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刘贤良祠
陈 俊
刘蕡在柳宗元逝世后的二十多年被贬到了柳州,至则“以德化民,以礼齐民,一踵柳侯芳躅,”在从八品下的司户参军事小官位置上,恪尽职守,在一次巡行田间劝农的工作过程中,不幸坠马而卒。柳州百姓将他在田间就地掩埋,封土成墓,以怀其德。虽然柳州州治几经迁转,地方文献关于刘贤良墓地点的记载也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就在今天柳州市西鹅乡龙兴屯南侧,长期以来没有太大变化。
大多柳州市民只知“柳州旧有柳侯祠”而不晓“中唐俊伟有刘蕡”,更不懂旧时柳侯祠旁还有纪念刘蕡的贤良祠。在柳州柳侯祠的碑廊内,至今还留存有一些关于历代修建、拜谒贤良祠的碑刻,笔者逐渐对柳州刘贤良祠产生了兴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柳州刘贤良祠在沿革问题上上还存在一些时间的断链,缺乏确切可信的资料,有待今后做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在这里笔者对缺失环节大胆设想,以使柳州刘贤良祠的产生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时间序列。恐学力不足,此文疏漏之处,请各位指正。
一、柳州刘贤良祠始建于何时何地
柳州最初选建刘贤良祠的地点,在“府城西”,《明一统志》、《柳
州府志》、《马平县志》等文献资料均有相同的记载,无甚争议。
关于柳州刘贤良祠的始建年代,目前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刘蕡死后不久当地就建了庙祭祀他,始建于唐代,自唐而元,庙地久不可考[1];一是在北宋皇祐年间(1049-1053年)由知州许申奏建[2];一是在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由知州许尹奏建[3]。
唐代建有刘贤良庙的观点目前看来由于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柳州纯朴的百姓对死于任上的优秀地方官与为家乡增光添彩的乡贤们总是充满了感激与怀念,对柳侯如此,对董公如此,对张翀等八贤如此,对刘蕡这位如此杰出的人物应当也不会例外。唐末五代,战乱频频,乱世之秋,人们自顾不暇,刘贤良庙自然就荒废了,庙址也无法考证。直到宋代,柳州社会经济得到修养生息逐步恢复发展,随着文化教育的兴盛,贤良庙才又得以修建。所以,笔者认为,虽然证据不足,我们仍不能排除唐代就建有刘贤良庙的可能。
《明一统志》载:“贤良庙,在府城西。宋守许申奏建此庙以祀唐柳州司户刘蕡。[4]”《柳州府志》载:“贤良祠,旧在城西,祀唐柳州司户刘蕡。宋州守许申奏建,赐额,后废。[5]”《马平县志》载:“贤良祠,旧在城西,祀唐柳州司户刘蕡。宋州守许申奏建,赐额,后废。[6]”持北宋许申奏建观点的学者,依据的来源主要就是以上的几处文献记录。至于皇祐年间(1049-1053年)的确切年代,则源于万历年间《广西通志》许申任柳在“皇祐中”的记载。
持贤良祠是知州许尹奏建于绍兴十四年(1144年)观点的学者,引用的是宋人王象之编撰的《舆地纪胜》,卷一一二柳州·古迹部分记载:“刘贤良庙,公讳蕡,对制册贬柳州之曹户以卒,郡侯许尹请于朝为之庙。”人物部分记:“许尹,鄱阳人,绍兴十四年为守,增修学宫,奏置教授,立刘贤良祠。汪藻有建学记。[7]”《舆地纪胜》成书于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所征引的宋代文献与许尹生活年代更为相近,所以笔者认为此观点更为接近历史原貌,柳州至迟在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年)就由州守许尹奏建了刘贤良庙,庙址在府城西。凌一梵先生就明代文献开始将许申、许尹两人混淆的问题先后写了两篇文章进行考证[8],在此笔者不再加赘述。
