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会发言 > 2010年度
关于进一步做大做强我市桑蚕产业的建议
2010-02-04   民盟柳州市委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市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机遇,积极发展优势产业,把桑蚕产业培育成农业新的支柱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虽然我市桑蚕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针对我市桑蚕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桑蚕产业是柳州市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2002年柳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桑西移战略调整机遇,积极发展优势产业,确定把桑蚕产业作为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县域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亮点来培育发展,把桑蚕产业培育成农业新的支柱产业。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市桑蚕生产从面积、产量、饲养技术、加工水平以及科技创新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柳州市桑蚕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8年底,柳州市共有桑园面积43.33万亩,年产鲜茧3.18万吨,桑园面积、鲜茧产量均位居全广西第四位,蚕茧产量约占广西蚕茧总产量的六分之一;全市投产的规模以上缫丝企业共有17家、122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年产生丝3163吨,总产值6.63亿元;全市有蚕业合作组织25个,会员3841户,销售蚕茧8681吨,销售额1.44亿元。我市蚕桑产业正朝着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产业化经营的方向发展。柳州市被中国丝绸协会授予中国茧丝生产基地称号。

二、柳州市桑蚕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蚕种经营市场混乱

一些公司或个人在领取了蚕种经营许可证后,在区内各地委托私人发种,使得蚕种经营点遍地开花,造成蚕种市场的混乱。

(二)蚕茧收烘秩序混乱

多头管理是造成蚕茧收烘秩序混乱的主要原因。茧站的收烘许可证由自治区经委发放,桑蚕生产由县农业局管理,收烘与生产主管部门不一致,造成收烘秩序混乱。茧贩跨地区收茧也是引起收烘秩序混乱的重要原因。市场形势好时,收购业主相互抬价抢收,市场形势不好时,收购业主则等待观望,压级压价,甚至打白条,与蚕农产生矛盾纠纷。

(三)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按每发蚕种2000张需要一名技术人员算,全市需要配备500名桑蚕专业技术人员。但全市现有桑蚕从业人员仅200人,其中桑蚕专业技术人员仅有40人,技术力量严重不足。

(四)没有建立桑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系统

目前,我市及各县均未建立桑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系统,对桑园病虫害和蚕虫病害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蚕农只能被动应对病虫害的侵害,往往行动慢、方法少、损失大。

(五)科技成果转化步伐缓慢

标准化常规技术推广、科学普及程度不高。大部分蚕农无专用蚕室,蚕室、住房兼用,消毒措施跟不上。小蚕共育技术普及率不高,方格簇等优良簇具普及不足。蚕桑技术推广与科研经费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慢。

(六)桑蚕产业链不长,产品附加值不高

桑蚕产业链短,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率低,原料生产与后道加工发展比例失调。蚕农种桑只是为了养蚕,桑园套种、套养,桑枝生产食用菌等非蚕生产只有极少数地区进行探索性实验。企业以出售白厂丝等原材料和低端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

三、进一步发展柳州市桑蚕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一)加大种桑养蚕技术的普及力度,加快科技新成果转化步伐

一是推广小蚕共育,力争小蚕共育率达到40%以上。

二是改良和推广使用方格蔟,使方格蔟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三是推行五龄条桑斜面立体育、简易大棚育、大蚕地面育与多层蚕台育相结合的综合饲养方式。

四是帮助茧丝绸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培育和扶持一批科技型龙头企业。加快科技新成果转化步伐,继续帮助我市缫丝企业应用我市成功研发的蚕丝深加工自动化控制系统,改变目前加工技术落后、粗放管理状况,整体提升缫丝企业技术水平。

(二)加强市场管理,规范蚕种、蚕茧经营

严格执行统一供种制度,加强蚕种供应市场监管,严格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各种非法供种行为。实行养蚕技术服务台账管理制度。在县蚕桑办建立蚕种采购供应、蚕种催青和桑、蚕三新引进、示范、推广档案;在乡镇桑蚕站建立蚕农、小蚕共育、订种、病虫害防控、技术服务、三新示范推广等档案。

严格复审鲜茧收烘企业,取缔无证收烘企业。制定鲜茧收购检验定价标准,严格执行优茧优价、劣茧低价的收购政策,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检验和定价。

积极引导茧丝绸加工企业适时建立产业集团(公司),形成生产、加工、制造、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化经营丝绸企业,统一收购价格,确保蚕农利益。

(三)建立健全桑蚕业技术服务体系

加强技术队伍建设,引进、培养专业人才。可从高等院校招聘一些桑蚕专业毕业生,同时利用市、县的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和培训一批职校生,亦可从外地引进一些高级专业人才。

建立桑蚕技术辅导员聘请制度,在桑蚕比较集中的村、屯,聘请桑蚕专业技术辅导员,经费由市支农资金统一解决。

加强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健全、完善县、乡、村、户四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以新蚕区、新蚕户等养蚕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群体和个体为重点对象,进行技术服务;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桑蚕科技推广网络,扩大桑蚕通短信服务平台的覆盖范围,保证为蚕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技术配套服务。

(四)建立健全桑蚕病虫害预警与防治体系

建立暴发性桑蚕病虫害预警与防治体系,将桑蚕病虫害预测预报列入植保日常业务工作。以蚕病防控、消毒卫生等蚕农最为棘手的技术环节为重点内容,进行技术攻坚,严格防控桑蚕病虫害的发生,确保蚕区生产安全。

(五)延长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

加大鹿寨广西丝绸工业园的招商引资力度,采取引进、联办等多种形式建设捻线厂,逐步将出售白厂丝上升为出售捻线丝,并进一步开发或引进企业生产丝绸、毛毯等高端产品,不断延长产业链。

同时,要高度重视蚕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一步挖掘蚕桑资源在保健、药用、食品、板材、造纸、饲料等领域的用途,走复合经营之路,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不断提高蚕桑综合效益。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