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江泽民庆祝建党八十周年讲话的意义是什么?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大会上的年讲话,尤其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含义的阐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从我们党面临的现实形势出发,提出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努力目标、奋斗方向,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光辉,体现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本质,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宣言书,对于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讲话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它使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政治基础更加巩固,党的凝聚力、影响力、吸引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大大增强,人心思安,人心思进,由此进一步成为全国的人心所向。
22.江泽民“5.31”讲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出席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党同志和全国上下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必须使全党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因素;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必须坚持和完善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和增强党的团结。
23.江泽民提出的“依法治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所以,依法治国,是实行法治。法治是相对于人治而言,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国家。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4.加入WTO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党和政府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政府迅速转变职能,在政企分开的改革道路上,加快步伐,以使经济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要求政府依法行政。它要求全党同志努力提高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以适应形势的要求。它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掌握在开放条件下管理和驾驭经济发展全局的本领,在工作中要全面考虑国内和国外两种因素,善于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善于把国际市场可能给我们带来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更好地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25.红军长征遇到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后,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江西革命根据地,准备与二、六军团会合,沿途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兵力损失过半。12月,黎平会议后,红军改变会合计划,向贵州腹地进发。1935年1月,红军攻打娄山关,占领遵义城,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会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开始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作斗争,左路军走过人迹罕至的草地。随后,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攻克天险腊子口,翻越六盘山,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会师,中央红军长征结束。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
26.红军为什么能够打败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反革命“围剿”?
从1930年10月到1932年底,国民党军队相继向红军发动四次大规模“围剿”。妄图消灭红军,但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工农红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能够一次又一次地粉碎数倍于己的敌人的数次“围剿”,根本原因在于党在根据地实行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赢得了人民群众人力、物力的广泛支持。这些胜利也同毛泽东等人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指导分不开,它主要表现在:着眼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这些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解决了红军如何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去战胜强大的敌人这个异常复杂而困难的问题。它是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特点,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的。
27.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组织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正式成立。参加者有陈独秀、李汉俊、李达、陈望道、俞秀松等,陈独秀任书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实际上成为各地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起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开会议,正式成立武汉共产党早期组织,推选包惠僧为书记。
1920年秋,施存统、周佛海等在日本东京建立旅日共产党早期组织,施存统为负责人。
1920年秋冬之际,毛泽东、何叔衡等在长沙,以新民学会骨干为核心秘密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尽美、邓恩铭等在济南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
1921年春,在与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共产党”分道扬镳后,陈独秀等重新组建广州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有谭平山、陈公博、谭植棠等,陈独秀、谭平山先后任书记。
1921年,张申府、周恩来、赵世炎、刘清扬等在法国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学生中先进分子组成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张申府为负责人。
这些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后,有组织、有计划地扩大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发起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办工人刊物,开办工人学校,领导工人成立工会,开展工人运动,进一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就基本具备了。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国际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势力侵入中国,中国的社会结构由封建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和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中国产生了无产阶级,而且在不断发展壮大,到1919年产业工人已经发展到200万人左右。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等开始了建党的探索和酝酿。4月,俄共(布)西伯利亚局派维经斯基等一行来华,了解中国情况,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他们先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后由李大钊介绍到上海会见陈独秀,共同商谈讨论了建党问题,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从5月开始,陈独秀邀约李汉俊、李达、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谈建党的问题。8月,陈独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10月,李大钊在北京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接着,在湖南、湖北、山东、广东等地相继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同时在法国和日本也由留学生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了党的早期组织。这些组织当时叫法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则称共产党小组或支部,由于它们性质相同,因此,后来统称它们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开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动。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建党思想,1920年9月,上海发起组把《新青年》杂志(从八卷一号开始)改为党的公开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刊。新青年出版社还翻译出版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多种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小册子。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又创办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劳动界》,北京有《劳动音》和《工人月刊》,济南有《济南劳动月刊》,广州有《劳动者》等,对工人进行阶级意识的启蒙教育。在此基础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积极深入工人群众,举办工人夜校,建立工会组织。各地还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发展了一批团员,青年团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和后备军。
1921年3月,在俄共远东局和共产国际的建议和支持下,召开了各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会议,发表了关于党的宗旨和原则的宣言,并制定了临时性的纲领,确立了党的工作机构和工作计划,表明了党组织对社会主义青年团、工会、行会、文化教育团体和军队的态度。这次会议为党的成立作了必要的准备。维经斯基回国不久,1921年6月,共产国际派马林等到上海。他们建议召开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上海党的发起组在李达的主持下进行了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向各地党的组织写信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选派两名代表出席大会。来自北京、汉口、广州、长沙、济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达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纲领规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废除资本所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大会选举产生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李达负责宣传。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从此,中国诞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列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泽东所说的那样,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由于党的“一大”召开于7月,而在战争年代档案资料难寻,具体开幕日期无法查证,因此,1941年6月在党成立2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发文正式规定,7月1日为党的诞生纪念日。
党的一大开幕日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由党史工作者考证清楚,根据新发现的史料和考证成果,确定一大的召开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28.二大确定的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什么?
