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23——29日,市政协朱润娟副主席率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一行10人,赴湛江、海口、三亚等市考察学习经济工作和旅游资源情况,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湛江、海口、三亚等市基本经济情况:
23日晚,我们到达湛江市,受到了当地政协的热情接待。据湛江市政协介绍,湛江市全市面积1.3万平方公里,人口710万人,是广东省人口第二大市。2005年,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657.81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8.30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296.85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222.66亿元,增长13.2%。2005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9.36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24日,我们到达海口市,据海口市介绍,海口市面积2304平方公里,人口167万人,其中城区非农业人口76万人。2005年,海口市国民生产总值302亿元,财政收入53亿元,但可用财力比较大,据说达到了40多亿元。海口主要以三产为主,三产约占整个经济总量的55%,其次为工业,总产值约为278亿元,工业经济中主要为汽车及其配件产业,该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
26日,到达三亚市考察,三亚是我国最南端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是汉、黎、苗、回等20多个民族聚居的地方。2005年底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52.4万人,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74.21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4558元。其中重点是第三产业,其增加值为33.85亿元,占整个GDP的45.6%。2005年三亚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达到7.3亿元,同比增长37.4%。
考察中我们还参观了海南省琼海市的博鳌镇,这座美丽的小镇,吸引了亚洲各国首脑政要、巨贾名流云集于此共谋发展。据了解,最初发现并开发博鳌的是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蒋晓松先生,1992年他考察万泉河入海口时发现博鳌镇后,就赞叹它的自然美和艺术美,并在他的活动下,日本前首相细川、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等应邀到博鳌访问,经过十年的建设,最后促成“博鳌亚洲论坛”这一闻名天下的创举。在我们参观中,感觉到博鳌小镇是一座碧水环绕,凝绿聚翠的美丽小镇,难怪这里被外国专家称为世界河流入海口自然生态保存最完美的处女地了。现在,这里建起了五星级宾馆、会议厅、展览馆以及五花八门的渡假村,十年前贫穷落后的荒草地,一下就变成了美丽的天堂,经济也发生了迅速的腾飞。开发前人均年收入还不到600元的渔民,如今成了人均年收入超过3000元的小康之家了。
在回程中,我们还考察了广东省廉江市,在廉江市政协的热情接待中,我们了解到,廉江市总人口153.78万人,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77.01亿元,财政收入2.96亿元,经济总量虽然不大,但人民生活显得比较富裕,2005年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40元,。
二、几点体会
1、开放带来繁荣。
湛江市、海南省都是1988年国家第一批划定的经济开发特区,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其发展非常迅速,湛江市、海口市、三亚市人均GDP都突破了11000元大关,前两市都成为国家一类大市,全国综合实力50强城市。他们的迅速发展,国家的宽松政策给予了他们发展的条件和机遇,但更重要的他们自身思想解放,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目前湛江市拥有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个省级经济开发试验区。敢做敢为,敢为人先,也是其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廉江市也得益于周边特区的影响而迅速发展起来,例如,廉江市政协公务员每人都有自己的公司实业和股份,政协名片上可以公然注明自己职务外的经营业务类型,工资外营业收入达到数十万元,其开放程度可想而知。
2、旅游促进发展。
从考察的几个城市看,旅游业成了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特别是海口市和三亚市,海口市三产占经济总量的55%,其中即以旅游和服务为主。三亚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它有着辽阔的海域面积、美丽的海滨风光和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最好的城市。其地方财政增收主要靠旅游及旅游所带动的经济发展如旅游产业带动起来的休闲度假、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2005年其旅游业收入占据三产收入的75%。据称今后几年内,三亚市还将进一步打造成旅游特区,以旅游求发展。尽管湛江是一个工业港口城市,但其旅游在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5年空气质量监测中,湛江市成为我国空气质量优良度第二的城市,还获得了“花园城市”的美誉,旅游也给湛江工业带来了勃勃生机。
3、着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湛江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有创新思路,首先是发挥各种优势如气候资源优势等,为各县农民发展产业化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其次是闯出三种模式:一是老板回乡发展产业促新农村建设;二是政府官员回乡协助农民发展优势产业促新农村建设;三是成立协会带领农民发展优势产业和利用农村特点发展农村休闲旅游业促新农村建设。
海南岛则主要凭借气候优势,大力发展果蔬生产,运到内陆销售,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我们通过一个经销商了解到,由于芒果比内地早熟一个月,价格每公斤达到16元,香蕉每亩收入上万元,黄瓜豆角等蔬菜每亩毛收入也在4000——5000元左右。季节差成了海南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力的助推器。
这次考察,给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了外地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特别是促进了政协间的交流,接受到了外地政协的新颖的思想,如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业余可以从事农、工、商、房地产开发经营活动、政协专委会拥有自己制作的网站主页等新思想新观念,受益匪浅。
柳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6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