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心得体会
从沙塘历史人文资源挖掘看柳州科学发展(市政协学习文史委 林冬)
2009-05-13 09:57:00      市政协学习文史委 林冬

    沙塘在近代广西及近代中国的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抗战期间,国内诸多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因战争疏散迁到沙塘,南京中央农业试验所等当时国内及广西的农业科研机构、农科研究人才,几乎全都集中在沙塘,这批专家学者中的许多人,既在广西大学农学院兼课,又主持广西农事实验场的重大科研项目,取得许多有重要推广意义研究成果。
    此时期的广西农事试验场培育了一大批农业专家,后来的两岸三地农业方面的重要官员也都出自沙塘,如中国农业部长何康、香港渔农署署长黄成达、台湾农复会主任委员李祟道等。1940年,广西大学首任校长马君武先生在一次重要纪念会上演讲时指出:广西农事实验场为广西全省最高之农业机关。1945年,金陵大学校刊载文称沙塘“是中国战时后方唯一仅存的农业试验中心”,并冠以“农都”之称。
    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是一座创建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中西合璧建筑。其外观静美大方,其结构高低得体,是于今不可多见的现代建筑。作为广西农事试验场历史的见证物,具有浓厚的历史意义和丰富的科技内涵。对其的保护和利用意义重大,建议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开发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在旧址上修建“广西农事博物馆”。 作为广西工业重镇城市,柳州有着辉煌的工业文明历史,同时,作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和农村建设的示范,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也是中国近代农业文明辉煌历史的缩影。我认为,除了着力于保护广西特有的工业文明文化外,还应保护开发沙塘农业试验场旧址,充分挖掘文化潜力,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
    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现存遗址有农学院教学楼旧址、广西农事试验场办公楼旧址、美国专家住宅楼旧址、部分水库、森林、董必武题词亭等。
    沙塘有如此辉煌的历史,我们应该珍惜它,保护它,纪念它,光大它。笔者认为:在沙塘建立广西农事博物馆,通过沙塘农科试验中心旧址、实物、实景、图片、文史资料等,展示农都风貌,又可以作为研究近代广西农业科学发展历史的资料中心。再把沙塘的名人名物名景重新打造一番,充分利用沙塘的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沙塘来旅游观光,取得教育启迪、休闲娱乐等一举多得的效果。
    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的成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沙塘村仅是柳城县长塘乡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广西省政府为了振兴广西的农业经济,寻求一条改造旧农村建设新农村的改革之路,便在柳州沙塘开办广西垦殖水利试办区(后改为广西农村建设试办区、广西农事试验场),作为全省解决“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楷模。试办区的创办人是伍廷飏,他曾经当过桂系军队的中将师长,广西省建设厅长、代主席、主席以及浙江省湖北省的建设厅长。他曾经去日本考察农业,决心以农立国、以农救国。他在沙塘移民垦殖,从人多地少的容县、北流、岑溪等地移民2500多人到沙塘垦村、石碑坪、无忧等处开垦荒地,植树造林,设立科研教育机构,邀请全国各地的农科专家来沙塘考察、试验、指导,引进良种和农业机械。在建设新农村方面,修建垦村、无忧、新南、新东、新中、福立、城堡等近十个供垦民居住的城堡、科学实验基地、办公大楼、原始馆、沙塘小学、独一水电站、公馆等,兴修古丹、杨柳、古木、郭村水塘,引水蓄水灌溉万亩农田。伍廷飏在沙塘试办区还致力于农村改革,尝试用各种新规改造旧农村,以此带动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伍廷飏对中国南方农村的改革试验,与当时梁漱溟在北方改革农村齐名,曾引来全国各省市几十个考察团、新闻记者采访团前来学习参观。据传中国农村改革曾有“北有梁漱溟,南有伍廷飏”之誉。
    1936年,伍廷飏调往浙江省任建设厅长,他的接班人陈大宁、马保之、陆大京等都是著名的农科专家。在伍廷飏奠定的基础上,他们又发扬光大,继续在沙塘搞建设搞科研,使沙塘成为全省农事试验的中心,先后完成科研项目120多项。经农事试验场引进、培育、试验的水稻、甘蔗、果树、蔬菜、畜牧等优良品种,在全广西推广。广西农事试验场在农业科研上的成就,确立了沙塘作为当时广西以至全国农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基础。
    1937年,广西大学农学院迁至沙塘,后来,广西省立高级农业学校在沙塘成立,为广西培养了大批农业技术人才。抗战期间,一批中央研究机构陆续迁来沙塘,更强化了这种地位。当时迁至沙塘的有农林部中央实验所广西工作站、农林部广西推广繁殖站等机构。许多国内著名学者、教授来到沙塘主持科研工作或讲学,为此,沙塘成为中国战时后方仅存的农业试验中心和“农都”。后来的农林部西江水土保持实验区、广西机耕队等,都使沙塘一度成为广西新农业的温床。解放后,沙塘的农科试验、文化教育日益发展,使沙塘成为柳州北郊的一颗明星。
沙塘广西农事试验场的现状:主要建筑:广西农事试验场旧址主体建筑尚存,但遭不同程度损坏。附属建筑保护情况如下:
    水利。相当一部分水库遭受自然灾害的损坏,日前保存较好的是郭村第一、二、三水塘,仍然在灌溉周边的农田,村民还在受益。
    城堡。类似军营建筑的垦村城堡很有特色,前有西式大门,中楼两边有28间两层结构的泥砖住房,中间有大院,后面有成排的牛栏猪舍,四角有了望楼,是当年垦民集中生活的地方。七十多年来,历经风吹雨打,人工拆迁,如今垦民的住屋、厨房大部分保存下来,但中楼、后楼、前门、了望楼、四周围墙等已经毁坏,牛栏猪舍尚存数间。大院内栽种竹子,长满野草。如一及时保护修复,在不久的将来,城堡遗址会毁坏殆尽。
    原始馆。于抗战时被日军烧毁。公馆、试办区办公大楼、桂系头目原建在沙塘小学的别墅等建筑物已被拆除净尽。
    森林。保存较完整的有柳州林校内的君武森林公园林区。柳长路沙塘街两旁高大浓荫的路树,在扩建二级公路时被全部砍伐。
    保护和修复沙塘历史文化遗产的建议
    沙塘具有如此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这样的和谐闪亮,如果能保护好,充分整合利用沙塘的历史资源和自然资源,通过政府重视、村民支持、部门保护,吸引旅游业投资者前来投资开发,倾力打造以沙塘为中心的休闲观光知史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其历史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如能很好保护开发沙塘历史文化资源,建立一个独具特色的广西农事博物馆,特别是连片开发附属建筑物,可提升整个沙塘地区历史文化资源价值,使之成为文化旅游精品品牌。对尽早实现柳州市“经济升级,城市转型”二次创业的目标,将起到极大推动作用。

相关链接:

关闭窗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0772-2859145
版权所有:(C)20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