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农工党柳州市委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平台与实践平台的研究(下)

  • 2012-12-07    

内容导航:

 

政治交接学习教育平台与实践平台的研究

 

 

三、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民主党派政治交接学习平台与

实践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学习方式稍显单一,建议在学习平台的建设上与时俱进有所创新

1充分发掘运用现代新媒介技术,开展网络理论课堂等互动式学习。

目前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学习平台还局限于开设各类培训班、演讲会、宣讲先进事迹、知识竞赛、各级社院的课堂学习等传统的学习模式。在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的今天,尤其年轻一代的党员更偏爱新型的学习模式,所以我们应该在保持原有学习平台的基础上对新型媒体加以充分利用,创建多样化的学习平台。例如创建专题学习网站,创建主题学习Q群,若开办独立网站条件不成熟,就在本党派刊物上、网站上开辟政治交接学习教育专栏,满足广大党员对不同学习方式的需求。

2、开展团队学习方式,促进交流与进步。办公条件许可的党派可以挂牌成立党员活动之家。在活动之家设置党史宣传栏,为党员提供有关文件和各种学习资料,定期举办主题学习沙龙,互相交流学习,交流,对参政议政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关键是如何增强党员的学习动力,让全体党员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但长期以来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党员忙于于日常工作,没有精力学习;一些党员偏重具体的实体业务,忽略理论学习;党员之间尤其是不同部门的党员间交流较少,缺乏团队学习。因此活动之家和学习沙龙,为广大党员提供了一个碰撞思想火花、产生学习灵感的良好平台,促进共同提高。也使支部活动有落脚点,使党员对组织有归属感。

 

(二)政治交接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

1、积极寻找新的创建点,为政治交接学习活动提供实践的阵地。创建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基地,是深化政治交接、搭建实践平台所采取的重要措施。通过建立基地,将有力促进政治交接与组织建设、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从而为广大党员搭建一个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人生价值的绝佳平台,增强组织的活力、凝聚力和影响力。通过建立政治交接教育实践基地,将理论学习与优良传统熏陶结合起来,成为加强自身建设的切入点。有了基地,组织党员开展一系列的社会服务工作。同时基地面向基层大众,也能为搜集、整理社情民意,反映民生问题,做好建言献策工作提供线索。还可以借助基地的纽带作用,加强与当地政协、统战部门的联系与交流。

2共建基地为载体,不断探索实践新平台。建议尝试与区内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合作,探索共建新模式。定期组织党员到基地学习参观,对双方共同感兴趣的活动,或者在实践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共同研究,促进共同提高。通过在传统爱国主义基地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广大成员积极参与,通过老一辈党员的言传身教,让年轻的党员学习和传承党派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同时使基地成为党派成员了解广西多党合作历史,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加强民主党派进步性教育的重要场所。

新世纪新阶段,民主党派面临着搞好政治交接、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人事有代谢,时代在前进,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在继承的基础上丰富新内涵,以新内涵弘扬传统,既是当前的需要,也是参政党建设需持之以恒不断拓展推进的长期课题。政治交接,不唯一时;薪火相传,重在长久。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是保持民主党派进步性的重要载体。学习平台与实践平台的建设要始终紧扣“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做老一辈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的传承者,做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成果的实践者”这一主题,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开展政治交接教育实践活动与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突出抓好着力点、立足点和切入点,使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组织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学习加强思想建设,以实践凝聚党员人心,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毛桂兰)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