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对我的家庭的影响
梁溪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在1911年举行了举世间名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皇朝,结束了中国历史上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创立了民主共和国,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正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时候,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当前,正处于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折点。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不断进步的革命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缅怀辛亥革命和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和辉煌业绩,对我这个辛亥革命烈士的后代来说,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这不但激励了我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还鞭策我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推动两岸和平发展作出新的努力。
我的家庭和先辈与孙中山先生有过密切的联系。在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影响和指引下,我的祖父在香港参加了同盟会,从而走上了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兴衰的辛亥革命的斗争道路,为推翻满清皇朝作出了牺牲。我的祖父梁翓云,广西玉林人,前清举人,花翎候补知府,崇善县县长。他生平胸怀旷达,乡望素孚,地方上的恶劣奢绅积不相能。我的祖父更受维新思想的影响,与梁启超过从甚多,对于当时清皇朝的没落和腐败,深恶痛绝。他抱着一股寻求新的革命思想和手段的热切愿望,四出奔走,踪迹遍及省(广东)港、澳,并东渡日本、南赴东南亚各地,结识了不少革命志士和组织,辛亥革命前,即经革命党人陆宠廷、陆爱唐、杨蔽南诸先生(均为同盟会会员)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并在香港两次亲聆孙中山先生的教诲,深受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所感动,有道之言,得之心悟;有德之言,得之躬行。在孙中山先生的帮助和教育下,坚定了革命信念,立志跟随孙中山先生。于是暗中从事革命工作,招收党员,顷私囊购置武器,并往返内地运送武器弹药和传递信息。武昌起义后,随当时革命洪流的发展,广西当局也顺应潮流,宣布独立。孙中山先生审时度世,在民国元年冬,孙中山先生特安排和指派我的祖父由香港返回广西,要求我祖父以当时在广西地方上的声望与感召力,迅速在广西东南部组织一支革命武装,名称为国民革命军桂东南司令部,以积聚力量,随时做好策应全国的革命需要。因此我祖父奉孙中山先生指派立即返回广西,秘密筹划组织革命武装队伍。
时值广西独立后,陆荣廷以支持辛亥革命姿态,不久由副都督升迁都督,总揽全省军政大权,陆荣廷为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并为统筹大局,以图巩固他在广西的地位,故出巡桂、柳、梧、浔一带,舟至桂平,特电邀柳州刘古香、各邑大绅,当陆荣廷知悉我祖父由省港返回玉林,又特急电邀我祖父至桂平开会,共商稳定广西局面事宜。会议期间,因我祖父与刘古香均为革命党人,故交谈甚笃,互商柳州与玉林的革命行动,我祖父为支持刘古香在柳州的急需,答应支援刘古香武器弹药十余箱,并从水路由梧州直运柳州。随后我祖父即被委任为玉林五属民军征集所所长,为遵循与执行孙中山先生指示迅速组织广西国民革命军的计划,我祖父即返玉林筹备成立玉林五属民军征集所,展开工作,办理民军征集事宜,并电报告孙中山先生。因此,一时玉林五属(玉林、博白、陆川、北流、兴业五县)革命影响扩大,致使色厉胆薄的地方反动势力顿时恐惧万分,当时玉林知州陈廷杰(四川人,曾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前是前清命官,广西宣布独立后,即为玉林最高长官,辖地方武装力量,有两支常备队,人枪数百,是实权人物。我祖父返玉林任玉林五属民军征集所所长(国民革命军桂东南司令部司令)后,即将组建一支人枪千余的革命武装队伍的消息,令陈廷杰感到惊怖颤栗与受到威胁,时又值原玉林直隶州知府彭言孝(湖南人)由广东高州卸职率人枪数百返玉,此人悉此情况,恐对其亦不利,如蝇逐臭,即与陈廷杰勾结密谋,为达到压制革命武装力量的发展和确保他们在玉林地方的统治地位,有效控制以免发生权变,表面讨好应付我祖父,但背后却密谋暗杀行动。陈廷杰以重金在其常备队中,选择两名亡命之徒,进行收买充当杀手,在1912年元月元日的晚间,正值我祖父召集革命志士吴辅庭等人商讨征集民军事宜开会时,杀手突然冲入开会地点“四庆居”(亦称周惠泉试馆),先将全部灯光扑灭,用大刀朝我祖父砍来,我祖父即与凶手展开搏斗,我祖父虽先祖业儒(我的曾祖父梁鼎珊亦是前清举人),并年青中举,但他从幼习武,身高体壮,深谙武功,但由于事出仓促,手无寸铁,仅随手执一长凳进行抵挡,在黑暗中被凶手前后夹击,终被砍成重伤,当保镖及家人赶来时,已倒在血泊之中,虽然进行急救,但因伤重已奄奄一息,但他口中仍低声断断续续的喊着:“孙中山……同盟会……民军……”,这完全坦露了他为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的信念和决心。