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委工作

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情况

  • 2009-12-24  人民日报  

内容导航:

柳州是国务院第三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柳州具有2100多年的历史,地上地下文物极为丰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柳州市(含辖县)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1 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03处,登记在册尚未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数百处,各级馆藏文物藏品近4万件。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柳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重要物证,同时也是柳州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
  一、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
  柳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建设工作,近几年来在市委、市府及各级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括起来有如下几点:
  ()初步建立健全了名城保护地方性法规。近年来,柳州市先后出台了《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柳州市地下文物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柳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暂行办法》也于近日市长办公会议通过,即将出台。这些地方文物法规措施的出台,表明柳州市已逐步建立健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城保护管理措施。
  ()依法行政,完善了名城责任机制。柳州市遵循文物工作的自身规律,明确规定把名城保护工作纳入柳州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纳入财政预算,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用法规的形式规定从2001年起,每年从城建费中拿出100万元用于名城保护,从而极大地保障了名城事业的正常开展。
  ()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得到了加强。建立相关档案、标识牌,设专人管理,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对文物点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是文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市人民政府根据文物部门和规划部门的意见,已将全市已公布的自治区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全部规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拨出专款建立绝大部分文物保护单位标志说明牌,部分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专门机构或专人负责管理。
  ()名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强化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丰富柳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内涵,近年来,市政府对柳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城楼、曙光路古城墙、柳侯祠、胡志明旧居、乐群社、杨廷理、桂南检讨会旧址等文物点拨款近2000万元进行维修和修复。目前,柳州市的名城保护工作已初具规模。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
  二、柳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近期目标思路
  ()白莲洞遗址
  1.充实和完善白莲洞洞穴博物馆的基础设施建设
  柳州白莲洞洞穴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洞穴科学研究的综合性博物馆。十多年来,白莲洞因其丰富的古人类文化内涵和典型的岩溶地质现象而名扬国内,蜚声海外。但由于基础设施落后,其名声与地位极不相符。鉴于此,应强化其基础设施建设:
  (1)营造古人类场景陈列
  (2)改造白莲洞大门及围墙
  (3)恢复白莲洞水环境
  (4)修改洞内岩溶地质现象现场陈列
  2.建立白莲洞综合陈列馆
  新建白莲洞综合陈列馆将由柳州原始文化陈列、民族考古----少数民族原始文化折光反映、岩溶洞穴地质现象陈列和生物陈列诸部分组成。
  3.充实扩大白莲洞史前动植物园
  白莲洞遗址是罕见的南亚热带晚期以来全球性古气候信息的储存库。博物馆将在现有史前动植物园基础上,将其扩大至今马鹿场苗圃一带(约800亩)。恢复古代原始森林生态环境,复原古动物的形象,将其建成一座真正寓教于乐的史前动植物园。使之成为柳州青少年生物教学活动中心。
  ()筹建鲤鱼嘴遗址陈列馆
