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柳州的火灾, 《马平县志》最早记录是清康熙(1695年):“南门河下火延烧大南门,城楼及城内府头门尽毁。”雍正:(1725年) “小南门火延烧城内三百余家。”但都不比1928年柳州“火烧半边城”之严重。历此劫难的老人至今讲起来无不情激色变,听者亦为之心骇神移。盖为本地旷古罕有的火灾浩劫。
当年市中心均未开辟马路,龙角街(龙城路)、苏杭街(小南路)等路面宽不及丈, “两人对门聊天,坐伸手可帮人点烟。”木行街(航运码头附近)和寿板街(长青路)存放大量;材。加以1928年夏秋柳州百日无雨,风高物燥,如此种种助长了这场巨祸,10月25日12时,沙街五显码头(今柳江大桥北河滨处)打铁铺罗兴发拉风箱鼓风锻铁,火星溅落不封顶的隔壁棉花铺,棉花燃烧,大火骤起。正值东南风劲吹,火势向西北方蔓延。东路越小南门城墙横扫三角地、弓箭街(柳新街西至小南路口),北延顺风岭(连塘、五一路间),西路从寿板街席卷城西沿河一带,北抵雅儒路。 ·
大火时,城市上空黑烟滚滚,骄阳失色,火焰冲天,河南隔江观火者竟感脸上烘热如对咫尺火炉。当时最先进的救火器具,叫“水龙”的四轮手摇水柜,配以帆布管衔接的水枪两支,由壮汉持握喷水,十余人摇动水泵,又百余人提桶奔跑取水供给。无奈火势迅猛,漫天卷来,如饿虎扑人,消防队弃械逃散,小南路落水龙一架,中山西路毁两架,烧死救火队员2人,救出家什放在空旷地也瞬间烧为灰烬。中山西路宋某唯一抢救出最心爱画眉鸟一只,细柳巷严某抱出视同生命的一个古花瓶外,家当已一无所有。南斜坡刘启记烧卤店家人和妻舅以及两顾客共18人被煨死于山墙地仓。左营塘(青云路南三巷北端)陈尸百多具,西城门(细柳巷西柴街之间)30多具(一说40多),城北20多具。共死300余人,伤600余人,毁屋三千余间,大火烧至15时40分方止。今河北桥头迄龙城路以西到河边之半边城尽成焦土。
当时有流言:“马鞍山顶插红旗柳州就遭火灾。”“伍廷飏放的火。”缘伍廷飏主持柳州城市建设,在马鞍山顶插红旗为测量标志,计划大规模拆墙开辟马路。触犯地方某些权豪既得利益,此辈乃乘机造谣攻击,用以阻挠革新云尔。
附:重大火灾案例
城南门火灾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月,城南门河下火灾,延烧大南门城楼及城内,府头门尽毁。
沙街火灾 民国17年(1928年)10月15日中午12时,沙街(今柳江路)西侧码头罗兴发铁铺在作业时火星溅落到邻居的棉花铺引燃棉花,蔓延成灾,今柳江路、曙光西路、柳新街、中山中路、中山西路、小南路、斜阳路、西柴街、长青路、雅儒路等街巷被焚毁。共烧毁房屋2000余间,烧死200余人、伤300余人,财产损失3000余万元(银毫),灾民2万余。
对河圩火灾 民国17年(1928年)11月26口11时许,对河圩(今太平中街)烟行的吴德英蒸煮楼失火成灾,焚及大小街巷数条,烧毁民房铺户100余间,财产损失30余万元(银毫),死4人,伤20余人。
河南下街火灾 民国11年(1932年)12月13日,河南下街(今驾鹤东路)103号失火。火趁北风蔓延至今太平中街、马鞍山脚一带,烧毁房屋38间,受灾60余户,灾民250余人。财产损失7000--8000元(银毫)。
沙街火灾 民国22年(1933年)12月3日中午12时,沙街(今柳江路)24号裕祥客栈店东在楼上吸烟,将烟蒂掷往窗外引燃棉花酿成火灾,烧毁房铺81间,受灾142户702人,死2人,伤21人。财产损失20余万元(银毫)。
四O兵工厂仓库火灾 民国29年(1940年)6月30日10时,设于窑埠附近山洞的军械库(四O兵工厂)由于电源短路起火,造成库内炸药爆炸,当场炸死上校以下15人,伤96人,损失数百万元(银毫)。
南站街火灾 民国33年(1944年)8月15日凌晨2时许,南站街各旅馆业主串通盗窃货主寄存之货物后,纵火灭迹,烧毁房屋140余间,灾民1000多人,损失数亿元(银毫)。