二、元代柳州刘贤良祠的情况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龙江[9]。直到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治所才从柳城迁回马平县[10]。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新修孔庙在柳城落成[11],作为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这一时期马平柳侯祠得到过一次重修[12],但刘贤良庙在这一时期内似乎销声匿迹了,没有任何的文献记载及实物留存。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到,自宋代方志中有柳州刘贤良庙的记载以来,柳侯祠也好,刘贤良庙也罢,都与当地科举、文教的兴衰同步。历代柳州地方政府兴办州府学院都会修先贤祠庙,给学子们树立礼教的典范、学习的榜样,给庶民以精神上的教化。唐代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就重修了州学和孔庙,《舆地纪胜》中记载许尹立刘贤良祠,的时间即增修学宫的绍兴十四年,可见当时柳州刘贤良祠的奏建也是与文教发展同步的。
元代,由于统治者在政治上推行民族歧视与民族压迫的政策,使人才选拔制度也打上了民族歧视的烙印,另外,出于对南宋灭亡的悲愤,岭南士人入元之后对元朝统治采取了消极反抗的态度,不仕元,不参加科举考试,自上而下形成一种轻视文教的思想氛围,加之元代广西长期的社会动乱也给文教事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从下面的表格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文教事业衰落的情况[13]:
广西历代科举、学校与书院发展对照表 |
|||
朝代 |
科举进士数量(单位:人) |
学校(单位:所) |
书院(单位:所) |
唐 (含五代十国时期) |
12 |
11 |
无 |
宋 |
279(含特奏名、恩赐) |
41 |
10 |
元 |
10 |
34 |
3 |
明 |
239 |
69 |
70 |
清 |
585 |
81 |
223 |
有可能从南宋末年开始,马平的刘贤良庙就已经荒废了,而蒙古人似乎只买孔夫子和柳侯的帐。笔者认为,刘贤良庙在元代不受政府重视是有原因的。刘贤良的某些品质并不利于元蒙统治者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控制,所以修孔庙,修柳侯祠,就是不修刘贤良庙,如此一来,读书人就能乖乖读书,不再去想当政的是否外族,或者要把他们赶回北方去,州学在元蒙统治者眼中仅仅是巩固统治的工具,而不是培养人才的场所。宋代修建的刘贤良庙,就这样荒废了百余年。
三、明代柳州刘贤良祠
明洪武元年(1368年),柳州入明王朝版图,元柳州路更名柳州府,府治从柳城迁回马平县[14]。明代初期,政府花了不少精力在城市建设方面,修缮城垣,修建衙署,重修柳侯祠等,刘贤良祠的重建,就在这一时期。《柳州府志》载:“贤良祠……明永乐间,佥事刘长吾重建,庙址不可考。”刘长吾,江西永丰人,永乐六年(1408年)戊子乡试中举人[15],永乐间任广西佥事。从仅存的一些文献看,刘长吾重修贤良祠至少在永乐六年(1408年)之后,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之前,即公元1408年——1424年这段时间。《柳州府志》中“秩官”部分提到刘长吾之后接任他职位的官员叫胡子祺,江西吉安人,永乐间任。所以,永乐年间柳州重修刘贤良祠的时间应当还能更精确一些。至于当时重修贤良祠的地点,《柳州府志》中载:“无法考证。”
从宋代有刘贤良庙到明永乐年间重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刘贤良庙是荒废的,甚至荒废到“庙址不可考”的程度。说明了在这期间,刘蕡并没有像孔夫子、柳宗元一样,被统治者用作对地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究其原因,一是刘蕡留下的文章很少,远不及孔子和柳子厚名气大,不受重视;二是刘蕡当庭对策,直指时弊的气节,为元代统治者所忌,当然不会在士子之中立他为榜样。如此一来,这一时期刘贤良逐渐给放在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即使永乐年间刘长吾重建贤良祠,希望藉此唤醒柳州人对刘蕡的记忆,也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毕竟他被遗忘得太久了。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半个多世纪之后才得到改变。
