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农村饮用水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农民最为关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最根本的民生问题。仅以柳南区农村为例就足以说明解决城郊农村饮用水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柳南辖区城郊共19个村庄一个社区,居住人口共115930人。由于历史和自来水管网辐射不到等原因,目前柳南辖区仍有近半的郊区农村人口饮用水得不到解决,存在安全问题。从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区近郊农村的饮用水与国家制定的饮用水标准以及供水现状仍有一定的差距,形势不容乐观。
一是相当多的村民仍在饮用被污染的自打井水,饮水安全没有保障。如南环街道的门头、帽合2个村,因为就近没有自来水管网接入,完全饮用地表水,涉及人口一万多人。太阳村镇长龙、文笔村、山头村大部分群众也饮用自打井水,涉及17000多人。
二是己安装有自来水的村屯因各种原因,饮用水安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铁路供水管网小,供水不足,不能满足群众需要,如磨滩村,因铁路水管网小,水压低,不能满足群众生活所需。又如竹鹅村的7个自然屯约16000多人用的是柳铁供的水,而且柳铁供水部分也是自打井地表水,未经处理直接供水,饮水存在不安全。渡口、基隆等村虽然已接上市政自来水,但却未实行一户一表,水损耗大,水费高达3元/吨。有些村民因此不得不重新使用地表水,影响身体健康。
三是由于目前市自来水管网布局的辐射局限,使得一路之隔、一墙之隔的村民都接用不到自来水。航银路66号儿童福利院门口至南环路口段部分单位、企业和居民没有完全使用上自来水。
另外,影响我市城郊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原因还有:一是水质污染严重,饮用水安全无保障。随着柳南区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柳南辖区近郊农村设厂办企,造成各种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超负荷排放,农村水环境恶化。有些村屯打两、三米深就有水了,这对于取用地下水作为水源的村屯来说,水源水质受到了严重影响,特别是帽合污水流入河边,加大河水污染,所以许多村屯的自打井水都伴有咸味或腥臭味。有些村屯在山上修建储水池,引山泉水,再通过管道引入到各家各户,但由于储水池常年不清理,青苔和微生物滋生,对于水体消毒,对消毒剂的使用和保管缺乏规范管理,而且对水源口没有落实专人值守,甚至有的取水口暴露在外面,对饮用水质量没有必要的监督手段,水质无法得到保证,对村民的饮水安全留下安全隐患。二是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缺乏资金投入。农村改水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初步测算,如连接市政主水管网,仅新云、竹鹅、门头、帽合等四个村就需850多万元;渡口、磨滩、基隆三个村安装一户一表共需一千万元。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村民的卫生观念淡薄,饮用水的安全意识不强。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肉眼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
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饮水安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群众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和身体健康,关系到农村的生产发展,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一体化进程,改善民生的直接具体体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重大意义和紧迫性的认识,把解决近郊农村群众饮用水困难问题摆到议事日程上。
2、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大力推进近郊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将城市自来水工程向乡镇、村屯延伸,增加自来水管网的覆盖面。
3、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扶持力度。把解决近郊农村饮用水安全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当中,加大对这一关乎百姓生命安全健康的民心工程的投入和支持力度,按照政府、集体、个人各出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坚持“谁受益、谁出资出力”的原则,组织和动员受益群众投资、投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去。
4、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宣传教育。通过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的氛围。
上一篇: 保护濒危文物,打造文化柳州的建议 || 下一篇:关于加强对“阳光早餐”的监管,确保其质量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