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小型农田水利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柳州市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市农田水利发展还存在不少的问题,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本文针对当前柳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 设施建设
小型农田水利(以下称“小农水”)是农田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体现,与粮食生产、种植产业的发展、与“三农”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对加快我国水利改革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提出了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等重大举措。今年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要力争通过5年到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局面,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广西“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农田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基本完成包括桂中旱片在内的治理工程建设,全区大、中、小型灌区末级渠系的连片建设基本完成,形成完善的田间灌排工程体系,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全面提升包括小农水在内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保障、服务水平,是“十二五”期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狠抓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
一、柳州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成就
据统计,我市小农水设施有塘坝1414座,堰坝5701座,泵站966处,水池(水柜)3317处,机井54处;中型灌区23个,小型灌区3627个;全市灌区设计灌溉面积23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55万亩;全市建设灌溉渠道长度13891公里,有防渗措施渠道148公里;引水工程14205处,有效灌溉面积60.48万亩;机电排灌站6865座,有效灌溉面积20.55万亩;水轮泵站350处,有效灌溉面积3.84万亩。
“十一五”期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加大投入,大力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通过多渠道投入,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57座,完成病险水库维修70座,累计投资4.55亿元,为“十五”期投入的22倍。二是强化举措,扎实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投入1.5亿元,完成鹿寨县高岩灌区等 4个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成渠道防渗建设586公里,改善、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3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由“十五”末的0.38提高至0.45。三是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小农水建设。投入1.6亿元,实施融水县都沟水库灌区等120个小型灌区改造,完成渠道防渗建设776公里,改善、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26.5万亩。四是深化改革,水利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全市6县编制内工作人员基本支出纳入当地财政预算管理,市直属和部分城区水管单位完成体制改革,全市先后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410个。
二、柳州市小农水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小农水总体上面临“基础薄弱、欠账太多、日益吃紧”的严峻局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设施老化失修,已不适应发展需要。根据我市2010年修编的《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今后10年全市计划改造渠道1.49万公里,改造塘坝1329座、堰坝4960座、泵站819处、机井54处、水池(水柜)3240处。目前这些设施老化、破损严重,90%以上没有经过修缮,灌溉能力已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二是抗灾能力不强,水毁情况日益加重。近年来全市江河沿岸农田和水利设施水毁情况日趋严重,损毁面积较大,范围分布广,共有1519个自然屯1525处灌溉农田遭到水毁破坏,直接水毁面积3.9万亩,受影响面积近10万亩。
三是投入明显不足,小农水建设乏力。“十一五”期我市小农水建设累计投入2.86亿元,仅占水利建设总投入32.87亿元的8.7%,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620亿元的0.11%。县级财政薄弱,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不足,建设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群众投资投劳积极性也不高。
四是体制机制尚未健全,建管职责难以落实。市县水管体制改革和小农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有待深化,部分小农水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经费无保障,尚未形成良性运行机制。基层服务机构、体系不健全,难以承担建设管理繁重任务。
五是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人才队伍建设极需加强。全市基层水利服务机构人员编制343人,实有人数264人,缺口79人;中高级职称65人,仅为24.6%。如柳城县有初级职称以上人员不到2成,融安县基层工作人员不足编制的50%,三江县乡镇人均不足1人。
三、柳州市加强小农水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市委十届十四次全会提出,要在“十二五”期大力实施“城乡统筹升级规划”,努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并提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等的具体工作部署。加强小农水建设是落实中央《决定》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我市实施城乡统筹升级规划、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对于促进农田水利科学发展、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应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更加美好柳州、在全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提高对加强小农水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一思想,加大投入,强化措施,切实把中央关于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精神落到实处。
(一)统一思想,实施小农水建设大会战。
(二)多方筹措,确保小农水建设投入。
(三)强化措施,加快小农水建设步伐。
(四)创新机制,破解小农水建设人才瓶颈。
(五)深化改革,建立健全小农水维护管理长效机制。
(六)加强领导,确保中央精神落到实处。
总之,加强小农水建设是关系“三农”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责任十分重大,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牢牢抓住当前国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难得机遇,加快小农水建设步伐,加快提升全市农田水利整体发展水平,不断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柳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上一篇: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发展 || 下一篇:柳州市茶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