成化十三年(1477年)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对刘蕡墓进行了修缮,并在墓的四周修建了短墙,这标志着政府第一次圈定了刘蕡墓的保护范围。黄埙还与当时的柳州知府阮文英共同主持在西关外修建起了贤良祠,此后每年政府都会有官员率领百姓在贤良祠进行祭祀。这件文化盛事,弘治元年(1488年)任广西督学的周孟中作有碑记[16]。之后不久,又建祠于东关柳侯祠之左,知县阎兴艳(当为“邦”之误)有碑记[17]。自此以后,祭祀刘蕡的活动也由城西关外转移到东关,并与祭柳活动联系了起来,刘蕡在柳州的地位开始被逐渐提升到一个与柳宗元并列的新高度,时间应当是明弘治到崇祯年间,此时“刘贤良庙”正式更名为“刘贤良祠”,由于位置与柳侯祠并列,至迟在明晚期,两祠东西贯通,合称为“唐二贤祠”。徐霞客崇祯十年(1637年)闰四月初七来到柳州,他在游记当中记录了自己寻访唐二贤祠的过程[18]。
四、清代柳州刘贤良祠
明末社会动荡,战争频繁,唐二贤祠逐渐荒废。清代,历任柳州的地方官员都把柳宗元和刘蕡立为学子们求学为人的楷模,所以清代刘贤良祠从清早期至清末都得到了持续有效的保护。
康熙年间阎兴邦初任马平知县时,看到的是“庙貌倾圮,断梗荒榛”的景象。康熙六年(1667年),任右江分守道的戴玑与柳州知府骆士愤先后捐岁俸重修柳侯祠与刘贤良祠,自当年蒲月(农历五月)始,同年桂月(农历八月)竣工。阎兴邦在康熙六年(1667年)《重修刘贤良祠碑记》中,记叙了柳州刘贤良祠在清代得到的首次修缮[19]。
乾隆丁卯(1747年)秋八月至十月,广西右江分巡道杨廷璋主持修葺了刘贤良祠。杨廷璋撰立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柳侯刘公祠祭田碑》中,明确指出了刘贤良祠祭田“坐落马平县廖眷村,户头熊秋欢等”,列出了额租、实收、禾价银收益以及每年致祭、日常维护等项目开支[20]。关于柳州当地政府划定柳侯祠和刘贤良祠祭田的时间,可以从康熙十一年(1672年)骆士愤的《柳侯祠祭田记》[21]、乾隆十四年(1749年)杨廷璋的《重修柳侯祠记》[22]中窥见一二。《重修柳侯祠记》云:“祠故有诸生肄业其中,一日往课,适见荒荆蔓草中隐卧碑碣,拂而读之,始悉柳侯刘公二祠俱有祭田,坐落马平、雒容界内,系前守道戴公曁太守骆公清厘碑记也。”综合骆士愤的《柳侯祠祭田记》笔者推测刘贤良祠祭田至迟在明代就开始划定,随着政府对祭产监督的放松,祭田逐渐被私人占用,或者“为守祠僧收纳租缗济私”,直接影响到刘了贤良祠的日常运行与维护。杨廷璋的这次清查祭产行动,不只划定了刘贤良祠的祭田范围、监管人,指明了每年的各项开销,并明确了收入由有司掌管。可以说是第一次确立了刘贤良祠祭产的管理制度,为刘贤良祠日常运行维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此后不久,由于“执事怠于躬亲,庙貌日就倾圮,岁时祭祀,仅数空文[23]。”乾隆二十六年至乾隆二十九年(1761-1764年),广西右江分巡道王锦驻柳州期间,“特于柳刘二公祠墓,令有司时加防护,岁中具结上闻,永著为例,”建立了更为完善的刘贤良祠墓维护制度[24]。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广西右江分巡道王锦将刘蕡神位移祀柳侯祠左董公祠中,以明万历年间柳州知府董成龙配祀,重建柳刘二公合祠。如今西鹅乡龙兴屯刘蕡墓神道上“唐贤良刘墓”石坊即乾隆三十年(1765年)王锦为修整好的刘蕡墓所题。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广西右江分巡道陆苍霖主持重修柳江书院,同时对刘贤良祠和刘蕡墓进行了乾隆年间的第三次修缮[25]。清乾隆年间,文化教育高度繁荣,柳江书院建成了有史以来的最大规模。“夫人,文章得如柳,可以止矣;气节得如刘,可以止矣[26]。”这一时期刘蕡和柳宗元一同被主管学政的官员立为书院青年学子德行效法的榜样,刘贤良祠和柳侯祠划进了书院范围内加以管理并且制定完善了祠墓即祭产的管理维护制度。乾隆年间,刘贤良祠在地方政府的重视下,随着文化教育的兴盛繁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咸丰年间,柳江书院在战乱中遭受严重破坏,刘贤良祠也未能幸免。刘贤良祠在王锦主持重修后到咸丰年间遭受破坏之前,在柳江书院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有效发挥出了教化世人的社会功能。嘉庆七年(1802年)徐秉敬主持重修柳江书院[27],二十年后的道光二年(1822年)秋伍长华又主持重修柳江书院[28],在重修书院的工程中,刘贤良祠也同时受益,得到了维护。
