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调研 > 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关于对我市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视察报告
2007-10-30     

为进一步促进和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工作,结合我市“安全生产月”活动,我委组织部分委员,由市政协盛大新副主席带队,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的陪同下,于2004689日两天对我市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广西冶建公司、立宇集团、利达(柳州)化工公司以及民武建材厂(采石场)等六个单位进行了视察。视察中委员们听取了企业安全生产情况介绍,察看了部分生产车间现场,听取了市安全监督管理局领导的情况介绍,最后召开了座谈会,与市安监局和六县四城区安监局进行了座谈交流。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企业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一)全市安全生产情况:

1、全市安全生产事故情况:

200415月,全市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907起,同比减少104起,下降10.28%;死亡160人,同比增加10人,上升6.66%;受伤245人,同比减少303人,下降55.29%;直接经济损失975万元,同比增加470万元,上升93.05%。其中工矿企业事故31起,同比减少7起,下降18.42%;死亡18人,同比增加1人,上升5.88%;重伤14人,同比减少12人,下降46.15%;直接经济损失44万元,同比减少3.2万元,下降6.72%。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基本保持稳定,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2、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成立于20022月的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在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市安监局工作突出表现在:

第一方面,加强了制度和措施建设。在原有的如《柳州市安全生产工作制度》、《柳州市安全生产职责暂行规定》、《柳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方案》、《柳州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管理制度基础上,2004年又先后出台了《柳州市2004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柳政办[2004]2号),《2004年全市重点领域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柳政办[2004]38号),《创安全乡镇(街道)活动方案》;《柳州市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大队》(柳政办[2004]61号)。

第二方面,进行了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了全市性的元旦春节、“五一”节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按照《2004年全市重点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矿山、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食品卫生和职业卫生、建筑施工、农业机械上路等10个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第三方面,组织学习和演习,加强了舆论宣传。组织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及其他有关人员学习《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邀请国家安监局专家和自治区专家为我市领导干部和中小企业负责人作安全生产专题报告;组织在东化和煤气公司进行重特大安全事故救援演习;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

(二)企业安全生产情况:

1、安全生产机构基本健全,责任落实到位,制度比较完善。

视察的六个企业,都有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体系,由企业一把手或副厂长等主要领导来抓,几个大型企业还成立了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董事长任主任,企业领导对安全生产是比较重视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已深入到企业管理当中。各企业都实行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签订了安全生产合同,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安全生产的检查监督、指导、教育学习、安全保护、整改、事故处理处罚等制度都比较完善,重要车间、工序还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各企业都形成了安全生产例会制度,立宇集团二棉厂还制定了车间互查、互考核制度,更进一步促进了安全生产的开展。

2、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教育学习活动。

视察的几个企业对职工安全生产的教育学习是比较重视的,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学习活动。一是利用厂报、墙报、会议、夜校等形式,传达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会议精神,宣传安全生产知识,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分析事故原因;二是召开现场分析会议;三是对职工和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如消防知识、消防器材使用、危险源辨认、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疏散等培训;四是有条件的企业还进行了消防、救护等应急演习;五是开展“安全生产月”学习活动。如柳工开展了“安全生产知识抢答赛”、“‘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庆国庆,安全生产月’文艺晚会”、“安全金点子”活动等。

3、增加了安全生产投入,改善了设备,提高了安全系数。

从视察中了解到,几个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了安全生产的投入:一是增加了消防设施投入。如:立宇集团投入7万多元增加了消防设施、防爆灯等;二是增加了劳保用品投入。如:柳化集团去年拨出130万元专款,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投入了129万元用于购置劳保用品;三是增加了生产性机械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系数。如:柳工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十多台焊接变位机,提高焊接安全系数,投入200多万元改造变电站,同时配置自动跟踪消弧线圈,保证用电安全,民武建材厂(采石场)也增加了20多台铲车和钩机,减少了人为采石的危险性;四是增加了安全设施维护保养投入。如地下通道的检测,防雷设施的更换;五是建立了消防及应急策应队伍。如柳化成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消防应急队伍,从组织指挥、现场排险抢救、伤员救护、上下连动协调等都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准。

二、存在问题

1、市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分散,业务交叉,缺乏协调。

安全生产涉及劳动、建设、交通、环保、卫生、公安、消防等诸多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局成立之前,各部门均对各块负有安全监管责任。安监局成立以后,业务交叉,缺乏协调等问题显得十分突出。一些工作难以落实,或出现似管非管甚至管理空档的情况。如外地民工在没有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私人建筑工地上出事后,与私人工头之间的工伤纠纷,究竟该向谁投诉?由谁来处理?劳动、建设、安监似乎都应该管,但他们的职责又都没有这一块,由于缺乏某种协调,从而使类似事件出现管理真空。

