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在这场历史壮举中,有一位名叫刘古香的柳州人不仅是孙中山先生身边的得力干将,还一手创建了柳州的同盟会,并为辛亥革命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位赫赫有名、献身辛亥革命的龙城先贤,在1987年被自治区追认为革命烈士,让今天的八桂弟子引以为荣。
1905年前后,柳州不少青年东瀛求学归来,带回新知识新思想, 促开民智,革命党人开始在这一地区活动。同盟会会员、驻军军官张铁臣、陈晓峰在柳州设富贵客栈(后改为华熙客栈)、樟脑公司秘密联络点,从事革命活动。青年学生刘古香与知识界邓承诸等人组织“龙城求是学会”,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刘古香,原名起今,字古香,马平县人,生于1869年。年少勤学,先后考取柳州府学、广州广雅书院,1901年考中举人。本来可以走上仕途的刘举人,面对着千疮百孔的国家,却选择了一条流血牺牲的救国之路。
1906年,刘古香到广东将弁学堂习武,开始接触革命党人,第二年,经姚雨平介绍,在香港加入同盟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同年,与柳城籍同盟会会员钱权一道被派遣回柳州负责开展革命活动。
刘古香回到柳州,借协助地方办学为掩护,发展同盟会员,联络会党,瓦解清军、筹划武装起义。先后发展柯汉资、李德山、李子廷、杨秀芝、王干廷、杨瑞池、莫显示、熊少臣等人成为同盟会员。
孙中山十分重视广西的革命斗争,他多次派遣革命党人到广西策动联络会党工作。1908年,刘崛回到广西传达同盟会组织会党暴动的指示,刘古香为首的柳州革命党人加紧部署。1909年6月,他们聚集拉堡葛婆庙密商举义大事,不料事泄,情势危急,革命党集合四十八弄会党,与围追的清军在柳城太平坪激战四天四夜,后失败,刘古香、李德山等人被迫逃离柳州,柳州革命运动暂遭挫折。
刘古香离开柳州之后,同盟会的工作由潜伏下来的王植槐主持,年轻的同盟会员刘震寰受刘古香之命从广州回柳与王植槐取得联系。他们以雒容高岭塘阜成垦务公司为活动据点,继续发展组织,组建民军。刘震寰还变卖了田产作为活动经费,与来宾、迁江、象州等地的绿林、会党首领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王植槐、莫显丞联络雒容、柳城一带实力较强的绿林沈鸿英、李天民、韩彩风等部,这些武装,后来成为辛亥革命柳州独立的基本武装力量。同盟会柳州支部也在斗争中建立起来,由王植槐任支部长。
1911年4月,同盟会集八百勇士于广州暴动,刘古香作为重要骨干参与统筹部运筹帷幄,并负责召集广西志士参加敢死队,柯汉资,李德山奔忙于两广之间,柳州支部的同志待机响应,可惜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刘古香再渡香港,李德山、韦统准、韦统铃、韦树模、韦荣初、韦云卿、林盛初等七位广西籍勇士血染黄花岗。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捷报传到广西,各地革命武装跃跃欲试,梧州率先独立,柳州同盟会召开紧急会议,拟定了周密的起义行动计划。起义成功,成立“右江国民军总机关”,推王植槐出任司令官,下设参谋部、军法部、交通部、军需部、军械部、侦查部。柳州宣告独立,结束了满清王朝在柳州的统治。革命党人还决定电请时任广东都督府秘书长的刘古香回柳主持工作。
然而遗憾的是,由于革命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大权逐渐落入旧军阀陆荣廷手中。1913年,柳州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由于陆荣廷投靠衰世凯很快就被镇压了,刘古香、王植槐等革命党人被捕杀。“出师末捷身先死”,一代英杰刘古香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恨倒在陆荣廷的屠刀之下,结束了短暂光辉的一生,遇难时年仅40岁。
辛亥革命在柳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展主革命艰难曲折的历程和卓越的业绩,也反映了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历史功绩,永远闪耀着光芒。可喜的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辛亥革命先烈没有完成的遗志变成了现实,一个全新的中国诞生在世界的东方。龙城辛亥革命的先烈,必将长留青史!
上一篇: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中山精神 || 下一篇:刘新文到柳作传达全国“两会”精神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