清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杨道霖任柳州知府期间,对刘蕡墓进行了一次重修[29],这是清代地方政府对刘蕡墓组织的最后一次维修。徐培宗作于宣统三年(1911年)的《谒刘贤良祠》诗刻[30],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柳侯祠内,这说明刘贤良祠当时至少还是存在的,可能由于受损严重及经费等方面的原因,情况还未来得及改善,便带着战乱留下的创伤缓缓迈步踱入了民国。
五、民国柳州刘贤良祠
民国十七(1929年)年的柳州地图上,城东北仅见有柳侯祠、罗池标识,而不见刘贤良祠[31]。在民国二十七年(1939年)的《柳江县志》中,提到了每年清明地方人士到柳侯墓致祭的情况,也提及刘蕡墓当时“在一都。今大同区都湖村背,距城约二十里。”却没有涉及当时刘贤良祠情况的只言片语。可以推测,在《柳江县志》成书时,刘贤良祠已是残垣断壁。
六、刘贤良祠重获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文物古迹并未得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文革时期,大批的文化遗产遭受灭顶之灾,这样的情况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渐得到改善。2005年,随着柳侯祠恢复清代规模建筑群工程的推进,贤良祠按照乾隆时期柳江书院的位置、式样得以重建,施工面积502㎡[32]。2008年柳州市博物馆还在贤良祠内外进行了陈列设计制作。至此,刘贤良祠的外观得以恢复,内容得到充实,又能开始重新履行它的教化之责了。
七、结语
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当中,涉及历史人物的仅四首(屈原一首、贾谊两首、刘蕡一首),在他的《七绝·刘蕡》当中,对刘蕡在国家危亡之际昧死直谏“万马齐喑叫一声”的精神极为赞赏。“中唐俊伟有刘蕡”,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给予刘蕡的充分肯定[33]。刘蕡的精神对社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朝中时他不惧权贵,敢于为民请命昧死直谏,被贬后“以德化民,以礼齐民”,最终“以死勤事”。所以,柳州人民将他与柳侯同列,铭记至今。
从前面几部分内容我们不难看出,贤良祠的兴衰,跟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同步的。在政府重视文教的时期,刘贤良祠就会得到较好的维护修缮,在柳州古代文教最为繁荣的乾隆年间,刘贤良祠和刘蕡墓就得到了三次修缮。在古代,刘贤良祠的教化功能主要是实现在书院学宫的青年学子身上,受众面不免窄了一点。刘蕡的精神是全社会共有的宝贵财富,它应该得到更加广泛的认知和传播。
柳州刘贤良祠作为刘蕡精神的载体,从始建之日就持续发挥着它的教化功能,青年学子们在那里学到了爱国的忠诚、爱民的宽仁、昧死直谏的气节、直面逆境的勇气以及以死勤事的操守。在刘蕡的影响下,柳州不断涌现出如明代“八贤”这样有学识、有气节的名士。笔者相信,随着刘贤良祠的重建开放,一定会有更多的柳州市民认识刘蕡,来到刘贤良祠缅怀先贤,在它的影响下,柳州必将涌现出更多的杰出人才,刘贤良祠也将焕发出新的光彩。
附:《柳州刘贤良祠大事记》
注释:
[1][19]见清康熙六年(1667年)阎兴邦撰《重建刘贤良祠碑记》:“自唐而元,庙地久不可考。”碑纵130cm,横46.5cm,字径1.5cm,今存柳侯祠碑廊。