最后终因流血过多,随即去世。由于我祖父的突然去世,使桂东南地区的民军组建工作不能成功,由于此一事件在当时影响巨大,1912年2月16日上海“申报”报导了“广西同盟会员梁翓云在玉林被刺逝世的消息”,报载说“当时梁翓云正与吴辅庭等在周惠泉(亦称四庆居)试馆商议征集民军事宜时被刺,蒙面凶手二人在逃,一个未获,自古说:‘龙无首不行’,对于玉林征集民军一事,自梁翓云被刺身亡后,逐胎死腹中。”(上述有关情况及此段,摘自玉林市文史资料第18期128, 129, 130页,1990年12月出版)
我祖父去世时,地方反动势力嚣张之至,不但为杀害革命党人而不可-世,并欲将我祖父全家捕杀,致使我祖父遗下的全家老幼被迫逃避香港。
1921年(民国十年)九月间,我的父亲梁伯秋(台湾资深国大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务顾问。)时任广西财政厅秘书,为解决广西财政急需,我父亲受当时广西省长马君武先生命、以广西省政府代表身份赴广东提取粤币30万元,由南宁与当时任两广盐运使邹海滨(国民党元老邹鲁)先生乘专轮东下赴粤,当时适逢孙中山先生巡视广西,专轮至武林江口时,与孙中山先生的大总统船队相遇,经总统船队询问,得知专轮上除邹盐运使外,并有广西省政府代表,故即命令停泊召见,我父亲随即偕邹海滨先生登舰晋谒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接见我父亲后,首先询问了广西各方面的情况,对广西表示了极大的关注,为谈话方便起见,孙中山先生与我父亲均用粤语交谈,谈话过程中,当时我父亲20余岁,粤语流畅,报告广西情况及回答问题时清楚准确,如此年轻的广西省政府代表,倒引起了孙中山先生的兴趣,故随即询问我父亲读过什么书?是何地人士?我父亲回答说:“职在广州政法学堂毕业,广西玉林人。”孙中山先生随即问:“玉林有一同盟会员梁翓云,你是否知悉?”我父亲回答:“梁翓云正是职之父亲也!”。孙中山先生听后,立即从坐凳上起来,走过来拉着我父亲的手,神情严肃认真的端详了我父亲良久后说:“像,很像你父亲,你是辛亥革命烈士的后代,你父亲由香港被派回广西组织民军而被刺去世,令人深感痛心和惋惜!不但使我们在广西组织国民革命军计划受到严重影响,未能成功,更使我们失去了一位革命意志坚定的同盟会员!”我父亲激动不已,同时将我祖父被刺的情况作了详细的报告,孙中山先生向我父亲表示慰问并予以鼓励。同时孙中山先生特邀我父亲和胡汉民、邹海滨先生一起照相留念。我父亲对此次晋谒孙中山先生,视为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我父亲在台湾报刊曾作诗一首,以资纪念,摘抄如下:
民十武林江口晋谒 国父
梁伯秋
民国十年,国父出巡广西,溯西江至南宁,余奉马省长命,代表往穗提款(向粤商妥借粤币三十万元),乘两广盐运使邹海滨先生专轮东下,舟抵武林江口,与大总统船队相值,奉令停泊召见,余偕邹登舰晋谒。国父至舰外视察,胡汉民先生等随行。岸上欢呼,状甚热烈,历时四十分钟,事毕而退。追忆盛况,以诗纪之:
河上旌麾耀目时,军容壮盛各惊奇。
欢呼帅座频挥手,群众倾心喜可知。
车驾西巡九月天,武林江口集楼船。
虔参 国父从容退,珍视平生一面缘。
1921年秋天,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以及其他中央官员,巡视广西到达桂林,当时桂林欢迎孙中山先生的热烈程度,是当时桂林前所未有的,孙中山先生经过的街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当时我母亲蒋粹文(柳州市中山西小学教师)在桂林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她不但参加了欢迎队伍,而且被选为向孙中山先生的献花者,幸运之神竟落至我母亲的身上,我的母亲在我们儿时就告诉我们说:“那个时候,那个情景,真令人激动万分!我兴高采烈的捧着大簇鲜花,跑步向前、向孙中山先生行过鞠躬礼,然后把鲜花送至孙中山先生的手上,孙中山先生面带慈祥笑容,接过我的献花后,一手挥动鲜花向欢迎人群频频致意。孙中山先生夫人宋庆龄用手抚摸着我的头部,微笑着对我说:小姑娘,你的辫子梳得多好!我完全处在一种无比兴奋和温暖之中,孙中山先生的音容笑貌使我终生难忘!”
我的祖父梁翓云,我的父亲梁伯秋均得孙中山先生的先后教导和勉励,并得以面识和晋谒孙中山先生;而我母亲在当年桂林欢迎孙中山先生的队列中,又幸运被选为向孙中山先生的献花者。因此我的家庭中有过三人与孙中山先生结识和见面的经历。实为我家庭中一段珍贵和值得永远怀念的历史。
我们在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86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我作为一名亥革命烈士的后代,更应弘扬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革命业绩,学习孙中山先生不断革命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实际行动投身于建设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贡献力量,同时更应为祖国统一多作贡献,以慰孙中山先生在天之灵!
(梁溪系八届市政协副主席,原民革柳州市委主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