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委工作

市政协“推进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课题组开展调研

  • 2013-04-19    

内容导航:
 

保护传承好柳州的“文脉”

今天(19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覃泽芬率“推进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研究”课题组开展实地调研。课题组成员建议:要进一步健全我市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加大重点文物利用开发力度,保护传承好柳州的“文脉”。

覃泽芬率课题组一行先后到位于西鹅乡竹鹅村凉水屯的刘家大院、大龙潭鲤鱼嘴古人类遗址、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实地视察,并围绕课题初步提纲开展研讨。

课题组成员认为:推进我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对于提升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传承好柳州的“文脉”意义重大,长期以来我市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将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列入了重点文物保护对象,但与区内外的一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机构不够健全、经费投入不足、人才紧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滞后等问题。

课题组成员建议:我市要进一步重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健全重点文物管理体制机制,灵活高级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加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方面的经费投入,加大对重点文物利用开发力度,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文物利用开发,提升文物展陈水平,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文物保护利用的长效机制。

覃泽芬副主席说:对于推进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希望通过开展这个课题研究,尽快形成课题报告,并通过提案、社情民意等多种形式,就我市下一步的重点文物保护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为建设广西文化强市、“五美五好”柳州发挥积极作用。

市政协副秘书长刘频、文史委主任林冬,市文化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刘子林,市政协文史委调研员韦桂芳、副主任杨洋,市博物馆馆长程州等课题组成员和专家参加调研。

不可移动文物(或称古迹、史迹、文化古迹、历史遗迹),是先民在历史、文化、建筑、艺术上的具体遗产或遗址,包含古建筑物、传统聚落、古市街,考古遗址及其他历史文化遗迹。目前柳州市市区内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

刘家大院位于位于柳州市西鹅乡竹鹅村西南1.5公里的凉水屯,它是清代奉政大夫刘华琼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建,为砖木结构建筑,座西北朝东南。建筑格局为三厅六井,建筑面积约1450平方米。是我市市区客家建筑代表。1996年被列为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课题组在刘家大院调研

课题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龙潭公园的鲤鱼嘴遗址调研

课题组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江人"头盖骨出土地点——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调研

课题组和有关专家围绕课题提纲集中座谈研讨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site@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