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山城历史脉络 重温中国民主之路

  • 2015-08-21    

内容导航:

歌乐山下忠骨埋,民主之花山城开。61116日,我有幸参加了社区委在重庆举办的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市委专职干部培训班,得以再度踏上重庆这片浸透着红岩之魂、民主之花的红色土地,短短几天的学习包含了重庆与民主党派、国学传统与民主人士风骨等精彩的理论课程以及歌乐山、特园等现场教学,让我再一次追思历史,仰慕先贤。

倾注红岩魂的歌乐山,那永远被铭刻、不能被忘却的渣滓洞、白公馆;沿着伟人成长的足迹,那封存了一代伟人生活片段的葱郁安静的邓小平故居……本次学习的课程无不意义深刻、发人深思。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时隔6年,二顾“特园”。

特园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鲜英的公馆,位于重庆市上清寺西南角风景秀丽的嘉陵江畔,始建于1931。抗战时期,时代潮流的因缘际会让特园成为了中共及各民主党派活动和联络的重要场所,成为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也成为了中国民主之花盛放、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创立和实践的历史见证。特园被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尊称为“民主之家”,2008年正式成为“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2009年我曾参观过一次特园,此次再访,心中感慨激荡依然。恢宏庄重的陈列馆有四层展厅,面积八千多平方米,由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致公、九三、台盟8个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无党派人士等展区组成,有历史图片3千余幅,文史资料和珍贵实物2千多件。展品无声胜有声,整座特园活生生地铭刻和再现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同心同德、携手合作的历史,中共老一辈领导人曾多次在这里与张澜、许德珩、沈钧儒、黄炎培、冯玉祥、李济深、马寅初等一大批社会贤达会聚,共商国是。为了民主建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携手共济、团结奋斗,为新中国的诞生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先贤们虽已故去,可他们留下的关于民主与和平的理想与信念至今并将长久地中国乃至全世界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心中激起共鸣。特园也因着这些先贤和这段光辉历史,而历经时代,永远不朽。

“离却渝州路,京华我又来。劫灰余满月,遍地是尘埃。狼去今逢虎,人民遭重灾。齐心同努力,共把河山改。” 当年的一首《无题》,道尽了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老先生心中悲国悯民的悲怆与重建山河的信念。而今几十载,渝州之路早已兴隆,山河强盛百姓安。作为一名九三学社机关专干,我再度触摸重庆这片民主之花萌发盛放的沃土,再走一遍中国民主的发展之路,以最诚恳之心、最感恩之意。2015年,6月。(韦秋利)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