[2][20]谢汉强编著《刘蕡文献汇编》第7页(前言),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3]凌一梵《许申、许尹及相关事实的再考辩》,《柳州古今》,1993年第2期。
[4]据文渊阁本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第471册,史部十一,地理类,李贤等撰《明一统志》卷八十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16][17]乾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柳州博物馆翻印本。
[6][22][24]戴义开、刘汉忠点校《马平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7]宋王象之撰《舆地纪胜》卷一一二,中华书局1992年版。
[8]一文为《许申、许尹相关史实辩》,《柳州古今》1992年第1期。另一文见注[3]。
[9][10][14]雷坚编著《广西建置沿革考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11]参考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柳州路文宣王庙碑》,碑纵208cm,横114cm,正文字径2.5cm,原立柳城县,后移存柳州柳侯祠。
[12]参考元至大二年(1308年)刘跃撰《柳州路重建灵文庙记》,碑纵178cm,横119cm,正文字径2cm,现存柳州柳侯祠碑廊。
[13]蓝武《宋元时期广西文化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5]据文渊阁本影印《钦定四库全书》第514册,《江西通志》卷五十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18]明徐弘祖撰《徐霞客游记》卷三下·粤西游日记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第一版,褚绍唐、吴应寿据乾隆本整理。
[21]见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骆士愤撰《柳侯祠祭田记》,碑纵111㎝,横46.5㎝,正文字径1.5㎝,现存柳州柳侯祠碑廊。
[23]见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王锦撰《重建柳刘二公合祠碑记》,碑纵228㎝,横111㎝,正文字径4㎝,现存柳州柳侯祠碑廊。
[25][27][28]刘汉忠、罗方贵点校《柳江县志》,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26]见王锦撰《柳江书院碑记》,碑纵242㎝,横124㎝,正文字径4.5㎝,现存柳州柳侯祠碑廊。
[29]见杨道霖《重修唐贤刘公蕡墓存案》,《柳州诗文征》,2000年香港新世纪国际金融文化出版社出版。
[30]碑今存柳州柳侯祠。
[31]《柳州20世纪图录》,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32]《关于恢复柳侯祠清代建筑群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广西文物产业经营中心2001年8月9日编制。
[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柳州刘贤良祠大事记 表一
年 代 |
事 件 |
备 注 |
|
唐 |
大中三年(849年) |
刘蕡巡行田间,坠马而亡。柳州百姓将他就地掩埋,封土成墓。墓址在今柳州市西鹅乡龙兴屯一带。 |
标志着当时柳州已经开始有对刘蕡的祭祀活动。 |
|
建刘贤良庙,庙址在刘蕡墓旁或城西。 |
柳州刘贤良祠初建时名称当为“刘贤良庙”。清康熙年间马平知县阎兴邦在《重建刘贤良祠碑记》中持唐代柳州就已建有贤良祠的观点。 |
|
天复三年(903年) |
唐昭宗追赠刘蕡为左谏议大夫。 |
柳州今存刘蕡墓墓碑上刻“唐谏议大夫贤良刘公墓”,不落年款。风格与墓前乾隆三十年王锦所立石坊一致。 |
|
五代 |
|
|
战乱,唐代所建贤良庙荒废。 |
北宋 |
