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柳州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的建议

  • 2008-12-30    

内容导航:
 

 

 

关于推进柳州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的建议

 

                  九三学社柳州市委

 

宜居城市,就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将城市从“水泥墙包围的工厂”建设为“适宜人类居住的家园”,是城市发展的最高境界。2008年,中共柳州市委提出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战略目标,要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工作,实现人与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在城市内的和谐共生,使居民安居乐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柳州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与优势

柳州是广西工业中心,城市发展相对成熟。2007年,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城市建设进程提速,教育、文化、公共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环境综合治理得到加强,“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宜居生态环境日渐显现,名副其实已是“工业最强的山水城市和山水最美的工业城市”。由传统产业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已经具备很好的条件和基础。柳州依山傍水,景观资源得天独厚,民族风情独具神韵;作为千年古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又是桂中商埠,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再充分挖掘利用这些优势,完全可以把柳州打造成具有秀丽山水风光、浓郁民族风情、厚重文化底蕴、鲜明时代风貌的现代宜居城市。

 

二、柳州宜居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

按建设部制定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根据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测算,2007年,柳州市宜居指数约为74分,与80分以上为宜居城市的标准相差约6分,属于“较宜居城市”。柳州目前建设宜居城市,正面临如下挑战:

1、第三产业潜力亟待挖掘

2007年,柳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9%,不到宜居城市标准值70%的一半。这说明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还具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2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需要继续加强

2007年柳州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好于或等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是351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8%。而城市污水处理率仅为54%,需要改进提高。

3、人文环境建设任重道远

目前,柳州在城市特色、城市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等方面还做得不够。缺少标志性的建筑。在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方面同样缺乏特色品牌。

4、城市生活舒适便捷程度不高

集中表现在:城市交通条件不足,社会停车泊位率为83%,公共交通分担率仅16%;教育文化体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限定范围内拥有小学、初中、免费开放体育设施的社区或居住区的比例,都仅达到宜居城市目标值的一半左右;市政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2007年城市燃气管道覆盖率为74%,因特网光纤到户率只有26%。

 

三、柳州宜居城市建设的一些对策

 

应把宜居城市建设作为当前柳州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以宜居城市的标准要求,完善城市规划、加快基础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着力把柳州建设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繁荣、景观优美怡人、文化丰富厚重、生活舒适便捷的现代宜居城市。

1、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推动城市经济优化升级

要积极发掘第三产业潜力,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建议引导全社会多元化的资金投入,重点发展与工业经济相关的物流业、会展业和金融业,集中力量将几个项目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业,培育知识型服务业的新型业态。

2、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型城市

“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成效显著,要继续加强工作,保护好城市生态环境,努力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提升独具特色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为继续保护好良好的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对重点污染源企业实行工艺技术和设备改造,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提高“三废”的处理水平。

3、彰显特色品牌形象,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要加强城市规划,在城市设计中突出城市个性,在城市雕塑、标志性建筑等方面把柳州历史文化与工业文明的特色元素凸显出来。要高度重视对城市古建筑的保护,使新老建筑交相辉映,古老与现代和谐并存。加快柳州风情港、沙角观瀑广场等精品工程的建设,使城市景观和自然更协调。要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巨大品牌潜力,重点打造柳侯祠古迹、白莲洞遗址和东门历史街区等品牌,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

4、完善设施与服务功能,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城市畅通有序,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车系统,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方便群众出行。合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完善市政设施建设,加大城市燃气管道的铺设力度,使燃气入户率不断提高,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积极推进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融合,力争建成覆盖全市的宽带网络。还要加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公共教育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

 

总而言之,柳州的城市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近几年的加快发展,已经基本具备宜居城市的条件。我们相信,经过二至三年的努力,把柳州建设成宜居城市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660369
    版权所有:(C)2015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