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我市农村水利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007-10-31     

根据柳州市政协九届七次会议提出的工作意见,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我市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我委组织了农林水组政协委员,在梁樑副主席的带领下,于42728日对我市农村水利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研。在柳城县政协、融安县政协及县政府的协助配合下,深入到柳城县安乐水库及灌渠、农村饮水、融安县泗维河水库、石门水库干渠等实地调查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委员们听取了市水利局领导对全市农村水利建设基本情况的介绍,在两县听取了两县县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在现场调研中,听到了水管工作人员的意见,听到了村干部以及村民群众的意见,使我们进一步掌握了解到更多的更实际的基层第一手材料。现将这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现状

“十五”期我市水利基础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1、农田水利设施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农业的命脉。我市现有各类基础设施和农村饮水、小水电近4万处,水库313座, 有效库容36926.39万米3,塘坝工程、提水工程、引水工程等,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4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十五”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10997万元,完成农村人饮工程23218.84万人饮困难,完成渠道防渗建设180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63座,工程水利功能明显提高,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柳城县独山水库灌区渠道体系防渗节水改造和融安县石门水库中型灌区干渠节水改造,获得自治区水利厅的项目表彰。

2、初步形成了以城市堤防为主、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城市防洪体系工程建设近38亿元,完成了市区相当地段的防洪堤坝排涝工程,并且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沿江沿河县城如柳城县、融安县的防洪体系亦初具规模,防洪工程的建设,填补了城市无设防的历史空白,为百姓逐步建造一个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3、推行国有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农村小型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根据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修投工投劳等项改革工作。市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亲自抓,政策拉动,示范带动,建立了243个农村灌溉用水者协会,让农民群众民主决策,建设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柳江、柳城、鹿寨、融安,获得自治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奖励。市水利局取得全区3个获得组织奖的市级单位之一。

对国有水利灌溉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试点,对纯公益性、准公益性、经营性进行界定与整合调整,初步建立符合实际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系,这项工作在我市走在全区的前列。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市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设施老化,年久失修,功能下降,灌溉利用系数偏低,抵御洪旱灾害能力不强;安全标准仍然很低,存在着危险隐患;配套灌渠需要恢复的工程量十分巨大;全市尚有90万农村人口饮水达不到安全标准;水资源环境和水土流失有恶化趋势;管理体系还存在着许多不顺等。

柳城县提出当前农村水利建设和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带有很大的代表性。主要问题有:

1、水库、山塘、水坝工程日趋老化,已到病险高发期,除了旧险,又出新险,形势不容乐观;

2、水利工程管理范围界线不清。群众在库区集雨范围内开荒垦植现象比较普遍,有的甚至种植到水库区范围,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淤积,蓄水功能降低,使灌溉效益逐年衰减,给管理带来难度;

3、水利工程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如太平安乐水库;

4、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系和农村现行的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群众投入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低,维修资金不足,村民委只收承包金,基本不履行管理,斗渠以下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

5、刚起步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因资金不足,缺乏管理经验,还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6、农水水费征收困难,方法原始(以谷代金),另有群众认为农业税都免了,农田水费也不应该再征收,故每年的征收率不到50%

三、意见和建议

针对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根据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我市市、县两级政府制定了“十一五”农村水利、防洪以及饮水安全等项建设发展规划,结合实际,抓住重点,目标明确,坚持科学发展观,兴利除害,是可欣慰的。如建立防洪减灾系统、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基础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都是二百多万农民群众期盼解决的事情,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息息相关的民心工程。在座谈讨论中,委员们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广泛宣传,促使从城市到农村、从干部到群众能够深刻理解到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全社会达成共识,形成爱护水利设施,保护水利设施,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境资源,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氛围。宣传发动工作列为各级党政的重要工作内容,加强领导,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开展到村村屯屯、家家户户,给农民群众灌输新的荣辱观,造就农村新的道德文明。群众发动起来了,相关工作就有了群众基础,就有了更好的保证作用。

2、加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比例。由于水利基础设施的除险、加固、改造、维护、配套等不仅量大,而且需求紧迫,建议在原有的基础上市县政府相应加大投入比例,利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促使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促进共同发展。

3、建议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据悉,国家和自治区均出台了相关规定,要求建立该项专项资金,我市亦应相应建立该项资金,并经人大常委会通过,以确保到位专项使用。

4、进一步抓好国有水库和地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工作。国有水库需要,认真界定公益性、非公益性和经营性问题,经营性水库的发展亦要注意对公众利益、环境保护。积极支持小型水利工程的改革,发挥群众用水协会的作用,指导农民的事情让农民自己去管理,让农民直接受益,抓好试点,然后推开。

5、进一步加强柳江河水质的监控和管理。柳江河水质关系到市区100多人口的饮水安全,对沿河排污口的达标排放的监控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执法要钢性。同时对上游水源进行监测。据了解融安县泗维河水段已无鱼虾生存,对柳江河水质同样造成危害,需要加强监测和监控,不做亡羊补牢憾事。

6、建议市政府进一步支持新水资源的研究和开发调研工作。据悉,水利部门对柳江上游洋溪、木洞、落久水库做了相当程度的前期工作,同时利用木洞、落久水库水源做出了柳州城市安全饮水预备方案。这是重大选择,利于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建议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支持。

7、继续加快防洪工程建设步伐。有型性工程加快建设步伐,尤其是非工程性的工程意义也十分重大,对排洪、防洪、补充城市水源等综合调度功能将起到巨大作用,使已建成的城市防洪工程提高防洪等级,从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的水平,事半功倍。

8、进一步抓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我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尚有90万人口需要解决。现在计划每年安排解决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工作难度和资金投入量也不小。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和引导,政府支持,发动群众,同时建议发动社会力量开展“饮水思源阳光工程”,为边远山区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柳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658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