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学发展观 从科教兴市的高度加快推进柳州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关于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的构想

  • 2006-10-01    民进柳州市委

内容导航:

   摘要:着我高等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步向地方为主的方向发展,各地都在住机遇占市场。广西的高等育则刚刚步入高等育大众化的快速展时期,柳州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抓紧制定柳州市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改变柳州市高等教育先天不足的局面,在未来5---10年内建设几所本科院校,使高等教育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柳州创造”强有力的动力源,使柳州挤身于广西高等教育龙头地位。建议:1、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我市民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2、全力支持广西工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3、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举办独立学院,待条件成熟时,脱离母体。4、依托地属柳州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与柳州生态职业学院合并,升格为本科院校。5、加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造条件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6、将鹿山学院脱离母体广西工学院,申报成为独立的本科院校。

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严峻挑战

柳州是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也是一座山水景观独特、民族风情浓郁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5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亿元,年均增长12.95%;完成工业总产值846.45亿元,年增长18.21%;财政收入80.19亿元,年增长19.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1.76亿元,年均增长30.82%;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86元,年均增长11.7%;农民人均纯收入2534元,年均增长8.85%。与2000年相比,人均GDP1778美元,提高879美元;工业化水平47.22%,提高7.59个百分点;工业化率4.1,提高1.4;城镇化45.45%,提高4.12个百分点。“十五”期成为柳州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社会进步最明显、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2006年市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把柳州建设成为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示范城市,再造一个柳州,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的新柳州”的宏伟目标,号召全市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围绕加快推进“两化”工作,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快步伐,为实现宏伟目标而奋斗。区党委刘奇葆书记强调,加快发展是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是当前我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市委书记蒋济雄同志强调 “工业化、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和必由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认真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魄力,更宽的思路,更有力的措施,把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工作加速向前推进。”鉴于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肩负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化的历史重任,一方面为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费支持,另一方面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全新的需求,社会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旺盛要求,向高等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高等教育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要智力支撑的重任。

二、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源

教育与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双翼”,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我国政府制定的“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确立科技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可以说,一个区域高等教育的发达程度,从一个层面代表着该区域的综合竞争实力。提高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关键是要提高教育的竞争力,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实力。

在世界经济论坛(IMD)公布的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中,包括八大因素:国内经济实力、国际化程度、政府管理、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企业管理能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其中科学技术与国民素质这两大指标,被公认为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因此,提升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也就意味着从根本上增强区域的竞争力(见表1)。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发表的2000年度“国际竞争力报告”,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际竞争力在世界的排名有所下滑,这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不高有关。

1   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素质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种类

     

        

1R&D(研究与开发)财力资源:R&D支出总额、R&D支出占GDP的比重、企业R&D支出总额

2R&D人力资源:全国R&D人员、企业R&D人员、获得合格工程师的难易程度

技术管理状况:企业间技术合作状况、院校与企业间合作研究状况、企业技术开发材料资源状况、法律环境对技术开发与应用的支持程度

3R&D设施的迁移对未来经济的威胁程度

4、科学环境状况: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基础研究状况、科学教育状况、科技活动对年青一代的吸引程度

5、保护知识产权状况:授予国民专利件数、授予国民专利件数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在国外获取专利的件数、每10万居民持有有效专利件数、知识产权受保护的程度

 

 

 

1、人口:人口规模、负担系数、人口结构、平均寿命

2、劳动力:劳动力资源及变化、劳动力结构、就业和职业机会、熟练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有能力的高级管理人员

3、教育结构(教育体系、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支出、公共教育经费支出、经济知识文盲、公司培训)

4、生活质量:城市人口、收入分配、生活质量、财产权、社会发展、卫生保健

5、就业(部门就业及结构、就业水平)

