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常委会
关于我市六县农村职业教育的调查报告
2007-06-0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关键。当前,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保持社会稳定、协调地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要求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离不开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为此,市政协于2004年7月下旬,组织有部分市政协常委和市教育局、市扶贫办等政府部门领导和专家参加的调研组,在蒋纯基主席、梅煊副主席的带领下,对我市六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这次调研所到六县,采取召开有县委、县政府、县政协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实地考察各县部分县普通高中、职业技术学校,发放专项统计调查表等形式进行。通过调研,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我市各县农村职业教育不尽相同,各有特点,但大多数县的职业教育在经历了艰难创业和迅速发展的辉煌之后正处低谷状态,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形成巨大反差,希望市委和市政府高度重视,以求尽快改变现状。
    一、我市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
    我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目前全市国民经济整体上呈现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然而,在全市所辖六县四区中,有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和一个自治区级贫困县。在全市总人口351.26万人中,农业人口23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5.48%,贫困人口在农业人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城乡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发展极不平衡。党的十六大召开以后,我市提出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各级党委和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我市较发达的城市经济和广大农村山区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都还相当落后这一巨大反差的情况,把农村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这也给我市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和极大的发展空间。
    (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和担负着双重任务,一是用先进的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和经营知识培养现代农民,一是用专业技能、政策法规知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培训务工农民,以适应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需要。根据我们对六县16岁至35岁年龄段劳动力学历情况的统计调查,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6.13%。其劳动力文化程度的具体结构分布是:文盲劳动力占0.98%,小学程度占29.11%,初中程度占56.04%,高中程度占11.20%,大专及以上程度占2.67%。另外,从我市六县2003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情况调查的统计分析,未能升入高中或职校接受教育的初中毕业生高达79.92%。可以肯定,这些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缺乏就业技能的初中毕业生很大一部分将回到农村,并将面临就业和生活的压力。而且,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将不利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层次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需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二)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障作用
    要提高农民收入,其根本途径在于减少农业人口,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批受过训练的劳动力,大量的农业人口将向城市转移,农村的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据市劳动部门调查统计,在我市农业人口中,农村富余劳动力约30万人,六县外出务工的农民约11万人。据介绍,近几年来柳城县古砦乡农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随着外出务工农民逐年增多,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2003年该乡累计外出务工农民达5080人,占全乡农村劳动力人口22117人的22.9%。据统计,当年外出务工农民通过电汇信汇和带回的劳务收入金额多达1000万元,是该乡同期财政收入281万元的3.5倍。由此可见,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在目前外出务工的农民中,大多数未经过劳动技能培训,普遍存在文化素质低,观念落后,缺乏技能,外出务工从事的大多是苦、脏、累、差的工作,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高,工作稳定性差。据柳城县劳动部门介绍,全县经职业技能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率仅为2%,而未经培训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率高达48%。因此,提高农民职业技术素质,使他们成为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劳
动者,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工作,把劳务输出作为产业来发展,出台政策和措施,加大对劳务输出的管理和服务力度,并提出要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举措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据市劳动部门介绍,2004年上半年我市及各县已完成免费培训农民工14297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8万人的79%,成绩喜人。但我们还应看到,在我市230万农村人口中,绝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我市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应给予高度重视。要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从讲政治的高度、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推动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城乡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强大动力。这是一个关系到我市城乡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民整体素质提高的重大问题。
    二、我市六县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各级党委和政府采取了许多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我市所辖六县共有7所职业技术学校,各乡镇均有1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初步形成了以市区职业学校为龙头,以县职业学校为骨干,以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的市、县、乡三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网络。经过20多年的努力,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各县农村职业教育主要通过开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绿色证书”培训等形式,对农村青年和广大的农民及初中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培养了一大批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推广了农用先进技术,在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据调查了解,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出现大幅滑坡趋势,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缓慢,办学举步维艰。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都面临招生困难,生源素质下降,教学设施设备缺乏,教育经费困难等问题,受到生存危机的挑战。如我市六县2001年至2003年农村职业学校新生数占高中阶段新生数比例分别为9.40%、12.32%、8.93%,仍远远低于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扩大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的要求。六县没有一所重点职业学校,在2003年的办学条件评估中柳汀县职校、融安县职校被评估为不合格。农村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市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认识模糊和片面
    多年来,我们的一些地方领导和部门只注意强调发展地方经济,而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在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促进作用。因此,对农村职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致使国家规定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许多政策措施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另外,对目前社会存在“重普教、轻职教”的倾向缺乏正确的认识和引导。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更多的教育,“普高热”更是助长了一些家长对自己孩子不切合实际的期望值,对自己孩子升学前景盲目乐观,而现实是只有不到10%的适龄农村青年能升入大学,且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远比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严峻。对这些模糊认识和片面看法,一些地方政府领导和部门不能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加以客观分析和充分运用各种宣传舆论手段,向社会广泛宣传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正确引导群众的教育消费需求,反而片面、被动地迎合,甚至采取了一些不正确的决策(如把职校转为普高),这是造成农村职业教育滑坡的重要原因。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小、乱、差”状况
    由于思想认识、经济发展、管理体制、历史环境等多方面原因,我市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着“小、乱、差”的状况,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解决。

一是办学规模小。我市六县农村职业学校大多数都面临招生困难的问题,生源不足致使办学规模和效益不断萎缩,供求矛盾突出。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方式大多数都以学历教育为主,兼以职业技术培训。由于传统农村职业教育一成不变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市场严重脱节,极不适应农民的需求。一方面农民迫切需要掌握现代
