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对我市百香果种植及百香果汁饮料开发的调查报告
2007-10-31     

20059月中旬,我委在协助筹备组织市政协常委对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活动工作中,从市农业局获悉到一个信息,新兴的农业加工型企业——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及百香果种植业的发展,认为很有必要深入考察,以寻求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新选择。为此,我们于915——16日,直接到了位于柳州市郊沙塘工业园区的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和位于市西鹅乡上高沙村的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做了现场考察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百香果基本情况

百香果又名“情人果”、“爱情果”,因其具有特殊的浓香味及能引起人兴奋的激素物质而得名。原产于美国夏威夷,约于1999年昆明国际农业博览会后,陆续被我国各地引种,柳州市也随后引种成功。

百香果是一种藤本攀缘植物,果实为营养丰富的浆果,含有七种维生素和十七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果实利用率较高,除果汁做饮料外,其种子也可鲜食,果肉还可做饲料或菜肴。目前,市场上百香果主要用做加工原料供应饮料厂,同时也直接上市鲜销。百香果汁饮料素有“饮料之王”美誉,除了香气袭人之外,还具有排毒美颜、清肠健胃、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降脂塑造形体、提神醒酒、治疗疮炎等效。

百香果粗生易长,抗性强,栽培比较简单、容易,极适宜于农村山区推广种植。该果适应性广,对气候要求不严。我国南部地区有着与美国夏威夷类似的气候条件,均可栽培。据种植户经验,柳州更加适宜,所产果实较南北地区为优。因其根系为肉质根,故该果喜旱怕水,栽培中基本不需淋水,且喜强烈光照,最适于山坡种植,不与粮争地。尽管该果怕霜雪冻害,但由于其生长快,地上部即使冻死后,也可经修剪,很快就可生长成形,基本上不影响次年结果。其次,栽培技术比较简单。百香果雌雄同株,不需人工授粉,只要搭好蓬架栽培,极易着果,结实率极高,且稳产。再次是该果不招病虫或极少有病虫,据栽培户称,自种植后,几年来从没打个农药,不但节省成本和人力,更是一种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第四,投入成本低,管理方便。据栽培户经验,第一年包括苗木、架材、肥料等,每亩投入约为600元,第二年以后,只需施肥、除草、整枝即可,一般情况下每亩投入不超过200元,主要人工将用于捡拾成熟果,按工效,每人可管理上百亩。第五,收益快,收效长。一般定植后六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果实生育期约60~65天,一年多次成熟,从当年7月份陆续采拾,一直延续到次年3月,采收期长达八个月,随熟随采随供市,可免除贮藏。据栽培户称,第一年亩产约为500公斤,第二年后,亩产在1000公斤以上,最高可达4000公斤。种植一次,可收获10余年,但一般3~5年换种比较好。目前,该果做为饮料厂原料,收购单价为1.6元每公斤,按此计算,第一年收入将达到800/亩,当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次年后,亩收入超过1500元,相比传统农业,种植百香果具有较大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山区农民种植百香果,其人工、土地、架材,都具备良好的条件,更具发展优势。

二、我市第一家百香果饮料厂

我市第一家百香果饮料厂——柳州市明朝公司饮料厂,厂址位于柳州市沙塘工业园,占地面积220多亩。相关认证办证业已办理完善,首期投入已经完成,20057月正式投产,“紫香点”新型饮料开始投放市场。

该厂引进了法国、美国等一些一流厂家的设备,意在使公司百香果汁饮料加工技术位居国内领先水平,今年7月以来已陆续建成投产。第一、二期工程计划总共投资5000多万元,年底第二期工程投产后,该厂将可日加工百香果80吨,年加工约3万吨,约需3~4万亩种植基地供应原料果。据厂方市场调查,近几年,国内果汁消费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厂方预计,具有独特风味和营养、拥有“饮料之王”美誉的百香果饮料更会具有优厚市场,厂方对打开市场销路,短期内塑造亿元大厂信心十足。公司目标是一年内通过QS认证体系,两年内分别通过ISO9000——2000管理体系,HACCP体系,以及欧美有机生产认证体系的认证。

