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它山之石
凸显界别特色 东营政协界别活动汇成履职"交响乐"
2013-04-15   人民政协报  

 

 “委员联系更加频繁了,工作热情更加高涨了,履职成效更加明显了。”这是东营市政协换届后创新开展委员界别活动以来,市政协委员们最明显的感受。东营市政协针对界别工作着实下了一番工夫,特别是换届以来,市政协把创新委员界别活动作为推动政协工作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在健全界别工作机制、搭建界别工作平台、丰富界别工作形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让委员“动”起来,履职“活”起来,为政协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健全机制强保障,界别委员管理更加规范。在过去,“一年一次会,平时不见人。”这句话道出了政协界别工作的诸多无奈。怎样才能保证政协委员界别活动有效开展?为了给界别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证,换届后,东营市政协在认真总结界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发挥政协界别作用的意见》,从加强政协界别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到界别履行职能的内容形式以及组织领导等,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收到了良好效果。注重加强与委员的经常性联系,按照“界别+区域”的模式,划分了13个委员联系组和7个界别活动组,建立了政协党组成员联系民主党派、专委会对口联系界别和界别日常活动召集人制度,形成了纵横交叉的联系网络,确保了每位委员一年至少参加两次活动。委员们认为,原来界别没有相应部门依托,没有相应组织机构、没有规范统一的工作制度,处于组织无机构、活动无载体、工作无人员的“三无”松散状态。通过健全完善界别制度,完善了界别组织依托和制度保障,提高了界别组织化程度,确保了界别活动有序开展。

 搭建平台激活力,委员界别活动更加活跃。为活跃界别活动开展,东营市政协召开了全市政协界别工作座谈会,在全市政协组织中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即每个界别以组织名义每年至少开展一次有特色的界别活动、提出一件有质量的界别提案、提交一份有影响的大会发言、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同时,注重把例会作为发挥界别优势的重要平台,大力支持各界别积极反映意见建议,充分表达愿望心声。全体会议、常委会议召开前,都围绕党委政府关心的重点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选择一批题目,下发通知,要求委员以界别为单位开展调研视察。会议期间,支持委员紧密结合本界别的工作实际,充分运用界别提案、界别小组讨论、界别大会发言等形式,提出具有界别代表性的真知灼见,既让界别的声音在政协例会上得到充分表达,又提高了政协例会的质量和成效。市政协七届二次会议期间,收到党派、界别的集体提案、大会发言数量和质量明显提高,其中有不少界别提案被列为年度重点提案,“规范利用民间资本助推实体经济发展”、“加快我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界别大会发言,都受到了党政领导的重视肯定。

 工作下沉接地气,界别履职成效更加明显。春节前,垦利县垦利街道小口子村街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这是科教委组织界别委员开展“送春联下乡”活动的场景。东营市政协注重加强界别与专委会之间的联系沟通,以专委会为依托,以界别为单位,组织引导委员深入开展年内至少提出一件高质量提案、反映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办好一项为民实事的“三个一”活动,有效激活了委员主体作用。各专委会组织所联系界别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界别活动,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积极参政议政,提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真知灼见,委员们主动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开展了系列为民服务活动。科技、文艺、卫生等界别突出行业特点,组织开展文化下乡、科普惠农、咨询义诊等活动,切实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经济界、工商联界等界别的企业家委员,积极参与扶贫结对、帮困助学、慈善捐赠等公益事业,切实为困难群体排忧解难。“以前总感觉政协委员跟我们距离很远,如今,政协委员走到我们身边来,主动为我们办实事、解难事,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政协组织的温暖。”不少群众坦言。在市政协组织的“委员真情助学”活动中,广大委员特别是企业界委员慷慨解囊,踊跃为高考寒门学子捐资助学,通过政协组织和个人捐助形式,累计捐款200余万元,资助500余名贫困学生走进大学校门,彰显了委员致富思源、乐善好施、大爱无疆的优秀品质,赢得了各界群众赞誉。(任伟)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