6、劳动者态度:职工积极性、青年人态度、社会价值观

注:根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1998) 》整理

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已为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所证明,高等教育是否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否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评价区域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现代社会的发展表明,人才是经济社会及科技发展的原动力,是关键中的关键,但其核心在教育,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实际上已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区域化和高等教育地区化的出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通过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以实现“互补”、“双赢”已成为必然。

三、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前景堪忧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统筹整合资源,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和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积极探索和实践“城乡联合”、“校企联合”、“校校联合”、“中外联合”的办学模式,加强农村成人文化教育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推进民办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致使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为柳州及周边地区输送了大批掌握实用技能的人才,有力地促进了柳州经济社会发展。据最新统计,我市现有1所区属的本科广西工学院和独立学院“鹿山学院”, 3所市属高等职业学院(三年制专科):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柳州城市职业学院,2所区属和行业管理的柳州医药专科学校、柳州生态职业技术学院,1所成人高等学院柳州广播电视大学。市属高校现有在校生共1.6万人,专任教师1145人,每年招生约5000人。“十五”期间,向社会输送各类专门人才共4751人。(详见附件2柳州高等职业学院情况一览表)

柳州的高等学校起步于改革开放之初,从无到有,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填补了柳州解放前没有高等学校的空白。但是,柳州高校的数量、办学规模、专业结构、层次、师资数量等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与社会需求形成了较大的矛盾,远不能支撑我市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道路发展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尤其将我市的高等教育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上来审视,并与自治区和区外的地区相比较,就会发现差距大得惊人,前景着实令人忧虑:

     一忧柳州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缺乏实现“柳州创造”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全区现有本科院校19所,只有一所广西工学院在柳州,隶属自治区。

请看《广西普通本科院校一览表》

项目

学校

总面积

(亩)

本科生数

主管

属地

性质

广西大学

307公顷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医科大学

858

5982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师范学院

460

9046

南宁

公办

广西民族学院

1079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中医学院

 

7088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艺术学院

 

2974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财经学院

631

13301

自治区

南宁

公办

广西师范大学

1500

 

自治区

桂林

公办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880

13837

桂林

公办

桂林工学院

 

13852

自治区

桂林

公办

桂林医学院

590

5376

自治区

桂林

公办

广西工学院

1200

12219

自治区

柳州

公办

右江民族医学院

350

5042

 

右江

公办

河池学院

420

5692

 

河池

公办

玉林师范学院

1100

10451

 

玉林

公办

百色学院

 

 

 

百色

公办

钦州学院

 

 

 

钦州

公办

贺州学院

 

 

 

贺州

公办

梧州师范学院

 

 

 

梧州

公办

备注:表中面积和在校生数为2004年统计数据。

而柳州是全区的工业重镇,2005年,柳州工业增加值占全区的20%,工业总产值占全区27.3%,工业销售占全区29.1%,工业利税占全区28.4%,拥有大型工业企业11家,占全区44%。柳州工业化水平达到48%(高于全区16.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到4.1(全区为1.4,全国为3.35),跨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与全国同步。人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提前3年和4年实现自治区“双过千”目标。“十一五”期间,柳州又承担了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重任。可是,将要建成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柳州,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的本科院校,仅仅占全区的5%。柳州高等教育的落后,怎不令人堪忧?

②二忧柳州高等教育排名落后,并有下降的趋势。

在今年广西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项目总数为31个,其中南宁12,桂林5,崇左4,来宾2,而柳州一个也没有(详见附件1广西“十一五”期间各类高校设置一览表)。31个项目中新增大学3所,而广西工学院榜上无名;新增本科院校9所:桂林2,崇左2,来宾1,南宁2,北海1,而柳州0所;新增高职高专12所:南宁(含区、行业、市属)7,桂林1,来宾1,崇左2,而柳州0所。这样到2010年广西本科院校总数将达到35所,可以预测,到2010年,广西的高等教育的排序是南宁、桂林,稳居龙头地位,而柳州只能与崇左、玉林、来宾、北海、梧州为伍了,这与柳州在全区经济地位多么不相称!

