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现代人群疾病谱的变化,长期卧床、神经营养不良引起褥疮、感染性伤口等引起的重大疑难伤口问题越发突出。但目前国内严重缺乏伤口治疗专科医师及专科护士,加之地区间治疗水平的差异,难以满足健康中国建设的需要。而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路径是推广正规的伤口治疗理念和手段,让医疗资源及技术能够下沉到基层医疗中心,同时也为组建多学科合作的伤口管理模式提供便利条件。
作为一名柳州市中医院医生的民革柳州市柳东二支部党员肖敬,在长期的临床治疗中也发现一些患者往往因为伤口治疗管理不规范,而导致伤口扩大溃烂引起截肢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养老院及护理院中情况更为严重。目前,国际伤口治疗师,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新名词。广西具有专业水平的伤口治疗护理人才非常缺乏,具有伤口治疗师资格的医师更是凤毛麟角。肖敬介绍说:“传统的伤口治疗采取干性愈合方法,让伤口完全干燥、结痂,即使愈合也会留下较深的疤痕。有时较大的伤口甚至需要植皮。而专业造口伤口护理采取的是湿性愈合的理念,保持伤口的相对湿度,并在伤口附近的皮肤形成保护膜,不仅能让皮肤快速生长,还能够防止细菌进入造成伤口感染,这样一来,伤口不仅不会结痂,愈合后也基本不会留下疤痕。”
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疗水平,服务于广大患者,2019年7月,肖敬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欧洲伤口管理协会(EWMA)合作成立的中-欧国际伤口治疗师学校(广州)培训基地,参加了为期8周的“中-欧国际伤口治疗师培训班(第三期)”。整个学习的任务紧、内容精、覆盖广、要求高。学习内容包括了112个学时的理论学习及6周的临床实践培训,考试内容则涵盖了包括理论笔试,应用考核,护理汇报,及实际操作考核等。“因为国际伤口师在我国还不是很普及,各种医疗和护理理念都来自国际前沿,每种医用品、方案的优点、缺点、适用人群都要牢牢记住。”肖敬回忆说。虽然临床实践都是由中山大学一附院烧伤科及慢性伤口造口护理专科门诊的知名教授进行“一带二”的临床带教授课,但如果考试通不过,仍意味着将与国际伤口治疗师资格失之交臂。通过不懈努力,肖敬顺利拿到了经EWMA认可的专业中欧国际伤口治疗师资格证书,并获得“优秀学员”,成为柳州市首位拥有国际伤口治疗师资格的医生。
在中山医学院学习期间,让肖敬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的是,学院红楼外墙上的一副“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对联。这可是1927年,时任中山大学校长戴季陶描绘孙中山先生所提的。因为,孙中山先生不仅是革命家,也曾是一名出色的医生,先生毕业之后就到澳门行医,开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先河,他给人看病不但医术精湛,还乐善好施,对于贫苦的人经常免费救治。中山先生更是研制了多种特色药剂,如发冷丸、拔毒生肌膏、立止牙痛水等,这些药品上均印有“孙逸仙博士监制”的标签。其中拔毒生肌膏的研制也证明了当时慢性伤口的发生率高且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而如今对联所描绘的家国情怀已成为了中山大学对医科学生的一种学习要求。2018年1月1日,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成立70周年之际,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要求,民革全党继承发扬孙中山爱国、革命和不断进步精神。在进一步了解孙中山不平凡的一生后,中山先生“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爱国精神深深地烙印在肖敬的心里,更加激励他努力学习,珍惜在中山医学院进修学习的美好时光。
肖敬不断坚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的信念,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山爱国精神,执着地走在医学专研的道路上,立志成为一名服务于健康中国事业的专业伤口治疗师。
肖敬作为优秀医师学员代表在毕业典礼上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