三、公司+基地经营模式已成雏形

柳州市柳南区西鹅乡芬芳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于2003年开始开发种植百香果,面积400多亩。种植业主张晓芬在鹿寨、南宁分别还有其它百香果种植基地分场。据了解,我市周边也有零星种植,共计约2000亩,南宁、钦州等地种植也有2000——3000亩左右。

目前,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一个星期收购的原料果还不够一个小时的加工量。厂家为解决原料供应问题,已主动投资50万元给西鹅乡芬芳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并聘请该基地负责人张晓芬作为厂方原料部经理,负责推广种植百香果及收购原料果事宜。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与西鹅乡芬芳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已形成了公司+基地经营模式的雏形。

西鹅乡百香果种植示范基地与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合作后,成为该厂强有力的原料供应基地。他们采取的合作方式是,加工厂投资部分前期资金,基地负责发展更多种植户,三年内扩大种植到约3——5万亩的面积。所发展的各基地果实统一由张晓芬组织采收,厂方则按每公斤1.6元的地头价保底收购。如今,张晓芬已着手进行大量育苗,负责鹿寨、柳城、融安等基地开发以及带动其他种植户,一个百香果种植的热浪将很快就会出现。

四、存在问题

发展百香果种植,存在的最根本的问题是,该果过分依赖于加工企业。因为该果为浆果,主要食用部分是其果汁,但其果汁酸味太大,与酸柠檬差不多,难以直接鲜食,鲜销市场可能不会很大,主要通过加工厂,制成调配饮料,才能大批量消化原料果。这几年来,百香果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也在于此,就是没有加工企业消化产品。所以,百香果种植业,可以说是与加工企业唇齿相依,厂兴俱兴,厂衰俱衰。投资种植百香果,最大的风险就在于售果环节,也即厂方的销售市场。

其次,加工百香果的企业有限。目前也只有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一家,年消化原料果也不过3万吨,折合3万亩左右的种植面积,如果种植面积超过太多,就必然出现销售难问题,甚至发生比其它农产品更为严重的烂市现象。

第三、农民上规模种植缺乏启动资金。零星种植不难,但如果上规模种植,如100亩,首期投资就需6万元以上,对于上万的资金,农民一般难以解决,而信用社的贷款,数额太小,只能应付粮食生产急需的肥料农药费用,对于扩大种植的新项目无济于事。如果零星栽培,又将给收购带来不便,如果联合太多种植户一起形成规模,由于思想观念存在差异,在初期效益不明的情况下,很难发动得起来。

五、几点建议

种植百香果,应该是一条新辟蹊径、较适合坡地多的山区农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好路子,为此建议:

1、进一步切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特优农产品的发展。农业龙头型企业,直接牵涉到千家万户农民的生产和脱贫致富问题,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诸如明朝百香果饮料加工厂这样的与农民种植业密切相关的紧密型、新兴的产业链型的农业龙头型企业,应尽快立项,给予政策倾斜,多方积极引导、扶持,使其在政府的关怀下迅速发展。

2、研究市场,打造百香果饮料产品品牌。市场是企业的上帝,新产品上市,对市场有个适应和培育的过程,企业必须集中精力,做好细致的市场研究分析,树立强烈的市场意识,在建厂的同时,加大开发市场的投入,制定相应的市场策略,迅速打开销路,并向品牌化产品推进,扩大市场份额,打响柳州市独特的新型饮料品牌,企业才能不断发展壮大。毕竟,加工型企业产品销路也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户产品的销路问题。

3、以销定产,必须走订单农业之路。百香果不同于其它农产品,它不但因为其果酸难以鲜销,而且不易贮藏,如不及时售出或加工,立即就会腐烂,一旦产大于销出现积压,必然遭受严重损失,甚至给百香果种植业毁灭性打击。百香果对于加工厂的依赖程度之大,较糖蔗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必须引导农民,不要盲目跟风,无序发展,必须走订单农业之路,先签订购销合同,纳入厂家的计划管理之中,以销定产,才能避免不良后果的出现。

 

 

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5920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