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5日至30日开始了为期6天的延安学习之行。
延安,中国革命的摇蓝,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一个许久许久以来令我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地方。当心中之梦即将变为现实之时,怎不让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遐想之中,一个问题跃入脑海:70年前的延安,面对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顽强生存、发展、壮大,成为引领全国解放的中心,并一步一步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答案,或许就在此行之中……
飞机经过1个多小时的行程,穿过云层徐徐降落,当我们到达延安机场时,已是中午时分。在乘车前往学习驻地――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的路上,倚窗望外,沿途青山、黄土、窑洞、宝塔、河流从眼前掠过。瞬时间,我不由想起“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那熟悉的诗句。
短短6天,学习日程满满。我们先后参观了杨家岭、南泥湾、枣园、延安革命纪念馆和“四.八”烈士陵园。瞻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13个春秋的历史遗址。跟随着解说员翔实而生动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艰难困苦、激情燃烧的岁月。当年的延安 ―― 抗战中心。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指点江山、运筹帷幄,领导、指挥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历史乐章!
漫步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土窑洞前,我们仿佛看见毛主席在奋笔疾书《论持久战》,前敌指挥部在谋划重大战役,抗大学员煤油灯下学习、359旅指战员南泥湾开荒……
走过历史遗址、烈士墓碑和苍松翠柏,叶挺、王若飞、白求恩、张思德,一个个革命先烈的悲壮事迹,让我感动,肃然起敬。
6天的参观学习、现场教学和深入思考,我逐渐认识了延安,不仅思想、心灵受到教育和震撼,此前“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延安顽强生存、发展、壮大”的问题也有了答案,那就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延安精神!
延安的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精神体现于八年抗战的坚守和建设“独立、自由、富强”新中国的决心。
延安的实事求是精神,体现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勇气和魄力。
延安的艰苦奋斗精神,体现于敌重重包围下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南泥湾大生产运动。
延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体现于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张思德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
70多年前,革命选择了延安,而延安不仅哺育了革命,而且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70多年过去了,尽管我们今天所处的条件与延安那个时期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的延安精神,却始终感动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艰苦奋斗、不懈追求、创造奇迹:“两弹一星”成功发射、香港、澳门主权回归、北京奥运盛况空前、天官一号与神舟九号圆满交会对接……
今天,我们正处于历史发展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与阻力,直面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同样需要我们“开荒地”、“突重围”、打“持久战”,用伟大的延安精神激励人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
70多年过去了,今天的人们仍在追寻延安足迹,感悟延安真谛,汲取延安力量。这,正是延安精神之魅力所在!
延安之行,我们收获良多,延安精神,我们铭刻在心!
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一定倍加珍惜、好好学习,并用以指导实践,贯穿于工作始终。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光荣本色,并以我们的不断实践和开拓创新,丰富延安精神内涵,高扬延安精神旗帜,让伟大的延安精神更加发扬光大、薪火相传,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贾 海 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