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参政议政

建设城市备用水源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2007-12-06    民盟柳州市委

内容导航:

[内容摘要]  人水和谐是社会和谐重要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城市而言,水的作用更为重要。城市是人口聚集地,如果发生停水事件,后果将非常严重。柳州市现有的四座地面水厂都是以柳江河水为取水水源。随着城市人口规模和工业规模的不断增长,单一水源不仅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严重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而且一旦水源发生危险,就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引起严重的社会后果。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出发,在加强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同时,积极开发、建设城市备用水源,以满足我市工业规模和人口规模迅速增长以及市民对水源水质要求日益提高的需要,同时应对水污染突发事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就柳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设城市第二饮用水源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第二水源 饮用水安全 对策 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所不可缺少和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当今,人类不可离开的水资源,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从总量到可利用量都已十分有限的稀缺资源。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许多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11亿人用水短缺,每年有31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到2025年,水危机将蔓延到48个国家,35亿人为水所困。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全球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全球性的水资源危机将进一步恶化。英国《独立报》最近载文指出,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将提高55,农村地区将需要更多的灌溉用水,而这类用水目前已经占到全球人类淡水消耗的70;全球城镇人口会增加到占总人口的近2/3,从而造成城市用水需求激增。

一、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现状

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与用水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当有限的水资源受到水污染的威胁,城镇供水安全开始面临严峻挑战。我国属于水资源紧缺国家,人均和亩均河川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和70%左右。多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水环境保护工作,实施重点流域污染治理战略,不断加大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为保护水环境付出了巨大努力,水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很不均衡,加上当前水体污染严重,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200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根据全国1300条河流3200多个监测断面的水质资料,对14万公里河流水质进行了评价,全年期河流水质总体状况是:I类水河长占5.1%,II类水河长占28.7%,III类水河长占27.1%,IV类水河长占11.8%,V类水河长占6.0%,劣V类水河长占21.3%。与2004年比较,全国水质总体状况变化不大。对全国237个省界断面的水质进行了评价,水质符合和优于地表水III类标准的断面数占总评价断面数的33.3%,水污染严重的劣V类占34.2%。总体来看,省界水体的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在评价的320座水库中,水质优良(优于和符合III类水)的水库有25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79.7%;水质未达到III类水的水库有65座,占评价水库总数的20.3%,其中水质为劣V类水的水库有21座。主要超标项目为总磷、总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我国城市饮用水源环境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污染问题相当严重。

二是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不规范,城市水污染治理仍然滞后

三是突发性环境事件频发,严重威胁城市饮用水源环境安全。

四是产业布局不合理,饮用水源环境安全隐患突出。

二、广西城市饮用水源现状

广西水资源总量约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四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资源大省,人均水资源量为全国的1.8倍,相对比较丰富。但是,广西又是一个饮用水源相对匮乏的地区。由于近年来大量超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江河湖库而造成水体污染,致使饮用水源的取用水安全受到威胁,部分城市河段已经难以承担供水任务,出现水质型缺水;许多河段的江水不能饮用,湖水不宜灌溉,鱼虾绝迹;有些河段的沿江百姓,由于没有其他的水源,不得不长期饮用污染严重的江水,身体长期受到水体污染带来的疾病的侵害。据广西水环境监测中心统计,2005年全区35条主要河流中,有44.3%的监测河段超标,而已经丧失一切使用功能的劣于V类水质河段占20%,比2004年多了一倍。

2006年广西水利厅的调查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合格率为39.3%,严重威胁沿江人民的饮水安全,污染主要原因是工矿企业超标排放废水。最近两三年来,我区接连发生了有害化合物污染河流或水源的事故,例如,2004年1月,左江支流水口河发生水污染事件,造成沿河大量死鱼现象,导致沿河8万多人口饮用水被迫停止供应2天;同年2月,二甲苯泄入鹿寨洛清江,使沿途自来水厂全部关闭,大批鱼虾死亡;同年5月,一辆卡车在北流市清湾镇龙南村路段翻车,车上所载的有毒气态苯外泄约20吨,鉴江支流禾界河受到严重污染,造成鉴江下游的广东化州、吴川两市停水4天。2005年4月,邕江上游亭子冲、水塘江河段某些企业超标排污,造成青秀山至仙葫区一带大量鱼类死亡;同年5月,南宁相思湖发生大面积“死鱼事件”;同年11月,河池市的龙江因为有毒物质污染江水,造成大量的鱼虾死亡,下游网箱养殖的业主损失惨重。仅2005年,广西发生的215次环境污染事故中,水污染事故就有70次。此类水污染事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必然导致水环境的普遍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广西的水污染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三、柳州城市饮用水源现状