皇祐年间(1049-1053年) |
州守许申奏建贤良祠,赐额,后废。庙址在城西。 |
《明一统志》、乾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记载,此为方志记载最早的刘贤良祠建立时间。 |
南宋 |
绍兴十四年(1144年) |
州守许尹奏建刘贤良庙。庙址在城西。 |
宋人王象之《舆地纪胜》所载,此为记载有柳州刘贤良祠建立情况出版时间最早的文献。 |
元 |
|
|
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柳州治所迁柳城县龙江,直明洪武元年(1368年)迁回马平,期间刘贤良庙没有政府管理,荒废。 |
明 |
永乐六年至二十二年(1408-1424年) |
广西佥事刘长吾重建刘贤良庙,庙址当在城西。 |
乾隆二十九年《柳州府志》载:“庙址无考”。 |
成化十三年(1477年) |
广西布政司右参政黄埙修缮刘蕡墓,缭以周垣,并与柳州知府阮文英主持刘贤良祠于西关外。 |
笔者推测当时祠堂名称由“刘贤良庙”正式更名为“刘贤良祠”。 |
|
弘治元年(1488年) |
广西督学周孟中作《刘贤良祠记》。 |
文中记载刘蕡死后“家人具棺敛以载,鸦鹊衔枝,蝼蚁运土,已覆其半”的传说。 |
|
明中期(弘治元年后) |
建刘贤良祠于东关柳侯祠之左。(笔者推测为弘治间接黄埙任广西右江分守道的姜绾主持修建。) |
自此柳州祭祀刘蕡的活动由西向东转移,并与祭柳活动联系起来,刘蕡在柳州的地位开始被逐渐提升到与柳宗元并列的高度。(笔者推测刘贤良祠祭产当于此时划定。) |
|
明末 |
刘贤良祠与柳侯祠并称为唐二贤祠 |
|
|
崇祯十年(1637年) |
徐霞客游柳州,并寻访唐二贤祠。 |
当时刘贤良祠庙貌倾圮。 |
表二
年 代 |
事 件 |
备 注 |
|
清 |
康熙六年(1667年) |
广西右江分守道戴玑与柳州知府骆士愤捐岁俸重修柳侯祠和刘贤良祠。同年,马平知县阎兴邦撰《重建刘贤良祠碑记》。 |
阎兴邦撰《重建刘贤良祠碑记》,石刻今存柳侯祠碑廊。 |
乾隆十二年(1727年) |
广西右江分巡道杨廷璋主持修葺刘贤良祠 |
|
|
乾隆十五年(1750年) |
杨廷璋撰立《柳侯刘公祠祭田碑》 |
此碑第一次确立了刘贤良祠祭产的管理使用制度,为刘贤良祠的日常运行维护提供了制度保障。 |
|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 |
广西右江分巡道王锦“特于柳刘二公祠墓,令有司时加防护,岁终具结上闻,永著为例,”同年,马平知县舒启撰《定柳江书院祭产规条议》。 |
刘贤良祠划进了柳江书院内加以管理,并制定了更完善的刘贤良祠墓管理维护制度。 |
|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 |
王锦将刘蕡神位移祀柳侯祠左董公祠中,以明万历年间柳州知府董成龙配祀,重建柳刘二公合祠。 |
|
|
乾隆三十年(1765年) |
王锦为修整好的刘贤良墓前石坊题“唐贤良刘墓”坊额。 |
石坊、题刻今存。 |
|
乾隆五十三年(1787年) |
广西右江分巡道陆苍霖主持修缮刘贤良祠墓,有碑记。 |
|
|
嘉庆七年(1802年) |
徐秉敬主持重修柳江书院,刘贤良祠一并得到修缮,有碑记。 |
|
|
道光二年(1822年)秋 |
广西右江分巡道伍长华主持重修柳江书院,刘贤良祠一并得到修缮 |
|
|
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 |
杨道霖任柳州知府期间,主持修葺刘贤良墓。 |
这是清代地方政府对刘贤良遗迹进行的最后一次维修。 |
|
民国 |
|
|
刘贤良祠荒废。 |
当代 |
2005年 |
柳州市政府投资推进“柳侯祠恢复清代规模建筑群项目”,刘贤良祠得以在清乾隆年间柳江书院原址上重建。 |
总预算5580万元,贤良祠39.08万元,维修面积502㎝. |
2008年 |
为配合柳州2008年刘蕡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柳州博物馆在刘贤良祠内设计制作《刘蕡生平陈列》,以充实刘贤良祠内容。 |
|
上一篇: “柳州有搞!”——细说柳州球迷口号产生的趣事 || 下一篇:柳州两次风雹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