2、市(县、区)二级安监机构力量不足,致使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不够。

首先,是主管安全工作的市安监局,由于级别偏低(副处级别),难以协调其它部门的相应工作,从而使主管变配合,削弱了安监工作的力度;其次,大部分县(区)安监主管部门缺乏编制,力量不足,经费少,难以实施生产安全监督;第三,从政府职能部门到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都缺乏严管重罚的力度。由于处罚力度不够,一些人没把安全放在心上,麻痹思想严重。

3、麻痹思想仍然严重。

据视察了解,一些企业职工发生安全事故,不少是发生在下边两种本不该发生的情况:一是老职工身上,由于他们过分地相信自己几十年来的经验,不把安全放在心上,麻痹大意出事故;二是临近下班前半小时,职工思想突然放松而出事故。另外一些职工忽视安全用品的重要性,认为其不过是应付检查的摆设品,如,该戴安全盔的不予戴好,只作个样子,该加绑安全绳的,却只见绳在身而不见绑在柱,这些现象仍然很多,极易引发安全事故。

另外,一些工程由于赶季节而抢工,一些开发商由于其它客观原因而需要赶时间,一些购货商急需供货而逼使企业赶工,也有一些企业在产品俏销时拼命下任务,加倍生产,工人为了多赚钱而不顾疲劳日夜加班加点,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年纪偏大又没有到退休年龄仍不得不从事高、难、险作业,这些都存在不安全隐患,增加了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如冶建公司一名五十多岁工人就是从建筑棚架上摔下致死的。

4据反映,建筑市场供大于求,竞争激烈,多低于成本价中标,工程远比国家制定的工期低,也没有安全投入。

三、几点建议

1、理顺关系,加强安监局职责,提高监管权力。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要把安全管理的部门建设好,让他们发挥应有的监督管理作用,使他们有职有权。建议,首先应把安全监督管理局独立出来,并提高其职位级别,使其真正行使市安委会常设工作机构职能,职责放在其它相关部门之前;其次,全市生产安全督察由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履行,其它部门应予配合和服从;第三,增加编制,增加人员,健全机构,把安监局建成一个安全方面的集审核、审批、管理、指导、调查、事故处理、执法等功能完善的机构。

2、增加安全经费,加大安全设施投入。

主要是加强人员培训,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特别是建筑行业、外来务工者,一定要先培训取证,才能上岗。另外应增加安全检测设备,如毒气监测工具;改造原有陈旧安全设施,如消防器械、机械,地下通道维护修缮;完善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工具,购置化学危险品防护用品等。企业要增加必要的硬件投入,改进机械安全性能,提高安全系数。

3、加强媒体宣传,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安全舆论建设,充分发挥墙报、板报、厂报的宣传功能,大力进行安全宣传,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生产周”活动, “安全生产知识竞赛”活动,对安全生产规定、安全生产操作要求、事故防范技能、事故应急处理等进行广泛宣传。要建立危险警示制度,危险区、危险源、危险点,要设立有明显的危险警示标志。同时,要加强各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对于安全不合格的要进行曝光,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娱乐场所,违反安全规定的,要停业整顿,限期改正,或依法取缔等,同时,安监局可以在媒体上告知公众,提醒人们在这些场所安全整改期间不要去消费,以避免危险。

4、加大处罚力度,对安全事故要严管重罚。

目前我们的安全规章制度还比较完善,但执行好坏,关键在落实,落实好坏,关键在人,安全生产关系到个人的生命、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安宁、经济的发展,是生产中的头等大事,丝毫不能含糊,对于违反安全规定的责任人,即使没有引发事故,也要坚决重罚,并层层追究责任,让忽视安全的人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引起他们高度的重视,才能让这些人真正树立安全意识。另外,进一步规范建筑行业竞标市场,对以牺牲安全作代价的所得竞标,要严肃处理。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5、加强安全生产的学习交流活动。

生产安全技术、措施、管理方法,不同行业,有不同的特色和规范,同行业有不同的方法和措施。建议加强横向的纵向的学习交流活动,在市、县、区内开展经常性的交流观摹活动,同时还注意走出去学习考察,积极引进国内外、不同行业不同体制的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和管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生产安全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柳州市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

2004612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