  鲤鱼嘴遗址是华南地区一处重要史前时期的文化遗址,对研究华南地区原始文化的演化、人类的种族特征及其类型和起源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鲤鱼嘴遗址位于龙潭之畔,依山傍水,环境优雅。为拓展柳州史前文化研究空间,展示柳州史前文化研究成果及典型遗址现场,应建立遗址博物馆。遗址博物馆由室内、室外两大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
  1.鲤鱼嘴遗址现场陈列
  2.陈列室
  3.古人类生产、生活场景园区
  ()建立桂南战役检讨会旧址陈列馆
  1940221日至25日,蒋介石在柳州市郊羊角山召开桂南战役检讨会,蒋介石、陈诚、白崇喜、李济深、张治中、张发奎和部分集团军总司令、军长、师长及有关人员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第二天下午2时许,日军飞机51架突然飞临羊角山一带上空,在会场俯冲投弹,正在开会的蒋介石及其随从匆忙躲进附近一个山洞(俗称护蒋洞),日军飞机投弹百余枚,致伤卫士12人。会议旧址经过修缮现保存完好。
  拟建陈列馆由会议旧址和护蒋洞两部分组成。会址内增设会议场景陈列,会议图片文字说明和昆仑关战役史迹陈列。在护蒋洞洞口置说明牌,洞内增设反映日军轰炸时主要人物塑像。
  ()构建中美合作抗战博物馆(暂名)
  抗日战争期间,苏、美两国先后派空军援华作战。19433月,美国第十四航空队(俗称飞虎队)进驻柳州机场与日军作战直至抗战胜利。
  柳州旧机场现仍保存抗战期间机场跑道、指挥塔、飞机掩体、指挥部、军营旧建筑、弹药库、防空堡垒等。这些遗迹是筹造中美合作抗战博物馆的物质载体。
  中美合作抗战博物馆拟由上述遗迹现场陈列、陈列馆、中美友谊碑、美军阵亡烈士纪念碑诸部分组成。
  ()对正南门城墙进行修缮
  自明洪武十二年(1379)柳州筑砖城至民国初年,共有6座城楼,护城墙相连围成一个椭圆形。20004月,在当时的正南门城楼位置上,发现了一段长约80米的明代城墙,该段古城墙是明清时期柳州府城城墙的一部分,原来和东门城墙相连。它的发现,为研究柳州古城历史和柳州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丰富了柳州市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发展柳州市旅游事业、开发东门城楼古文化街区也具有重要意义。
  ()恢复东门古文化街区
  东门自古为柳州繁华地段,不可多得的古文化街区,它的恢复对复古明清市井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拟建东门古文化街区以东门城楼为中心,南临柳江,北至中山路,东抵文惠桥,西至曙光中路正南门城墙。
  1.东门绝对保护范围内拆除现有民房,在控制区内增设仿古戏台、牌坊、明清街道,开辟文物市场、曲艺市场、茶社,打造古城文化特色。
  2.把曙光路及东门地段街坊的保护建设建成商业步行街,建设仿古民宅,街道铺设青石板,恢复旧有街区风貌。街内专营地方小吃、旅游工艺品、小百货等。
  3.在东门城楼内增设古城变迁的陈列内容,恢复东门古街区,重现明代柳州粤西声名文扬之盛都的府城气象。
  ()张翀墓保护规划
  张翀墓位于柳东乡新村油榨屯东南蜈蚣岭上。圆形青石墓,北向高1.92米,面积9.42平方米,墓碑立于万历九年。墓前两侧立有翁仲及皇明御祭石刻等附设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张翀,字子仪,明嘉靖三十二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为柳州明代八贤之一。
  保护规划:封山育林。对墓塜进行维修,增设张翀事迹碑亭,将张翀在柳所撰摩崖石刻复制于此。条件成熟后,筹建明代柳州八贤纪念馆
  ()刘家大院保护规划:
  西鹅乡竹鹅村西南凉水屯刘家大院为清代奉政大夫刘华琼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建造,砖木结构,座西北朝东南,分左、中、右三门。面阔三十二间,由三厅六个天井组成,面积一千余平方米。西北面为湘桂铁路。该建筑年久失修,墙体破裂,屋面漏雨,墙柱木头腐蚀严重。现除刘氏几户后裔居住外,其他作猪舍、牛栏。
  保护规划:沿铁路线营造八十米宽防护林带。对现建筑进行翻修保护和开发利用,筹建柳州民俗博物馆。
  ()馆藏文物保护规划:
  柳州各县馆藏文物较为丰富,但由于条件有限,需加强文物藏品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规划:建立柳州文物中心库房,将辖县馆藏以上文物集中统一管理。
  ()地方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保护规划:
  1.建立柳州名人纪念馆,介绍柳州历代名人。
  2.设立柳州葬具博物馆。(死在柳州之说)
  3.筹备柳州民族中心博物馆,开辟苗、瑶、壮、侗诸少数民族歌舞、节庆活动场。
  (十一)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据不完全统计,柳州市区现有古树名木117株,它们的年龄在100-500年左右,这些古树名木是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规划:实行分级保护、挂牌说明和保护古树名木周围生态环境。
  三、辖县重点文物保护建设构想
  ()筹建融安、柳江、融水(新馆)、鹿寨博物馆。
  ()构建融水白竹铺苗族生态博物馆和三江芭团桥侗族生态博物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规划柳城古砦、鹿寨中渡古街区,恢复街道青石板路,修缮原有街坊民居,建立古代民居博物馆。
  ()深化三江程阳风雨桥、芭团桥二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单位的开发和利用。
  ()修复三江丹洲古城址,开辟为名胜风景点。
  ()筹建柳江里雍汉墓博物馆、融安南北朝墓葬博物馆、柳城宋代窑址博物馆、柳江刘氏宗祠等专题博物馆。
  ()利用东泉镇廖磊旧居,筹建柳州近现代史博物馆。
  ()加强柳城巨猿洞的开发和保护,恢复古生态环境。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site@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