十几年来,我市围绕工业建设,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实施“蓝天碧水工程”,使柳江河的水质不断改善,长期保持着国家II类或者III类饮用水水质标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柳江河是柳州市100多万人的生活饮用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水源,同时又是全市工农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最终纳污水体,柳江河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1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目前我市城市生活用水是45万吨/日,工业用水40万吨/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柳州城市人口规模和工业规模也将大幅增长,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的供水能力将不能满足未来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增大,再加上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又比较滞后,柳江河水环境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而目前我市现有的柳东水厂、柳南水厂、柳西水厂和城中水厂等四座地面水厂都是以柳江河水为取水水源,直接从主河道取水的方式也缺少安全保障,一旦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故只能断水。此外,红花水电站建成蓄水后,大埔水电站至红花水电站118.61公里的柳江河道基本都处于水电站之内,柳江河市区河段变为水电站库区,使柳江河水深加大、河面加宽,河水流速减缓,河水自净能力减弱,对柳江河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另据市环保局对柳江上游进行的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汇入柳江的融江、龙江及柳江上游,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饮用水安全隐患。

作为柳州市的主要水源和纳污水体的柳江,年径流总量404亿立方米。市环保局在柳江上游露塘设置水质监测断面,2001年至2006年的上半年水质监测,除粪大肠菌群超标27.8%至33.3%和总氮超标33.3%至50%外,其余监测项目未出现超标现象,水质符合国家III类水质标准。柳州市自2006年3月底河西排污干渠污水提升泵站启用以后,河南片城市生活污水全部抽入柳石干渠通过龙泉山排入柳江河下游。河北环岛截污工程于2005年10月底启用,河北半岛自华庭苑以下河段生活污水全部送到回龙沟排入柳江。目前柳州监狱露塘糖厂冷却水、建材二厂及和平村生活污水、桂景湾生活污水、水源保护区上游养鱼网箱及钢渣加工场等仍在市区范围内柳江上游河段排污。其中有两处排污口对柳江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一处是水源保护区上游养鱼网箱排污,其中云头冲里的鱼塘数量很多,养鱼密度也很大,每天产生超过万吨的养殖污水。这股污水直接排入柳江的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河段,距离下游柳州市自来水公司河西水厂的取水口仅5公里。另一处是钢渣加工场排污。柳钢本身虽已基本达标排放废水,但有钢渣小作坊买来柳钢处理不了的钢渣,水洗取铁,再卖回柳钢。这些钢渣小作坊(据调查,目前我市柳北辖区内共有此类钢渣小作坊25家)都没有具备完善的污染防治措施,生产过程中大肆排污,把柳江支流鹧鸪江的水弄得又黑又臭,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当地居民说:“洗手都不敢用这里的水。”

四、我国一些城市开发利用第二水源的做法及经验

针对我国水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并未得到有效遏制的状况,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相继作出规划,实施“第二水源”战略,建设备用水源,由从主河道取水改为通过管路向水库取水,有的工程已经竣工,并开始投产供水,为城市供水提供安全保障发挥积极作用

深圳市拟在未来10年时间内投资88.66亿元,开辟“第二水源”建设,着力解决制约深圳发展的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两大重要问题。

为保障城市饮水安全、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带来的城市饮水安全问题,成都市将建立第二水源――关口水库。

厦门市提出开发和建设第二水源的方案,即把漳州市长泰县拟建的龙津溪水库作为厦门市的第二水源。目前厦门市正在加紧开展城市供水第二水源前期工作。

无锡市2006投巨资建设长江引水自来水工程,开辟第二水源,惠泽百万市民。

长沙市于2006年全面启动的浏阳河首期输水隧道工程,标志着总投资34.2亿元的浏阳河上游株树桥水库至长沙洁净饮用水供水工程全面铺开。浏阳河将成为省会长沙百万人口的第二水源。

南宁市提出今后将走依靠周边水库供水,走多元化供水解决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路子,建立以邕江水源为主,以周边水库和地下水水源为辅的城市饮用水供水体系,加强备用水源的规划、保护和有序开发。

2006年4月底,天津开发区岳龙水入区工程试通水,6月底竣工,该工程每天为开发区提供10万吨优质地下水,成为继滦河水之后的泰达第二水源。目前,岳龙水已直接并入开发区供水管网,送往工厂、学校与居民百姓家,开发区实现了双源头供水。

总投资50亿元的哈尔滨市第二水源--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2006年开始向城区供水.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每天可向哈尔滨市区14万户居民供水45万立方米,有效缓解了哈尔滨市部分地区供水紧张问题,饱尝全城大停水4天痛苦经历的哈尔滨市将不会再受到大停水的威胁。

昆明市投入40亿元人民币建设城市供水第二水源――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该引水供水工程之一的水源工程云龙水库目前已经全面建成,2006年底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全面竣工试通水后,云龙水库的优质原水将通过昆明第七自来水厂处理后送入千家万户,这样,昆明市供水能力将提高一倍,大大缓解城市供水压力。

五、开发利用城市第二饮用水源的建议措施

(一)、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对饮用水源的保护。

(二)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重点搞好水污染防治。

(三)、加快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废水处理率。

(四)、加快建设城市备用水源地,确保城市饮用水安全。

(五)、建立饮用水安全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联动机制,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六)、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水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政府对水环境质量负责的法律责任。

(该调研报告由孔汉生同志执笔,被评为2006年度柳州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专题调研成果一等奖,本文有删节。)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 ©20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