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前思“同心” 政治交接明境界
2012年9月14日,在广西社会主义学院何绍红教授和班主任潘宏纹老师的带领下,民主党派机关专干培训班学员赴河北革命圣地西柏坡开展现场教学。老一辈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英雄群像,让我深受感染,久久不能忘怀。
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里,在革命历史纪念馆里,在西柏坡旧址前,我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一件件文物,思绪纷飞。遥想当年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艰苦创业、出生入死,指引着中国革命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是何等的不易。
周恩来同志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年3月5日到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的浴血奋战,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的历史使命摆在了党的面前。随着中国革命局势的胜利发展,共产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面对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深刻地认识到,全党同志必须在伟大的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防止出现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描绘了建设新中国的蓝图,并高瞻远瞩,向全党提出了防止糖衣炮弹攻击的忠告。“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两个务必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里。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民主党派干部,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认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党员、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现在,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形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特别值得我们今天继承和发扬。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新时期的多党合作事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专干,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要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各民主党派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必须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良好作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践行“同心”思想,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贡献力量。(罗贵强)
上一篇: 巧手“斗马”系民情 同心同行促和谐 || 下一篇:辛亥革命震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