柳州是工业城市,技能人才总量不足,层次不高的矛盾是十分突出的。据柳州市抽样调查的统计结果看,持证的技能人才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的30%,高级工以上的技能人才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的4.6%,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人才仅占全市单位从业人员的0.44%。我市最重要的产业制造业,单位从业人员14.03万人,技术工人6.8万,所占比例也只达48.5%,其中三大支柱行业的机械业的技能人才占其行业从业人员的31.8%,汽车业占32%,冶金业占34.6%,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相比,技能人才明显不足,增长缓慢,特别是现代化建设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以及高新技术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人才十分短缺。因此,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知识源、技术源、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础的高等学校,柳州的缺位,不能不让人深深的忧虑。

③三忧柳州高等教育与先进省区差距越拉越大,一时甩不掉“柳州少文”的落后帽子。

2005年我国有高校1731所,其中本科院校684所,高职高专1047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在(国发200216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可以说实现了超常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无论数量,办学规模,还是办学经费的投入,都令人瞩目,教学质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如:湖南2004年一年新增高职院校34所;威海市投资6.2亿新建威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顺德斥资1.41.7亿新建一幢教学大楼,数年内已经相继建成3幢教学实验大楼;苏州建设苏州科技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苏州留学生创业园、苏州独墅湖高教区和苏州国际教育园等25个园区,目前已有中科大、南大、西安交大、复旦大学等10余所高校相继入驻高教区,苏州大学文正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相继入驻教育园,先后与中科大、清华、同济大学等近百所国内著名高校联姻,建立联合办学、订单式培训等形式,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全国职教院遍地开花,江苏、四川、云南等省的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不少地方的高校已有万人学院。

广西的高等教育近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刚刚达到15%,正好处于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最好时期。但与其他省区相比仍然落后,如湖南0304年新增高校34,而整个广西5年一共新增高职院校24,差距是显著的。

从下列表格,可看出我区与部分省的差距。

2003年广西与部分省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比较表

        内容

地区

GDP(亿元)

人均GDP(元)

人口数(万人)

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人)

广西

2735.13

5696

4857

47

云南

2465.29

5662

4376

49

湖南

4638.73

7554

6663

95

江西

2830.46

6678

4254

114

全国

11603.2

8990

129227

86.3

总之,各省市都不失时机抓住中央的《高等学校设置‘十一五’规划》中“一年东部,一年西部,一年民办”的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相形之下,我市则缺乏紧迫感、危机感,没有“居安思危”,没有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及时制定出改变我市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严重滞后的有力措施,没能及时进入广西高校大众化发展的快车道,如果错失良机,柳州高等教育就只能望校兴叹,难以甩掉“柳州少文”的帽子了。

四、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

柳州高等教育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我市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瓶颈,也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旺盛要求。市委书记蒋济雄同志《在全市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要拉开现代化城市框架,按照200万人口,200平方公里用地规模重新规划柳州的城市新方向。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聚集和发展才干的培养机制,引进机制和使用机制,广纳贤才,建设一支数量大、素质高富有创新、拼搏精神的人才队伍。”他特别强调,“加快推进‘两化’进程,实现‘两化’建设,实现‘两化’建设重大突破,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重点在于创新,关键在于创新。”蒋书记的指示,为我们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加快推进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创新的理念,从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高度全面的制定我市未来5—2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一)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提升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层次,调整结构、拓展发展空间。

我市的高等教育应该为再造一个柳州,实施“科教兴市”和“柳州创造”战略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应该面向柳州、面向广西、面向西南、面向东南亚(四个面向)。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走创新发展之路,而不能走低水平重复建设之路。

鉴于全国职业教育园区、教育园区、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已经遍地开花的形势,如果一味的跟着别人跑,以柳州目前的经济实力很难与先进省区竞争,有些甚至难望其向背。为此我们应另辟溪径,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创新发展之路。而将教育、科研、产业融合为一体的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全国还不多见,这样一个园区的建设可以将三者的优势互相补充,同时还可以解决目前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社会实际需求、科研脱离企业实际需求、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等系列问题。三者的结合必须是责权利的有机的统一,这种管理和运作模式也是一种创新,建议作为重大课题加以研究。

