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打造“风情柳州” 促进柳州旅游业发展
2007-10-31     

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进对外开放和就业、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促进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旅游成为各地政府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选择之一。

柳州是一个山水城市、商业重镇、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独特,民风民俗纯朴,旅游资源丰厚。柳州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响‘风情柳州’品牌,建设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象突出、享誉中外的民族风情之都”,为柳州旅游业的发展描绘了蓝图。

一、柳州旅游业的现状

柳州有着2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柳州老八景,山清水秀,林荫草坪,如诗如梦。新八景交相辉映,山水相依,气势恢弘。遗存的柳侯祠、东门城楼、驾鹤书院等人文景观是宝贵的旅游资源。刘三姐山歌文化、柳宗元文化、白莲洞文化更是为自然景观增添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所辖六县为多民族融合聚居,少数民族的语言、服饰、建筑、风俗及民俗工艺品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赋予柳州独特的魅力。

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柳州的旅游业已经初具规模,在区内及国内甚至海外都有了一定的影响。2005年,柳州市全年接待国内游6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2%,接待国外入境游5万人次,创13年来最好成绩。

“十五”期间,围绕城市大规模的建设,柳州市核心景区得以大改造、大建设。柳侯公园、龙潭景区、鱼峰公园获得国家4A级景区(点)称号,都乐园风景区也被评为国家3A级景区。柳州农工商观光旅游区、三江县丹洲古镇旅游区、融安县大洲生态农业区通过国家旅游局评审成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柳州钢铁集团公司、柳州卷烟厂经国家旅游局评审成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鹿寨香桥景区荣获国家级地质公园称号。三江程阳桥景区和融水元宝山景区潜在的资源优势正得到强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发展。

旅游市场体系、服务体系、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至2005年,全市星级宾馆增至21家(其中市区:四星级3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 5家;县域:三星级1家,二星级2家),旅行社增至36家(市区28家,县域8家),旅游经营秩序日趋规范。

二、柳州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旅游组织将参与我国旅游业的开发与经营,旅游产业的发展会进一步加快;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广西纳入大湄公河次区域、构建泛珠区域合作框架等各种合作区域在广西叠加的良好历史发展时期;广西建设旅游强省和文化先进省区的上层决策;紧靠国际旅游城市桂林和国际国内知名度越来越高的首府南宁的地理位置,为柳州市发展旅游业赢得了更多机遇。

“十一五”期间,是我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示范城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市加快发展旅游经济的关键时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观大环境将产生巨大旅游消费需求,为柳州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柳州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柳州作为广西的工业强市,却并非旅游热点城市和景区城市,柳州旅游产业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协调和促进作用并未得以充分发挥,旅游规划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得以充分重视。虽然近两年来有快速的发展,但整个“十五”期间,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来看,整个旅游产业发展缓慢,存在着有资源无品牌、有旅游没规模、有产业缺龙头,市场开放度不足的四大软肋。旅游业要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客源规模,凸显产业化的带动性,还需要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市场的培育和加快对旅游业的体制改革。目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对旅游产业的重要性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

柳州市“十一五”提出建设“工业柳州”、“和谐柳州”、“文化柳州”、“风情柳州”、“平安柳州”。然而“工业兴柳”深入人心,旅游发展却意识淡薄。其实柳州的旅游业完全可以与工业及其他产业齐头并进。近两年我们常自豪地说:“在工业城市中柳州的山水是最美的、在山水城市中柳州的工业实力是最强的”。柳州的民族风情浓郁,但宣传开发不及贵州、龙胜;柳州柳宗元文化的历史影响并不比永州小,但开发的力度却远不及永州强。由于重视不够,宣传促销工作也缺乏力度,没有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本地旅行社的眼睛也喜欢紧盯外面,有客源只想到往外拉,很少想到拉往自己的地盘上观光。由于重视不够,一些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甚至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例如融安等县城依水而立的吊脚楼群,由于拆建的不合理,原有的少数民族特色风貌已不复存在。

