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心声】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内容导航:
2025年3月10日至3月13日,我有幸参加了柳州市举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班。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提升自我认知、深化思想境界的宝贵经历。培训课程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理论学习、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参观主题教育馆等环节。这些内容相互交织,引领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探索,使我受益匪浅。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和实践》《柳宗元民族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当代启示》等课程,老师条理清晰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及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理念是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与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它不仅是国家统一的坚实基础,也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保障,更是凝聚全体中华儿女的精神力量源泉。案例教学与现场教学,给我带来了更直观的感受。馆内一幅幅承载历史记忆的图片、一件件饱含民族情感的实物、一段段生动鲜活的影像,全方位呈现出柳州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的璀璨文化,以及携手奋进的光辉历程。置身其中,我深切体会到各民族之间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吸收,极大地提升了学习效果。培训期间的分组讨论是一个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这一主题下,来自不同岗位的学员们积极分享各自的工作经验和独到见解。在热烈的交流中,我深受启发,工作思路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参与的行动。无论是投身教育领域,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还是在文化领域,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亦或是在经济领域,助力各民族地区的协同共进,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示范区建设贡献力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地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融入到每一项具体工作中,努力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桥梁。在日常生活里,我会更加注重尊重和保护各民族的文化习俗,主动传播民族团结的正能量,以实际行动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