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如果说未来西江经济带上有无数颗闪亮的群星,那么,柳州将是最耀眼的一颗。实现广西沿江地区和沿海地区的江海联动,以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带动整个广西地区经济发展,是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一个重要战略决策。柳州如何打造成为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了发挥柳州产业优势,带动和促进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的建议。
2009年年初,自治区党委和政府作出重要战略决策:以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建设为突破口,加快以柳州、桂林、来宾、贵港、玉林、梧州等西江流域主要城市为重点的西江经济带建设,全力推动西江流域的合作与发展,努力形成“两区一带”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农工党柳州市委从发挥柳州产业优势,带动和促进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的角度,开展了专项调研,以此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一、西江经济带界定
“西江经济带”指广西西江经济带,即以广西黄金水道为发展轴,由流域内城市构成的带状经济区域。经济带包括三条带状经济走廊:一是柳江(龙江、黔江)—红水河—浔江—西江经济走廊;二是左江—右江—郁江—西江经济走廊;三是漓江—桂江—贺江—西江经济走廊。由此形成三大城市经济圈:一是柳州、桂林、河池、来宾城市经济圈;二是南宁、崇左、百色城市经济圈;三是梧州、贺州、贵港城市经济圈。
二、柳州在西江经济带中的产业优势
柳州作为广西的工业重镇,工业基础雄厚,工业优势最为突出。2008年,柳州实现工业增加值511.23亿元,分别比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桂林、南宁多160.52、160.78亿元,是排名第四位的梧州市的2.7倍;工业占GDP比重达到56.2%,分别比桂林、南宁高16.5、29.6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位居全区之首。2008年,柳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9.85亿元,是西江经济带中经济实力仅次于南宁的城市。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6.7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8.96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4.15亿元,三次产业的比例为9.53:60.34:30.13,经济发展呈现明显的“二三一”格局。柳州工业经济是广西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目前,工业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张;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支柱产业不断壮大;对周边地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在广西规模以上工业经济中的地位更加显著,有力地推进广西工业化进程,继续稳坐广西工业第一位置。
三、柳州在西江经济带合作中发展面临的挑战
西江经济带战略规划的制定,整合了三大区域经济圈,为柳州的发展构筑了新平台、拉动了新一轮宏观调控市场需求。然而柳州在面临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西江经济带内其他城市的挑战。低廉原材料、产品的顺江而下,将对沿江城市中的类似产业产生冲击,从而对柳州市企业的经济活动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北部湾经济区的快速发展使柳州有被边缘化的可能。北部湾经济区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吸引了大量的区内外投资,上马了一系列项目,这将给西江经济带内的许多城市产生挤出效应,给带内各地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柳州如果没能抓住时机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将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三)生产资料、能源的短缺对柳州的约束。柳州是工业主导型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使用需求较为旺盛。一方面,随着柳州高耗能产业(如冶金、化工产业)的发展,柳州的工业对能源资源的依赖性增加。现阶段,各种能源资源的价格都呈现上涨的趋势,大大增加了柳州市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另一方面,柳州市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煤炭、电力和生物质能三个方面,其中煤炭的比例超过3/4(包括用于生产二次能源电力的煤炭)。企业的发展受制于煤炭消费市场,煤炭产量的高低、价格波动、运输条件的变化都会对柳州市的工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影响。
四、发挥柳州产业优势,带动和促进西江经济带合作发展的建议
(一)建立西江经济带各地市政府间的协商机制。尽快拟定《西江经济带共同发展框架协议》,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率先走上合作发展的实质性步伐。组成西江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联席会议,建立西江流域经济区管理委员会和有关专业委员会,推动出台广西及国家层面的加快西江经济带发展的相关政策,按照“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壮大产业经济,突出工业龙头作用,强化柳州产业在西江经济带的领头带动功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稳固柳州工业龙头地位;加大产业扶持引导力度,构建新型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体系,重点打造支柱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三大支柱产业,培育提升五大优势产业,重点培育化工行业和以铝、铟为代表的有色金属发展成新的支柱产业;立足工业城市的基础优势,重点发展为制造业配套的金融业、信息业、物流业、会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把柳州建成区域性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三)加大交通基础建设,构建立体交通网络,进一步提升柳州交通枢纽中心功能,推动柳州产业发展,带动西江经济带发展。
(四)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完善城市功能,优化产业招商软环境,增强柳州在西江经济带的聚合力和吸引力。
(五)加强西江经济带城市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首先是构建工业长廊,推进产业发展,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与各城市的产业合作,形成若干沿江产业带和经济带。其次是加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构筑畅通交通网络体系。不断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梧州—桂平—贵港—来宾—柳州—桂林集自然风光、宗教文化、少数民族风情、山水画卷为一体的“千里西江”黄金旅游走廊,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再次是加强科技教育交流与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通过建立产学研交流平台,重点推进汽车、机械、冶金、新材料、建材、环保、现代中医药、化工、制糖、造纸、信息等产业的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促使产业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