2、柳州有规模、上档次的旅游精品少,旅游目的地形象不够鲜明。

尽管柳州旅游资源丰富,但景点的运作比较单调,资源的开发力度不足,尤其是县域,绝大部分处于原始自然状态,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工业柳州”、“奇石之都”都不能充分而全面地表达柳州旅游的形象个性,导致柳州旅游资源的市场转化度低,缺乏具有影响力和能够创造良好综合效益的旅游精品,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市场竞争力难以提升。作为旅游目的地的柳州旅游形象没有得到准确定位,没有形成鲜明的柳州旅游品牌和整体旅游市场形象。

3、旅游企业数量虽多,但是有实力的较少。

柳州从旅游企业看,表现为小、散、弱、差,旅行社发展相对稳定,但市场开拓能力弱。如全市共有旅行社36家,盈利总额仅78万元,团队旅游比例很低,仅占3-5%,吸引和分流桂林旅游者难度颇大。旅行社的专业化、网络化经营水平较低,对外宣传招徕游客及组团能力较弱。

目前柳州市区的住宿数量虽能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但各县旅游住宿硬件设施和服务水平尚不能满足发展现代旅游的需要,伴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县域旅游饭店住宿设施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4、旅游开发后续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投融资平台。

资金短缺严重制约着柳州旅游业发展。由于资金有限,对景区景点无论是开发还是保护的投入都严重不足,加之融资渠道匮乏,企业未发挥出市场主体作用,缺乏对旅游资源和景点的开发和产业化设计与经营,旅游产品包装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后续发展乏力。

此外,柳州市旅游专业人才短缺,也是制约柳州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对发展柳州市旅游业的建议

1、完善法规,理顺旅游市场管理体制。

目前,全国尚未有关于旅游管理的较系统的法律法规,旅游市场的管理主要依据相关条款执行。没有具体的指导性文件,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建议自治区在国家尚未出台专门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先自行研究考虑,提出地区性的行政法规,规范旅游市场,完善运行规则。

2、实施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战略。

把旅游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使之成为我市“十一五”的经济增长点。在政府层面上,实行“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对旅游业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在市场层面上,依靠市场化手段和集团化运作来扩大融资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领域和强度,大力吸收外资、大型企业和民间资本投资,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集团。同时建立我市旅游信息中心,及时提供全面的旅游业发展信息,吸引更多的旅游业投资者投资和开发旅游业,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2、整合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

整合文化、园林、旅游等部门的资源优势和市区、县域的特色景区、景点,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打造“风情柳州”、“百里柳江”旅游品牌;加快以程阳、元宝山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旅游项目开发,全面推进以大龙潭——白莲洞景区为代表的城市休闲度假旅游项目,积极开展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活动,大力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建设“环都市农业休闲观光旅游圈”;落实“百里柳江、百里舞台”的创意设想,使之成为“百里风景”。在旅游景点和项目的策划上注重文化元素、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文化精神,形成风情浓郁、趣味十足的旅游文化精品

3、加强区域合作。全面推进柳州——桂林,柳州——南宁、柳州——百色旅游一体化,构建融合贯通的大旅游圈,并实施跨省区域协作,形成与国内重要旅游城市的长期客源互送关系。

4、科学组合、包装适销旅游产品。

对现有的旅游产品进行整顿、提高、发展,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以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鼓励“拉进来”,对吸引外来游客、开发柳州线路和新的旅游产品有贡献有成绩的给予奖励和倾斜扶持,鼓励“出精品”、“创品牌”。

    5、重视和加强旅游人才的培训。

旅游线路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旅游环境的硬件软件设施是否完善舒适,市场策划促销是否到位,如何提高旅游组织管理工作的效能等,都与从业人员的素质密不可分,加强旅游专业人才培训,是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再造一个柳州”的战略部署中,柳州旅游业的发展,要进一步树立“大旅游”的概念,在广西,甚至在更大范围内的旅游区域经济格局中做好自己的定位,加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客源市场的开拓,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产业优势,从而使旅游业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联作用得以最大发挥。

 

                        柳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61120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