1923年7月16-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党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讨论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和革命任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党的最低纲领,即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党的最高纲领:在最低纲领实现之后,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共产主义。尽管会议对民主革命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武装斗争、农民土地等问题的认识还不清楚,但是它第一次在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上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指明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为日后的革命斗争指明了基本方向。
29.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是什么含义?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第一次提出了”小康”概念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总产值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在这之后,他又多次提出了这一构想。党的十二大正式引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它作为二十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在”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30.邓小平是怎样阐述“四项基本原则”的?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克服来自“左”的和右的干扰,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明确指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一个有机整体,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社会主义道路是方向,人民民主专政是保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四者缺一不可。四项基本原则是当代立国治国之本,是我们反对各种错误思潮的强大思想武器。
31.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的意义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初,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严重的考验,能否汲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避免来自“左”与右两个方面的消极影响,使改革开放顺利进行,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讲话。谈话的主要精神在同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32.邓小平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邓小平理论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这一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保证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的理论;关于祖国统一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依靠力量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军队和国防建设的理论;关于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理论。
33.党章中规定的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内容是什么?
党员的权利指党员按照党章规定应享有的权力和利益。在党内,每个党员都是平等的,都有权参与党的工作,共同管理党的事务,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负责精神,维护党的利益,保证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
党章中规定党员享有8项权利: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等。党员的义务指党员对党应尽的责任,是党对党员的基本要求,是党员条件的具体化,也是衡量一个党员合格不合格的具体标准。
党章中规定党员有下列义务: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等。
34.党章上的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党章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履行下列义务:
(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党章第一章第四条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35.党章上的党的干部六条标准
重要思想,学党章第六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模范地履行本章程第三条所规定的党员的各项义务,并且必须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
(一)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
(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
(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认真调查研究,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反对形式主义。
(四)有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有实践经验,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
(五)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以身作则,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地接受党和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不正之风。
(六)坚持和维护党的民主集中制,有民主作风,有全局观念,善于团结同志,包括团结同自己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
36.党在新时期确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出发,将十二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作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规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部署。
具体为: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本(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目前第一步目标、第二目标已实现。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了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37.党在新时期的外交原则和政策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处理同一切国家的关系上,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依据,根据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这一政策也体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又是各国人民自由平等交往的必要条件。互不侵犯和互不干涉内政是实现各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根本保证。平等互利是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必然发展。在新世纪,我国将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友好交往、平等相待、互利合作,推动人类进步事业不断前进。
38.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总结改革开放实践的基础上,依据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认识,明确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路线的核心内容被概括成”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口号。十五大郑重指出:在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历史时刻,”全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9.党在新的形势下提出“以德治国”理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001年1月,江泽民明确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
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职业道德、社会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设为落脚点,积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的规范。”
以德治国”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借鉴中国历代的治国之道,吸取国外国家事务管理中的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如何管理国家事务,如何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的精神生活思考的结晶。
40.党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几部党章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党的十六大,中国共产党总共通过了15部党章,并根据革命和建设形势的发展,新的政治任务的变化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先后对党章进行了14次修改。党章的修改过程,再现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走向成熟的全部历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实践活动与时俱进的发展轨迹。在党的历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党章主要有以下几部:
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1922年党的二大对一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进行了重大修改,制定通过了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它标志着党的创建工作的最后完成,从此这个年轻的政党有了自己的立党之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
二是民主革命时期最好的党章。1945年党的七大,总结了党领导革命斗争的新经验,继承了以前历届党章的优点,制定并通过了新党章。七大党章最重要的新突破,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因而使七大党章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是执政党的第一部党章。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八大总结了执政以后党的地位、自身状况及党所面临的新任务,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需要,对七大党章进行了修改和通过。八大党章为执政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
四是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1997年党的十五大是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召开的最后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而十五大党章就成了我们党20世纪最后一部党章,它最重要的突破就是把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列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五是21世纪的第一部党章。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又一次修改、完善了党章,是我党在新世纪的第一部党章。十六大党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规定为党的行动指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理论内涵、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十六大党章与十五大党章相比,有65处修改。其中特别重要的有17处,包括总纲部分的8处,条文部分的9处,在这些修改的地方,显示出了十六大党章的新突破和新贡献。
我们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章的修改历程能清楚地看到,建党8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总结新的经验,并将实践检验证明正确的结论写进党章,通过不断修改党章,调整党的奋斗目标,在思想上、理论上与时代同进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