业的知识和技能,外出务工农民迫切需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多数农村职业学校“门庭冷落”,正面临生存危机。出现这种反差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些学校教育脱离农村现实,学不致用,不能给农村学生带来很好的就业出路,使许多农民青年面临“升学无望、就业无门、致富无术”的尴尬。另外,国家提出扩大高中阶段招生规模后,由于缺乏正确的舆论导向,“普高热”也使农村职业学校受到严重冲击。如柳江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83年,先后开了牧医、财会、食品加工、幼师、乡村医士、服装设计与制作、汽车与摩托修理、电子电器应用维修、旅游等专业。创办自今,培养初、中级各类实用专业技术人才6000多人。自1995年以来,该校生源大幅滑坡,目前只有在校生16人,只能开办电子电器应用维修专业。学校教育资源闲置,办学效益低,发展处境艰难。
    二是多头管理乱。由于体制未理顺,目前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规划,资源无法整合,不论在培训管理、专业设置、就业渠道、指导思想等方面,都处于各自为政的杂乱状态。如参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这项工作的主管部门就有教育、劳动、农业、科技等部门,其他如扶贫、科协、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单位也有所涉及,地方主要是乡镇政府。培训目的不明确,专业设置不合理,一些培训单位没有根据市场的需求,盲目的设置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等专业,培训任务是完成了,但对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毫无帮助。面对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薄弱,资金紧缺,教学资源不足的现状,由于多头管理,各部门缺乏沟通和协作,在培训工作中对项目、资金、师资、教材、场地等都无法统筹安排和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盲目性、无序性突出,教学内容雷同和空白点多的情形同时存在。因此,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教学水平有限,整体效果不佳。
    三是教育质量差。我市六县农村职业学校大多数都创办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长期以来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多数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缓慢,办学条件差。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能适应专业教育的标准要求,有的学校必要的教学环节不能得到保证,甚至影响教学进程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工业,而农村职业教育最缺的是工业教材、教具和教师。多数职业学校实验室、图书、仪器达标率与当地普通高中相比差距很大。师资力量薄弱。教师数量不足,学历达标率低,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很缺乏。如,柳城县职校18名专任教师中仅有4名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为零。由于缺乏培训经费,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难以进行相应专业知识培训和更新,导致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不高,培养的学生水平差,社会影响和吸引力不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服务的能力不强。
    三、关于加强我市农村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统一认识,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的力度
    温家宝总理在2004年初主持召开的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各级政府必须从农村长远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村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当前,要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统一认识是当务之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必要性的认识,增强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切实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领导和管理。建议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我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制定和出台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此外,要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力度,以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利用新闻媒体宣传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和事例,澄清社会上一些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模糊认识,使社会各界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有全新的认识,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农村职业教育资源
    农村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特别是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已成为农村职业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各级政府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领导机构,明确政府各部门职责,形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鹿寨县为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导,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为组长、有县各相关部门参加的职业教育领导小组,采取措施,对全县农村职业教育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成立县职业教育中心,将县职业技术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县农业机械学校、县农业广电学校、县良种繁殖场(原县农科所)、县机耕队划归中心,中心根据农村职业教育的实际需要,对划归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开展包括学历教育、远程教育、短期培训、专题讲座等形式的农村职业教育。县职业教育中心由教育部门领导,全县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职业教育中心。教育资源整合使现有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可遏制部门利益带来的不利因素,从而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协调、健康的发展。该县重新构筑县、乡、村三级农村职业教育网络的做法,值得总结推广和借鉴。

(三)增加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
    各级政府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从我市六县的实际情况看,由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薄弱,加上农业经济效益低,农民收入不高,职业教育的成本又大大高于普通教育,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来源仍应以政府投入为主,逐步形成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各级政府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农村职业教育的比例应不低于15%,主要用于职业学校实验实习设备的更新和办学条件的改善。科技、农业、扶贫等部门在安排农村科技开发经费、技术推广经费和扶贫资金时,应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针对目前农民工转移培训补贴经费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建议简化申报和资金拨付程序,实行规范、简便、利于操作和监督的办法。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经费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和审计制度,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另外,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积极利用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应鼓励社会和企业参与农村职业教育,对企业和个人投资办学,政府应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扶持。
    (四)发挥城乡教育互动优势,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应发挥城市职业教育的优势,鼓励城市职业学校加强与各县职业学校的交流和合作,形成我市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我市职业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多数职业学校在教学设备、师资队伍、专业设置等方面比各县职业学校有优势。由于这些职业学校对城市的就业需求比较了解,其专业设置和教育更易于和市场需求接轨。据了解,我市一些职校已与部分县职校联合办学,建立了分校或教学点。城乡职校双方在师资、设备和教学等方面交流和合作,实现资源分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解决农村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差的问题,也有利于职业学校学生质量的提高,并可拓宽就业渠道。另外,针对目前农村职业学校教学设备缺乏的情况,建议以政府的名义发文,鼓励和号召企业将企业换代的设备捐赠给农村职业学校,也可聘用企业退休技术员和工程师任教师,以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加快改革和创新,充分发挥农村职业教育的阵地作用农村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其中职业教育又可分为学历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当前,我市农民工转移培训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空前重视,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和职校的领导,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方向和办学目的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农村职业教育要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牢牢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要改革和创新职业教育,建立灵活的能满足市场需要的办学模式、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以培养出专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应逐步提高“双师型”的教师比例,建立一支能够适应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另外,要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渗透活动。在初中后期,既要保证完成基础学业,又要引导性地进行择业观教育和外出务工的基本知识教育。为学生即将选择接受职业教育或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