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关于统筹柳州市工业技术和人才支持农业产业升级的调研报告
2010-04-16   经科委  

 

为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和柳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战略,市政协经科委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吴华副主席的率领下,就“统筹我市工业技术和人才,支持农业产业升级”课题,于200910月下旬进行了初步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报告如下。

一、我市工业技术在农业产业上的应用现状

(一)农业机械装备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基本普及。

我市农机企业具有一定的历史,目前我市有农机企业十多家,自行生产有甘蔗联合收割机、轮式小型水稻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各种品牌的多功能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微耕机、中耕施肥培土机、自走式喷淋机、水泵、粉碎机等,形成了年产销售约6亿元的农机工业规模。我市农业生产上应用的农业机械,截止20099月,有拖拉机2.1万台,水稻联合收割机2440台,水稻插秧机764台,耕整机1.6万台,农用运输车辆4050台,机引农具约3万台。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是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的坚实基础。

(二)工业技术在我市优势农产品加工业上应用实力雄厚。

主要体现在制糖、桑蚕加工和粮、果、蔬、茶、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加工方面。

1、制糖工业已形成循环产业链。我市现有广西凤糖集团下辖的制糖企业10家,拥有国内领先技术的制糖流水生产线15条,日处理原料蔗5.1万吨,年产机制糖90万吨,在全区排第三位。蔗糖工业带动了全市14万多农户,种蔗140多万亩,2008年户均种蔗收入1.13万元。制糖工业还带动了其它副产品工业如酒精、造纸、生态肥工业的发展,形成了“甘蔗—制糖—酒精—造纸—生态肥”一条龙循环产业链。

2、桑蚕加工业已成为新兴优势产业。2008年底,我市有缫丝加工企业17家,其中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1家,共121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年产生丝3163吨,产值6.63亿元。在桑蚕工业的带动下,全市13.48万户农户种桑43.3万亩,产鲜茧3.18万吨,蚕农售茧收入5.14亿元。桑蚕业已成为我市继糖业之后的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3、传统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日益壮大。工业技术在粮、果、蔬、茶、肉、乳、中药材等优势产业上也有所发展。2008年底,我市有规模以上的粮油加工企业16家,年销售收入1.28亿元,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规模以上饲料加工厂29家,年产饲料超过50万吨,其中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茶厂230多家,年加工茶叶4900吨,其中有规模的通过QS认证的8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3家;中药材加工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年销售收入1.7亿元,以及3家果蔬加工重点龙头企业、3家乳制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家蜂蜜制品加工企业、10家肉类屠宰机械化加工企业,等等。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应用了工业成套机械设备、电脑控制流水生产线、工业化管理模式等工业技术。

(三)工业技术在我市优势农业种养上的应用崭露头角。

我市工业技术在农业种养上的应用,以自动化蚕种催青、小蚕共育自动化流水生产线以及动物饲养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最为典型。

1、自动化蚕种催青。2008年初,我市投资150万元,在柳城建成全市第一座自动化蚕种催青中心,利用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系统,对蚕种发育过程中各阶段温、湿、气、光等进行全程自动化控制,实现全自动、省力、准确、均匀的蚕种催青。该中心每期可催青5000张以上。

2、全自动小蚕共育流水线生产。我市今年在柳城县六塘镇建成的全自动小蚕共育流水生产线,是全国第一座小蚕共育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该生产线利用变频调速、红外线照射定位、全数字总线通讯等先进技术,达到自动解垛蚕框、输送、消毒、喂叶、蚕框堆垛、存放等功能,实现了小蚕共育全自动化生产。

3、动物饲养机械化和自动化。目前,我市上规模的禽畜养殖企业,基本实现了喂饲、供水、清粪、及环境控制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如通风设备、取暖设备、供料设备、饮水设备、集约化挤奶设备、集蛋设备、孵化设备、环保排污设备等。2008年以来,我市60家规模养猪场推广了VT发酵床零排放健康养猪技术,实现猪舍(栏、圈)免冲洗、无异味。

(四)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的科研成果不断显现。

 “十一五”以来,市科技局陆续安排了《优质高效桑蚕种养技术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茶叶加工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蜂蜜加工生产自动化与信息化管理系统研发》、《养猪场自动监控系统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示范应用》、《蚕丝深加工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推广应用》等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不断显现,如桑蚕种养方面的“全程自动化测控高密度蚕种催青系统”、“小蚕共育全程自动化生产流水线”等工业自动化应用技术,在柳城县陆续建成,并在国内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我市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方面现存的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正确的规划和目标定位。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后,工业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已成为全国的趋势。柳州虽在各种会议或报告里提出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的意见和建议,但没有专题研究,也没有专门关于工业技术应用于农业产业的规划,农业工业化发展尚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二)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提升慢。

尽管我市甘蔗和桑蚕产业已有了一定的工业化水平,但相对整个农业产业,仍然显得量小面窄。其它农产品加工企业,普遍规模小,工业化技术提升慢。据统计,2008年我市农产品加工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只有6家,占市级以上50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的12%,上千万元的有28家,占56%,其余32%均处于1000万元以下水平。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停留在初级加工或间接为外地企业提供原材料阶段,缺乏精深加工和创拳头产品的能力。由于规模小,资金较缺乏,科研投入不足,产品研发和工业应用技术提升受到较大限制,提升工业技术,心有余而力不足,很大一部分企业甚至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三)我市工业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低,工业技术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仍然较弱。

