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发射”一声令下,“嗖、嗖”一枚枚“火箭”冲天而起——这样有趣的“火箭”飞天场景,在第八中学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带领同学们演练火箭飞天的就是民进会员、第八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雷海文。由于雷海文经常带领模型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操场上进行火箭飞天演练,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火箭老师”!
这位“火箭老师”可不简单!今年55岁的雷老师,虽然已经执教29年了,可是他当上综合实践课的老师却是从2007年才开始的,而之前他一直是他是一名英语教师。51岁突然转变,雷老师非但没有感到不适应,而是凭着自己的努力,认真钻研起飞机和火箭等航模,乐在其中,从而唤发了教育生涯的第二春。
玩转“飞机”“火箭”的航模达人
很多人都有“飞天”的梦想,如果能自己造飞机,哪怕只是模型飞机也是件让人兴奋的事情!雷海文对“造飞机”就非常痴迷,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特别过瘾”。虽然雷老师是“半路出家”投身航模制作,但经过几年的认真钻研,他已经制作过无数的仿真飞机和火箭,由一名“门外汉”变成为一名玩转“飞机”“火箭”的航模达人。
走进雷海文的工作室,各式各样做工精致的飞机、火箭模型映入眼帘,让人感觉像是进了军事博物馆。
说起模型,很多人都把它当作玩具,如模型汽车、船和飞机等,但因为要在空中飞翔,玩飞机模型最为困难,也最有技术含量。模型飞机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雷老师说,最简单的一种“飞机”,它的动力是用橡皮筋做成,给橡皮筋转上200圈左右,就算给“飞机”加了油。
别小看这根橡皮筋,用它绕着前面的螺旋桨,一直绕,然后突然放开,就可以带动“飞机”飞1分多钟。在比赛时,谁做的“飞机”飞得高、飞得远、飞得久,就可以取胜。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主要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如果在“飞机”上装个马达就更有挑战性,还可以用电池、烧油做动力装置。
仅利用简单的工具,如快干胶、剪刀、透明胶等,20分钟左右雷老师就可组装出一架仿真“飞机”。除了造“飞机”,雷老师对造“火箭”也很拿手,他做的“大力士”火箭,可以冲100多米高。为了回收利用,他还给“火箭”装了降落伞,火箭“升空”落下时,就可保护火箭不被摔坏。“杨利伟当时就坐在这个位置。”由于这些模型是按一定比例高仿真制作的,雷老师每次拿起“神舟5号”都这样介绍,增添了大家的兴趣,很多学生甚至不记得这位老师的姓氏了,大家只管他叫“火箭老师”。
放飞梦想 成就希望
航模活动是项有益身心、增长知识、提高青少年动脑动手能力的课外活动。在雷老师的带领下,航模活动越来越受学生们欢迎,在学校的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们放飞“飞机”“火箭”的身影,学校里掀起了航模热潮。2007年以来,雷老师凭着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指导学生参加了各级航模比赛,连续5年获广西青少年航模赛团体总分第一名,连续4年代表广西队参加全国航模总决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本人也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
通过制作航空模型,学生们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通过系列航模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看着学生们跟着他学习造“飞机”和“火箭”,经常在各类比赛中获奖,他感到很有成就感。“对航模感兴趣的孩子,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雷老师觉得,今天的航模少年,明天就有可能成为飞向太空的杨利伟,而他自己甘愿成为孩子们实现飞天梦想的“火箭”助推器,成就孩子们美好的希望。
润物细无声 点滴总关情
2002年,雷海文光荣地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成为一名民进会员。2004年,基层组织换届,雷老师当选为八中支部主任。担任民进八中支部主任这一职位,既无权又无利,但淡泊名利的他却把做好民主党派工作作为一种事业,努力将各项工作做得生动活泼,尽善尽美。