(二)及时制定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正在由国家和省区为主逐步向地方为主的方向发展,各地都在抓住机遇抢占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广西的高等教育则刚刚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在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完善中央、自治区与市级三级政府举办公办高等教育的格局,鼓励市级政府举办本科高等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柳州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期,抓紧制定柳州市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改变柳州市高等教育先天不足的局面,在未来5----10年内建设几所本科院校,使高等教育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柳州创造”强有力的动力源,使柳州挤身于广西高等教育龙头地位。

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类型上包含通识教育和职业教育,从层次上又分为综合性大学、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中等专科院校,从性质上有公办和民办。目前我市还没有综合性大学,只有一所本科院校,民办高校仍为空白,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和质量与南宁桂林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为弥补我市高等教育资源缺乏的先天不足,必须走超常规发展之路,20年建设一所本科院校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柳州市城市发展的需要。柳州市未来510年本科院校应该呈现“五朵金花”之势,形成一个产、学、研结合,多功能、多类型、多元化的柳州高等教育新的格局,使高校数量、办学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及师资水平基本满足面向柳州、面向广西、面向西南、面向东南亚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柳州高等教育落后的局面,在广西高等教育中与南宁、桂林一起成为广西高等教育的龙头之一。(现在《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提法是:“高校数量尤其是本科高校的数量得到合理增长,形成以南宁市、桂林市为龙头,柳州市等中心城市办学为基础,其它地区高等学校合理布局,具有地域特色的高等学校区域布局”。)

为实现目标,我们建议:

1、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我市民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我市的民办高等教育仍然是空白,南宁、桂林、北海都有民办高等教育,其中民办的邕江大学已经被列入提升为本科院校的规划。教育部明确规定,公办的高职高专不能升本,中职不能升高职或并入高职院校,但国家支持鼓励民办高教,允许民办高职升格,我们可充分利用这一政策,按照“在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源优势,积极引导民营资本、企业资源联合办学,走民办高职升格之路。既可以实现民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也可以增加办学所需的投入,解决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还可实现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的目的,提升我市职业教育的层次。本着充分发掘教育资源的潜力,建议:

①将现有两所职院: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民办,以便在条件成熟时申报升本。

②将柳州商业学校、柳州工艺美术学校、柳州交通学校等在柳州市区内几所区属中专进行资源整合,升格为民办高职,待条件成熟时申报升本

制定鼓励民办大学的优惠政策,并在资金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以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办学。

2、全力支持广西工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广西工学院搬迁到柳州已二十年,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是有条件升格为大学的,但招收硕士时间较短,高级职称人才和专业人才仍然不足,需要柳州市大力支持。

3、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举办独立学院,待条件成熟时,脱离母体。这样做虽然前期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但可增加教育资源。“放水养鱼”经过一段时间,独立时就可形成自己的品牌。

4、柳州市与来宾市共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经列入了自治区升格为本科的计划,柳州市可依托地属柳州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并与柳州生态职业技术学院合并,一同升格为本科,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提升,并在适当的时机分离为两所本科学院。

5、加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造条件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

由于柳州经济结构的调整,造成了结构性失业和职位的空缺。而失业与职位空缺的现象不仅不利于经济发展,而且将阻碍新技术的采用与推广,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有悖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柳州要在全区率先实现200万人口的工业化城市,需要更高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调整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将发展重心适当高移,建立一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条件已经具备,可以此地方特点为由,向教育部申办建立一所本科层次的职业大学。教育部目前正在建设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如果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能抓住机遇,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则升本是完全可能的。

