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和反映社情民意,是民主党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13年,九三学社柳州市委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工作当作履行职能的关键环节,坚持关注民生,倾听百姓的声音和诉求,充分发挥基层单位和专委会作用,调动全体社员的积极性,把关心关注的视角投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努力做到“及时了解群众需求,全面收集各方建议”,社情民意工作得到扎实推进。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九三学社柳州市委共收到社情民意二十篇, 从内容上看,主要集中在反映经济、文化产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不过,社情民意信息采用率不高,反馈落实情况还有待提高。如何提高社情民意信息质量,力求提出更能引起重视、更有分量、更加切实可行的建议,并建立有效的追踪落实机制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努力方向。
二、主要做法
(一)注重夯实基础,突出“三个加强”
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抓好基础建设,是做好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在实际工作中社市委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宣传科专门负责社情民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形成了“主委挂帅,副主委分管,宣传科、办公室联合承办”的工作格局,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相关程序。社市委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逢会必谈社情民意,温其辉主委亲自安排部署社情民意工作,并多次在常委会、基层工作会议上号召大家重视社情民意工作,关注社会问题、民生问题、自己身边的问题,多提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并落实2012年制定出台的《加强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意见》,从了解民意、撰写稿件、上报信息、登记分类、分析信息、调查核实、整理编辑、审签报送以及队伍建设和考核奖惩等方面对社情民意工作进行不断的规范,完善报送机制及采用反馈程序,从制度上、程序上确保社情民意工作有序开展。三是加强宣传发动工作。社市委充分利用社员QQ群,与社员及时充分地互动,做到信息渠道畅通。通过研究被市政协采用的社情民意的题目、内容、写作方法,掌握社情民意反映规律,并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动态,拟定阶段性信息征集要点,下发给相关写作人员,提供信息导向。定期开展交流座谈会,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经验。此外注意抓典型、树典型,靠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实现社情民意工作“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
(二)、注重提高质量,把握好“三个度”
质量是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的生命,只有不断提高质量,社情民意工作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社市委在实际工作中,注重把握好“三个度”。一是选好角度。在选题上,时刻注意围绕社会热点、群众关注的重点、改革发展中的难点以及还没有引起各方注意的冷点问题,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围绕中心、服务全局。比如结合其他省市因井盖问题造成市民安全隐患的事件,韦秋利副主委提出了《关于及时维护市区问题井盖的建议》;围绕市民反映比较强烈的市区部分人行道路面凹陷、开裂的问题,韦秋利副主委提出了《关于及时改造维护人行道路面的建议》;围绕当今交通事故频发的现象,社员郭道宁提出了《关于加强驾驶人交通道德安全培训的建议》,都体现了社市委关心热点、关注民生的原则。二是挖掘深度。在收集和编报社情民意信息时,特别是建议类信息,都讲求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论证,严把质量关。做到重点不突出的不用,措施不具体、操作性不强的不用,分析不透彻的不用。对一些选题较好,但内容还不够充实的信息,提出修改意见,力求做到反映问题准确,情况分析透彻,建议切实可行。三是把握好尺度。注重把握分寸,以维护团结、稳定为标准,以统一思想、推动工作为目的。对现阶段能够做到的事情,尽最大努力争取;对暂时无法实现的,在反映或提建议时留有余地。
2013年,社市委社情民意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但也存在不足。比如信息来源较少,社员参与积极性还不够高,编辑不够严谨,信息敏感性不够,采用率较低、反馈追踪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学习,总结经验,改进不足。2014年,我们将更加注重选题“准”,在大量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出有全局性、普遍性、政策性、前瞻性、群众呼吁强烈、有反映价值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突出调研“深”,更加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细致的调查,真正了解群众的意愿和呼声。将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反馈跟踪等各个方面不断进行改进,创新思路,讲求实效,力求出亮点,不断推动社市委社情民意工作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 我社社员梁秀兰荣获柳州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 下一篇:似花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