“民进基层支部也可比作是部队的一个战斗班。怎样充分发挥班里每一位同志的特长与作用,作为一班之长的支部主任是关键。民主党派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会员之间,没有行政部门的指令式关系,靠的就是大家的互相理解,为了一个目标共同支持,在这里“心的凝聚”比什么都重要,春风化雨式的工作是我们的法宝。”这些年来,这位支部主任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不了解雷老师的人,会以为他为人木讷,不善言辞。但实际上他是个很细心的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支部和每一位成员的点滴成长都浸透着雷老师的心血,他善于从工作到生活,关心会员,体贴会员,为会员自身成长和进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把支部建成温暖的“会员之家”,以实际行动践行“爱满民进”的优良传统。
在担任支部主任工作期间,雷海文与支部班子每年上、下半年各召开一次会议,安排支部活动计划,一年内的几次学习,几次考察,几次调研,都有明确计划。支部一直把学习放在自身建设的首位,但从不仅限于坐而论道。每次支部活动都确定学习专题,但内容不重复,形式多样化。理论联系实际,使会员学习有收获,考察有心得,因而,支部活动的会员到会率极高。
八中支部会员中,有资历比雷海文老的会员,有学术造诣比他深的高级教师。他把这些不同年龄、不同专长、不同个性的会员凝聚在一起,靠的是他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人文关怀,他对待老同志尊重、关心、帮助,对待年轻会员爱护、鼓励、培养。每年春节,雷海文总要与其它支委一起,一一上门看望老会员,政治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关怀他们,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见有位老会员家境困难,医药费无处筹措,他就带头捐款,带领会员前往慰问。在发现有些会员的亲属对民进组织了解不深,对组织活动不太理解,特别是会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会务活动,影响家庭生活有些看法这一情况后,雷海文就从改进组织生活形式入手,组织会员亲属联谊活动。有了亲属的参与,会员之间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加深了对各个会员家庭情况的了解,整个支部团结得更象是一家人。通过联谊活动,会员亲属了解到作为参政党成员,大家积极参政议政,都在为柳州市的科学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他们就改变了看法,并表示今后一定热心支持民进的工作。
“他是优秀支部的一位优秀班长,会务工作思路活跃、饱满、主动,从他那里我们借鉴到许多开展基层组织工作的经验。”其它的支部主任这样评价他。“他做事特别认真,待人特别真诚,说话特别真实,有他这个“大家长”带领着,我们的支部温暖得就象一个大家庭。”支部的会员如此夸赞他。这就是雷老师踏实工作为民进,点点滴滴总关情赢得的良好口碑。
在这位“大家长”的带领下,民进八中支部的支部建设搞得有声有色,连续四年获民进先进支部的光荣称号,并于2007年被遴选为区级重建支部。
有为才有位
在担任支部主任之初,雷老师就在思考“如何进一步增加民进基层支部的凝聚力,不断提升支部活力和社会影响力?做到“有为”才“有位”?”入会近十年,有着丰富党派工作经验的雷海文清楚的知道,“和党组织保持密切联系,立会为公,参政为民”——这是搞好支部建设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雷老师一直把这样的理念贯穿于支部建设中,民进八中支部一直与党组织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项工作及时向党组织汇报,赢得信任和支持。支部每次开展大的会务活动,雷老师和支委们都主动邀请校党总支领导参加,让他们了解支部的活动情况和会员发展状况,争取党组织对民进支部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因而,学校在每次重大决策和教代会期间,都会虚心听取民进会员的意见,从而和党组织之间真正形成一种和谐共存,肝胆相照的局面。
“我们不仅要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为民进争光彩,更要在参政议政的能力上体现出民进会员的价值。”八中支部的会员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很多会员都成为了学校各科室的教育教学骨干。在学校党组织的支持帮助下,会员们紧紧围绕学校发展目标,就学校的许多工作,如学生管理、校园建设、课改教改等工作建言献策,很好的履行了参政党成员的职能,为创建八中名校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回顾走过的路,雷海文由衷地说的:“正是中国共产党海纳百川的胸怀,为我们创造了宽松的政治氛围,才使我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成为共产党的诤友,才使我们有了用武之地,有位须先有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