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来自企业的委员,我认为市委十届六次全会为柳州工业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吹响了号角,目标鼓舞人心,任务催人奋进。“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基础是“二次创业”,下面,我就“二次创业”谈谈几点建议。 第一,我觉得要优化“二次创业”环境,培育和壮大创业主体。不仅是工业企业要全力以赴进行“二次创业”,成为“二次创业”的主力军,而且柳州的各行各业都要投身到这一加快发展的经济浪潮中去,成为“二次创业”的生力军。 市委、市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不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各种形式创业,既有本土创业,也有外来投资创业;既要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也要全力招商、加快发展民营企业。广泛动员人们不拘形式和规模,自主创业。鼓励各级干部转变作风,奋发进取,立足在职,服务创业。 第二,我觉得要拓宽“二次创业”空间,搭建“二次创业”平台。要放宽准入门槛,实行非禁即入,简化登记手续,打造创业平台。各县区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存量用地和闲置厂房等,因地制宜实施规划、改造、再利用,搭建创业平台。柳东新区可以依据自身资源条件,加强引导,注重土地整合与充分利用,合理规划建设创业场地相设施,构建体系完善、功能健全的园区创业平台。 第三,我觉得要加强产业引导。根据柳州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国家产业政策、投资需求和市场趋向,以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积极引邀和引导创业资金投入国家急需和倡导的行业或产业,投入地方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特色产业发展。引导创业资本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开展“二次创业”,特别是生态农业、旅游产业、光电子信息、连锁商业等具有发展潜力的行业开展创业,鼓励创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型企业。 第四,我觉得要支持和鼓励企业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经过一次创业,柳州形成了汽车、冶金、工程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具备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在“二次创业”过程中,我们必须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才能为完成“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目标提供更大的动力。 比如柳化这几年,不断利用世界先进技术对企业进行技改,使40年的老企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特别是今年年初,柳化遭受建厂以来从未遇到的困难,原料煤价格扶摇直上,而且有钱买不到。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而且生产成本急剧上升。多亏柳化前几年投资10多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壳牌煤气化技术改造传统生产工艺,并于去年建成投产,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上半年,企业生产经营不降反升,产值和利润都同比大幅增长。 第五,我觉得“二次创业”既要注重创新,还要讲究科学与和谐,既要鼓励和支持创新,更要宽容创新中的失误。现在提的创新并不仅仅是指科技创新,还包括了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人文创新,是一个全面的概念。如今的“二次创业”,也并不是简单地复制上世纪末一次创业的场景。那时是百万农民办企业、闯市场,是“草根老板”,是“摊头商贩”,而现在是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背景下的新一轮创业。企业不但要讲赚饯,还要讲社会责任。讲社会责任不但要善待农民工,还要善待生态环境,这就大不一样了。很显然,光会赚钱已经是不够了,既要赚饯,还要讲科学、讲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