使社区医务人员上门主动为居民服务遭遇冷落等情况屡见不鲜,社区医护人员进户建立健康档案或开展诊疗服务遭遇“门难进、脸难看”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社区卫生服务以诊治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由于宣传不够,居民群众还没有“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观念,大部分居民群众患常见病、多发病仍往大医院就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为城市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网底作用。

(二)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设备比较落后。我区已建的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除有2个中心为公立医院利用原有房屋承办外,其余均为租赁房屋承办,承办者需全额承担房屋租金、水电、购置设备设施等开支,负担较重。此外,由于受租赁房屋原有建筑结构的限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布局流程也达不到国家规定标准。社区卫生服务是公益事业,应该不以营利为目的,但由于政府投入不够,承办者承担房屋租金、人员工资等资金压力较大,为了生存,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得不把更多精力放在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医疗、康复服务项目上,导致未能很好地发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六位一体”的服务功能。

(三)社区卫生服务人才培养滞后,社区卫生服务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目前,我区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取得自治区卫生厅《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8人,取得《社区护士岗位培训合格证》11人。而按照国家关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配备标准,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的配备应达到72人,因此目前全科医护人员数还不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30%,全科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表现在人员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加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环境差、待遇低,也难以引进和留住人才,致使整体服务水平难以保证。目前,服务机构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离退休医务人员,虽然有的专业经验较丰富,但缺乏全科知识,很少从事预防、保健、家庭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深入城市社区为群众进行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因此,再学习再提高的任务十分艰巨。目前,缺少激励政策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技术、医疗环境、医疗服务质量较低,导致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信誉度低。

(四)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监督管理不到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应由城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但城区卫生局编制内人员严重不足,也无监督执法权,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或难以实行有效监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的采、供、销不统一,群众对药品质量、药品价格不够满意。

(五)其他方面问题:一是社区卫生服务与“医保”政策有效衔接不够,享受“医保”的群众目前还无法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持“卡”就诊;二是静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即现在的柳东中心医院)目前的房子还没有取得土地证,对其长远发展有所影响。

 三、对策建议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政府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一是要制定发展规划,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详细的短、中、长期发展规划;二是要制定工作目标和明确工作责任制。建议市政府把这项工作列入县(区)、乡镇(办事处)、村(社区)工作考核目标,进行层层布置、考核检查,使之真正落实到位;三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真正把计生、残疾人康复、孤寡老人救助等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共同帮扶,不断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功能。四是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经济增长比例,不断增加经费投入,保障人员和业务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体现其公益性质,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化解群众的疾病风险。

(二)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墙报、板报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相关知识,接受社区卫生服务,引导群众充分享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资源,使这项工作真正形成政府主导、社区搭台、卫生唱戏、群众参与的新格局。

(三)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投入与扶持。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功能改造和布局调整,使之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要加大政府投入,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促进我区社区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政府应协调有关部门按国家规定解决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问题。在城市新建或改建居住区时,应按照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原则,规划预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用房,与居民小区建设同步进行,暂时无法解决的要给予一定房租补贴。目前,要设法协调解决静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土地使用权这个关系到其长远发展的问题,对于新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开办费和启动经费。让居民群众从社区卫生服务方面享受到更多的优惠和好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四)加快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一是加强人员培训。在组织参加自治区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岗位培训的基础上,在当地选择功能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过组织专家评审后,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社区医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素质,逐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需要。二是建立激励机制。建议人事编制部门牵头研究制订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意见,制定社区全科医师、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聘用办法和吸引优秀卫生人才进社区的有关政策,稳定和扩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三是建立三级甲等医院的医护人员定期到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制度,象支教一样,每年安排一到两批人员到各社区卫生服务点工作半年或一年,这样既可有效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又能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名度和吸引普通病人就医,从而缓解大医院的就医压力,引成良性循环,达到双赢。

(五)实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的规范化,加强政府监督管理。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促进管理的科学化。在人事上打破终身制,实行灵活动态管理和淘汰制。加强行业监督和行业自律,严防收入与服务直接挂钩,实现收支两条线科学管理。统一规范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门面,树立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政府及科研部门应支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科研,使此项工作更深入更科学的发展。

(六)积极推进“医保”进社区。要充分抓住柳州市作为国家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的良好契机,推进医疗保险进社区。对基本具备医疗保险定点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尽快纳入医疗保险范围,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提高医疗保险支付能力。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