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是国家工业化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支撑。积极发展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逐步走向新的发展时期。但是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等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加快推进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机械 装备产业 农业机械化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是国家工业化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支撑。积极发展农业机械装备产业,是建设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一)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历程
柳州市是广西农机工业的摇篮,柳州市农机装备产业有过辉煌。建国初期,柳州机械厂在原有的工业基础上开始了恢复和生产,先后研发出了金田牌手扶拖拉机、摩托油锯等农机新产品。1960年该厂成功研发了国产丰收37型拖拉机,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丰收37型拖拉机交由柳州拖拉机厂生产后,产量最高达4450台/年,十年时间共生产了近3万台,为我国农业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近30年的发展,柳州市农机工业建立了较好的基础,门类比较齐全,生产的农机产品还有53步犁、双轮双铧犁、榨油机、榨蔗机、碾米机、水轮泵、柴油机、手扶拖拉机、四轮农用运输机等。
1978年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对农机的需求下滑,农机市场严重萎缩;加上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我市农机制造企业基本上都转产到机械、汽车等其它行业。到上世纪90年代初,我市农机工业才开始恢复,出现一些生产小型多功能拖拉机的民营企业,经过近20年的恢复和发展,我市农机工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出现了象蓝天微耕机、云马汉升甘蔗联合收割机等国内知名农机品牌。
近年来,柳州农机化各项工作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中心任务,以提高全市农机化装备和作业水平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推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等,在广西创造了“第一个完成‘千乡万村现代农机装备推进工程’”、“第一个实现‘千村两机’”、“第一个实施农机化布局规划”、“第一个实施机收信息和气象信息服务”等11个第一,柳州农机事业实现跨越发展。截止2009年底,柳州市农机总动力140多万千瓦。各类拖拉机拥有量1.4万多台,其中,收获机械2525台,大中型拖拉机2831台,插秧机械777台。柳州市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07年的17%,在广西14个地市级中排名第11位,到2009年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27.14%,排名上升到广西第5位,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柳州市是广西拥有水稻联合收割机、平均耕地拥有插秧机、平均耕地拥有大马力拖拉机最多的城市。
(二)柳州市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现状
1、柳州市农机工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和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实,特别是2004年国家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刺激了农机市场需求,调动了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的积极性,柳州市农机工业也逐步恢复生机,走向新的发展时期。目前,柳州市主要农机生产企业及零配件厂共有50多家。生产的农业机械有农用运输机械、整地作业机械、水稻联合收割机、甘蔗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排灌机械、农产品加工机械等7大类共20多种产品。2009年全市农机生产企业各类农机总产量约35万台套,产值约45亿元。有些产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在区内外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柳州市农机销售市场情况
目前柳州市农机供应市场中,规模较大的销售企业有柳州市供兴农机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卓然农机有限公司、柳州绿地农机有限公司、柳江县得民农机有限公司等,其他是一些经营规模较小的经销商,总数量大概在30家左右,年销售总额大约10亿元。市场销售的主要农机产品集中在大中型拖拉机、水稻收割机、旋耕机、小型手拖、水泵、小型农产品加工机械及农机配件等几个种类。
二、柳州市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虽然我市农机装备产业发展趋势较好,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装备支撑,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还不符合现代农业和农机化科学发展的要求,这些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
(1)农机装备产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
(2)农机装备水平发展不平衡。
(3)农机装备结构不尽合理。
(4)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企业缺乏发展后劲。
(5)行业管理弱化,企业准入门槛低,无序竞争严重。
(6)农机购机补贴政策不够完善。
(7)机耕路、棚、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8)农机产品市场准入门槛高。
(9)基层管理推广体系薄弱,农机专业人员、资产流失严重。
(10)农机安全监管难度大,安全生产形势较严峻。
三、柳州市农机装备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当前,柳州市加快发展农机装备产业的政策环境、内在需求、技术支撑、发展机制、产业布局调整以及对外合作与交流等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条件。
四、加快柳州市农机装备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大发展、上台阶的又一关键时刻。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良好机遇,依托柳州市得天独厚的加工制造业基础和资金、技术、人才优势,调整农机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丰富农机工业产品门类和品种,推动柳州市农机装备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物质装备支撑。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机装备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对农机企业的扶持力度,做大做强农机龙头企业
(三)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
(四)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机推广应用搭建平台
(五)加快建立专业型农机产业园区和农机大市场
(六)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保障农机质量与安全发展
(七)扩大农机工业国际合作
(该调研报告由孔汉生同志执笔,被评为2010年度柳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专题调研成果三等奖,本文有删节。)
上一篇: 柳州市茶叶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 下一篇:加快林业产业新发展 全力打造林业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