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1993年9月,我有缘和书画同仁一行四人赴台湾举办书画展览,并获好评(拙作“从在台北和陈立夫先生谈书法及创作所想到的”论文入选全国第七届书展论文部分)今年七月,我又有机缘参加“台湾忆君之旅”环岛8日游。十八年后,再次赴台,所见所闻,感慨良多!
台北故宫
国立故宫博物院于一九二五年成立于北京紫禁城,也就是“故宫”名称的由来。一九四九年,国民政府将总数约六十四万件左右的故宫精品文物(主要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承德避暑山庄等地)运到台湾,并曾暂置于桃园杨梅、台中雾峰北沟等地。直至一九六五年,始迁至台北士林外双溪的现址。
我们随团参观台北故宫的时间为2小时,我有幸再重新参观了翠玉白菜、东坡肉形石和毛公鼎这三件镇馆之宝。据说这三件宝物自在台北亮相到如今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始终没有换过。
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合璧双展。由于排队参观的人太多太长,我们只好惋惜的离开了展馆。
国父纪念馆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位于台北市仁爱路四段的国父纪念馆是我们必须去瞻仰的首选,馆内正堂塑有孙中山先生5.8米高的铜坐像,供人们瞻仰。纪念馆内建有能容纳2600人的大会堂,还有中山画廊、演讲室、图书馆、展览室、联合文化服务中心等设施。
在纪念馆的右侧,我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在近现代书法大师于右任老先生的石像前拍了照。于先生是位爱国者,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现代杰出的书法家。他倡导草书标准化,规范化;通过对古人草书的研究,总结出草书的结构规律,并于一九三六年出版了《标准草书》,为我们后人学习草书提供了最佳途径。笔者的书法作品有幸在一九八九年九月九日举办的“于右任杯全国书法大赛”中获优秀奖。
上一篇: 台湾宝岛行(下) || 下一篇:柳州市委统战部部长张云走访看望民主党派机关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