柳州城火灾 民国34年(1945年)6月下旬,日军退出柳州前3天焚烧今小南路、中山东路、中山中路、曙光路、解放北路、解放南路、公园路、龙城路、斜阳路、文惠路、五一路、连塘路、柳荫路、鱼峰路、柳邕路、城站路、文笔路、太平中街、张翀路等路段,烧毁房屋3000余间,占当时柳州房屋75%以上,全城只余房屋300间。
驾鹤上街火灾 民国35年(1946年)12月29日夜,驾鹤上街(今驾鹤路东段)三巷发生火灾,烧毁房屋150余间。
鱼峰戏院火灾 民国37年(1948年)4月19日17时许,位于鱼峰路的鱼峰戏院放映机房拷贝因高温引起燃烧,蔓延邻近的冯启璞医务所、南方冰室、中国银行柳州分行、广西公路局柳州东站、合山煤矿公司驻柳办事处及部分民宅,经济损失约70亿元(法币)。
驾鹤上街火灾 民国37年(1948年)11月11日15时,驾鹤上街发生火灾,烧毁房屋72间,受灾88户327人,死1人,财产损失2935元(金圆券)。
长寿路火灾 1950年12月24日23时许,长寿路(今长青路)西一巷139号户主用火不慎引起火灾,蔓延至今曙光西路、小南路、斜阳路、滨江西路一带,计烧毁房屋251间,受灾790户3035人,烧死1人。财产损失折人民币30万元(已折新版人民币,下同)。
驾鹤西路火灾 1952年6月19日20时许,驾鹤西路河边巷102号户主煮饭不慎失火引起火灾,烧毁商行21间,民房140余间,死3人,伤82人,受灾236户644人。
驾鹤西路火灾 1952年12月16日13时,驾鹤西路河边巷17号户主煮猪食不慎引起火灾,蔓延至驾鹤东街、太平东街等街巷,烧毁房屋703间,受灾1405户5207人,死4人,伤45人,财产损失109万元。
文笔路火灾 1954年10月13日1l时,文笔路老龙一、二巷发生火灾,烧毁房屋311间、街道委员会办公室等20处,安置灾民暂住。17日晨,市政府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机关干部共226人组成慰问团,分11个小组到灾区慰问灾民。是日,市长魏伯从南宁赶回,下午再次组织2650名学生的慰问队,分成11个组进行慰问和帮助灾民搬运救出的生活物资,安定灾民情绪。19日,以省委组织部部长甘怀勋为团长的中共广西省委、省政府慰问团抵达柳州,慰问受灾群众,指导救灾善后工作。20---21日,召开柳州市第三届各界人民代表临时扩大会议(400多人出席),讨论救灾和防火问题。中共广西省委、省政府慰问团团长甘怀勋出席会议讲话,市长魏伯作会议总结。会议决定:组织恢复生产委员会,广泛动员社会互助,扶助灾民恢复生产;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组织有劳动力的灾民参加市政工程建设;设立防火办公室,在全市开展防火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灾意识。此次火灾,省政府拨救济款5万元,市政府拨救济款1.05万元,群众捐款2.1万元,捐物一批救助灾民。在恢复生产委员会的帮助下,1953年1月15日前各行各业均复业。
1954年10月13日上午11时,文笔路老龙一、二巷发生火灾,烧毁房屋311间,受灾288户、885人,烧死老人、小孩各1人,灾后急救发生活费7天,每人每天O.3元。
1965年8月24日下午,连塘路7号一居民乱丢烟头引起火灾,毁房60间(烧毁31间、折除29间),受灾172户、580人,伤12人。灾发后,市人委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率领数百名干部奔赴火场,同群众一起救火和抢救物资。25日,由民政、公安、商业、房产、城建、粮食等部门组成救济领导小组,副市长徐锡文任组长,开展救灾工作,对灾民的住房、粮食、衣被等问题均予解决。
上一篇: 东 门 轶 闻 || 下一篇:从放牛娃到将军——柳州西门街宋氏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