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它山之石
议大局之事立发展之论 南京政协议政准而活实而新
2009-06-08     

2009年06月08日10:23  来源:《人民政协报》

  只要把人民政协的内涵琢磨透,政协组织就能够站位更准,积极主动而游刃有余。只要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研究透,政协组织就能够作为更实,精品迭出而适逢其时。这是今年南京市政协总结出的宝贵工作经验。经验来自于南京市政协始终坚持的议大局之事、立发展之论,少而精、专而深的工作思路和履职原则。正是在这样的工作思路和履职原则指导下,南京市政协今年上半年接连推出了几篇非常漂亮的谋篇布局的大文章,协商议政工作准而活、实而新。

  政协要议大局之事,什么是大?在南京市政协看来,大就是用纵观全局的眼光来审视、判断什么是决定南京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几年,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很不平衡,特别是城区和郊县间的差距较大。南京市发展的难点在郊县,潜力在郊县,后劲也在郊县。全面分析了城乡发展的整体格局后,南京市政协在今年初围绕“三农”问题,组织开展了以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三个集中”和城乡一体化为主课题,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配套课题的“1+2”调研。经南京市政协十二届六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形成了《关于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三个集中的建议案》,并上报市委、市政府。据了解,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表示将从改革入手突破农村土地流转、集中方面的制约,利用今年的经济低谷期抓紧推动,走出一条具有南京特点的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政协工作实现前瞻性需要独到的眼光,议政建言本身具有战略性更需要远见卓识。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也加速推进。与此同时,亚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京沪高铁南京南站的建设又为南京市提供了新一轮发展的强劲动力。如何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全面提升南京的经济辐射带动力、城市影响力和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南京市政协主席缪合林为此提出了具体要求,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城市建设)委员会联合农工、九三学社民主党派市委,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深入调研。通过对调研成果的充分研讨和论证,南京市政协认为,对以铁路南京南站建设和红花机场搬迁开发两大项目为主体的方圆数十平方公里区域实施整体开发,构建“南部新区”是南京市完善城市功能的重要举措,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增强南京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部署。这两大项目空间毗邻、时序衔接,今后几年将拉动千亿规模建设投资、吸引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形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空间。南京市政协十二届十四次主席会议在此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加快“南部新区”规划建设发展的建议案》,建议市委、市政府从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南部新区建设发展任务。据了解,南京市政协提出的“南部新区”战略构想,与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编制的《南京南站地区发展战略规划》不谋而合。此外,南京市有关部门在修编《南京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的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市政协的意见建议。

  “政协不是清谈,不是高谈,政协要善于望闻问切,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点在关键处,要充分发挥资政机构的作用。”缪合林的理念,在南京市政协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回应。南京市政协十二届十五次主席会议形成的《关于江北地区建立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建议案》深受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南京市委书记朱善璐批示说,这个《建议案》提得恰逢其时,抓住了江北发展建设中的一个关键。他提议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就政协的建议“专门议一次”。

  就业问题事关民生和稳定,在金融危机困局下更显紧迫。今年初,南京市政协还组织力量就农民工和城镇居民的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将在近期召开的常委会议上讨论相关的建议案。(记者 张淑君 谢会昌 特约记者 伏俊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