6、将鹿山学院脱离母体广西工学院,申报成为独立的本科院校。这样做,虽然未增加教育资源,但可增加我市本科院校的数量。

7、由于形势发展需要、政策变化以及目前尚未能预见的因素等,应该为未来发展预留一定的发展空间。

我们认为,教育资源是国家高度垄断、高投入、高回报的一种稀缺资源,更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战略资源。高校的办学权,学校的冠名以及品牌,乃是长期办学形成的一种可利用的无形的极其珍贵的资源,不可轻易放弃或作无谓的资源迁移。任何投资都必须产生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在制定柳州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时,仅考虑合并或迁移,就有悖于教育资源的拓展。只有不断开拓新路,才能更好发挥教育资源的潜力。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尽快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的柳州高等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柳州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及时与广西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沟通和汇报,及时增补柳州高等学校的设置规划,搭上广西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航船。“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我们所作的关于柳州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仅仅提供一些思路,至于具体的方案,特别是建设高校类型、层次、结构以及所涉及的土地、资金、师资、专业等问题,必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我们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民进柳州市委

2006-12-20


 

附件1广西“十一五”期间各类高校设置一览表

1

大学

4所)

桂林理工大学(或桂林大学)

自治区

桂林工学院整合相关高教资源和科研院所组建

2

广西中医药大学

自治区

建议将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物研究所、广西中医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并入广西中医学院后更名

3

南宁师范大学(或南宁大学

自治区

建议将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广西师范学院,同时整合南宁市部分资源

4

广西航天工业学院

自治区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5

本科院校(5所)

桂林旅游学院

自治区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6

广西文理学院

崇左市

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7

柳州文理学院

来宾市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8

桂林学院

桂林市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9

广西公安政法学院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合并转制后升格组建,管理体制由政府决定

10

高等专科学校

2所)

广西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卫生厅

由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广西药科学校、区妇幼保健院附设护士学校合并转制。建议先将广西药科学校、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附设护士学校并入卫生管理学院,再由广西卫生干部管理学院转制

11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育厅

由广西幼儿师范学校独立升格组建

12

高职学院(10所)

广西科技职业学院

 

新建(已批准筹建)

13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

 

新建(已报政府要求正式设立,待批)

14

广西华英职业技术学院

 

新建(已报政府要求筹办,待批)

15

广西亚太科技职业学院

 

新建(已报政府要求筹办,待批)

16

广西金融职业学院

教育厅

新建

17

桂林职业技术学院

桂林市

建议由桂林职工大学与桂林电大合并改制

18

来宾职业技术学院

来宾市

新建

19

玉林职业技术学院

玉林市

新建

20

贺州职业技术学院

贺州市

新建

21

梧州职业技术学院

梧州

新建

22

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

防城港

新建

23

中欧职业技术学院

崇左市

新建

24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

崇左市

新建

25

广西技术职业学院

百色市

新建

26

民办本科院校

4所)

邕江大学

南宁市

由邕江大学升格(校名待定)

27

广西城市学院

崇左市

由广西城市职业学院升格

28

广西东方外语学院

南宁市

由广西东方外语职业学院升格

29

北海艺术设计学院

北海市

由北海艺术设计职业学院升格

30

并入相关高校(2所)

1、建议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广西财经学院

2、建议南宁地区教育学院的资源整合到其他相关院校

31

说明:表中数据非最终上报教育部的文件原稿。

 

附件2柳州市高等职业学院情况一览表

2005年度柳州高职学院一览表

学校名称

占地面积(m2)

招生人数

()

毕业生数

()

专业数

()

教师数()

设备总值

(万元)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334784

2782

990

45

405

2883

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184012

1697

886

17

139

239093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184366

502

7

221

1188.90

合计

518796

4479

1876

62

544

5273.93

备注: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数据为2006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关于“十一五”期间普通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06]17号)

2、广西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送审稿)

3、提高广西高校综合实力对策研究,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会广西工商联联合调研报告。

 

    上一篇: 做好职教大文章 构建和谐大柳州 || 下一篇: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