柳州市工业以汽车、冶金、机械为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与农业的关联度不大。现有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中,68%分布在县区,且都是民营企业,几乎没有得到市内的工业支持或辐射带动。

(四)支持工业应用于农业的有关政策欠缺。

尽管柳州市有农机下乡补贴和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扶持优惠政策,但对工业集成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研究、开发、试验、推广应用的扶持鼓励政策仍然欠缺。

(五)缺乏行业部门之间融合资源、集成联动的机制。

我市尚没有一个有效地使工业和农业融合在一起的领导协调机构,也缺乏学科交叉和行业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工业与农业部门之间各自为战,不能互通有无,难以形成合力。

三、统筹我市工业技术和人才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建议

柳州市具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和工业优势人才,对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发展农业工业化生产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优势。尽管目前工业技术、机械在农业上有着不少的应用,但系统化、集成化、流水线生产的工业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却不多见。统筹我市工业技术和人才,支持农业产业升级,对加速我市农业产业跨越性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建议:

(一)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树立农业工业化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树立农业工业化理念,用工业化的思路谋划农业、用先进的工业技术改造农业,用发达的工业装备武装农业,用规范的工业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加快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新格局。

(二)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全面实施农业工业化工程。

农业工业化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是推动该项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建议政府成立“柳州市推进农业工业化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组长,经委、科技局、农业局、农机局、畜牧局、科协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实施推进我市农业工业化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等事务的领导和组织工作。同时,组织相关专家如自动化研究所、农机化研究所、工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专家,或聘用外籍专家,提早对我市实施农业工业化工程进行调查研究,尽快作出规划,确立我市农业工业化发展的方向、目标、步骤、措施,全面推进。

(三)整合资源,集成联动,共同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

统筹工业技术和人才,支持农业产业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依赖于某个单一的行业和部门。除科技、农业、农机、畜牧、科协等部门直接参与外,发改、经委、财政等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必须加强横向联系,合力推进。凡研究课题涉及的部门和企业,要相互支持,积极参与。建议出台《关于推进我市农业工业化实施意见》,对相关部门、企业整合资金资源、提供条件进行一些政策性引导、鼓励、支持。以“管产学研”的形式,实现集成联动,形成创新合力,共同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

(四)发挥优势,抢抓机遇,加大开发和引进农业工业化的科技力度。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挥我市雄厚的工业力量和机械装备制造技术以及工业人才优势,成立“农业工业化集成机器研制和推广中心”,如:利用我市雄厚的农业机械设备制造业和自动化研究技术,通过政府资金扶持和政策推动,研究转化成为流水线生产的集成设备;利用我市几十年来形成的坚实的纺织、印染工业基础和大量的印纺工业技术人才,在当前我市印纺行业衰败未久,印纺业机器和人才尚未流失之际,尽快改造其机器为桑蚕丝深加工生产设备,重新启用其工人并转化为桑蚕丝深加工的技术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科技、人才、设备的引进力度,成立相应的专业性科研所。最近,自治区成立了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做为桑蚕重要生产基地,柳州成立相应的研发机构,很有必要也很迫切。建议趁“东桑西移”时期江浙各企业和科研所逐渐萧条尚未改行的大好机遇,尽快到江浙一带挖人才、挖机械、挖技术,建立起我市自有的桑蚕加工机械设备制造业和相应配套的科研机构,迅速装备柳州桑蚕生产加工行业,建立工业生产线维护、研发后台服务阵地和科技支撑力量。

(五)政府扶持,市场招商,扩大工业技术成果在农业产业上的应用范围。

相比工业来说,农业是弱势产业,统筹工业技术和人才优势,支持农业产业升级,涉及科研、人才培训、科技推广等诸多环节,需要政府政策上财政上的大力扶持,才能促进农业工业化产业不断做强做大。同时,在工业项目推广应用上,注重政府引导扶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大招商力度,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入农业工业化应用项目,促进工业科技成果转化,扩大工业技术成果在农业产业上的应用范围

(六)分类研究,积极开发,在蔗糖和桑蚕等重点行业实现农业工业化新突破

目前,我市甘蔗和桑蚕生产工业化已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成为农业工业化发展的典型代表。同时,在这两个行业进行改造提升实现新突破的项目也非常多,如柳城鹏鑫源公司采用的缫丝质量自动分析检测系统,替代了原来的人工操作,进一步扩大了工业化程度,不但达到技术稳定,而且质量也大为提高。同样,在甘蔗产业上,也可以进一步引入信息化、自动化技术提升其工业化程度,如制糖质量自动分析检测、炼糖自动化工艺、制糖业硫熏强度自动化测控系统以及蔗田网络化管理、机械化耕种、联合式收蔗等技术。为此,必须分类研究,加强攻关,积极开发,更多地引入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不断改进,不断突破。

 

柳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91031

 

 

抄报:市委陈刚书记

 市政府郑俊康市长、张永刚副市长

 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副秘书长

抄送: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

市发改委、市经委、市农业局、市科技局、市农机局、市水产畜牧兽医局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