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概况 政协新闻 政协会议 领导讲话 委员风采 文学茶座  
  党派工商联 专委会工作 县区政协 提案工作 社情民意 柳州文史 委员博客 大 事 记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会发言 > 2008年度
做好职教大文章 促进柳州大发展
2008-02-27      民进柳州市委

 

[内容摘要]  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柳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必然选择。本文针对我市职业教育中存在的城乡发展不均衡、投入比例不足、师资缺陷、专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提出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合理定位,在健全机制的基础上,调整布局、加大投入、提高职教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等建议。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直接、最紧密的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专门技能人才的重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一、柳州市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支撑。“再造一个工业柳州”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提升柳州经济的质量、规模、水平。我市经济增长带来了大量新增岗位,需要的是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二)发展职业教育,是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必然选择。柳州要在全区率先实现工业化、在全区率先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大量专业和实用技术人员,这样才能改变技术工人量少、质低、专业结构与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状。

(三)发展职业教育,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基本途径。我市农村人口有235万人,其中42万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输出,但这部分群体普遍没有任何就业技能。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二、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势头强劲。市区现有3所市属高职院校,教职工1641人,在校生2.8万多人。中等职业学校27所,教职工2400多人,在校生已达5万多人。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城乡发展不平衡。通过改革中考制度等措施,我市的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目前职教的优质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县级职教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发展相当薄弱。

(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逐步完善,但民办职校发展缓慢。通过撤并整合,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高等职教为龙头,中等职教为基础,各类职业培训为依托,覆盖城乡辐射农村经济发展,涵盖了一、二、三产业的高、中、初等相结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但民办职校仅靠单打独斗,规模小,发展缓慢。

(三)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不断优化,但资源布局分散的局面还未改观。虽然我市组建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鹿寨县职业教育中心,将几所分散的中职学校并入市一、二、三职校。但市属的各职业学校布局仍比较分散,同一学校分布于多个办学点,严重制约了职教快速实现规模扩张。

(四)职业教育办学投入不断增加,但投入比例不足。近年来,我市虽然加大了政府投入,每年有近20%的增幅,加强了基础设施及实训基地建设。但投入比例仍然仅为16.7%,低于自治区规定的20%,更低于国家规定的30%。

(五)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健全,但教师结构存在缺陷。我市每年拨出专项经费对教师进行培训、进修,使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提高。但国家教育部提出的中职、高职生师比标准为18:1,14:1,而我市中职为13.7:1,高职为13.3:1,职教生师比偏低。另外, “双师型”中职为20%,高职为30%,所占的比例偏小

(六)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不断增强,但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我市每个职业学校都有一两个品牌专业,有的已成为国家级或区级示范专业。但各专业的发展不均衡且重复设置,与我市支柱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相关的专业不多。

三、发展柳州市职业教育的建议

(一)制定发展规划,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即将开展的“全区职业教育攻坚工作”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柳州市职业教育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

(二)积极调整布局结构,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建议由市政府牵头,成立职业教育布局调整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布局调整实施方案和分年度实施方案,从根本上实现职教资源的优化组合。目前,最紧迫的是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柳东职教园区的建设进程,将职教发展用地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打破用地瓶颈,打造“中国西南蓝领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三)推进多元投入机制,建立职教发展专项基金。逐步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办职教,加大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形成公办民办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师资整体素质。加快职业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各职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加大对职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

(五)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包括国家“阳光工程”在内的各级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的使用效率,建立新型、精干、高效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使其在科技培训及科技成果推广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提高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实效。

(六)加强宣传引导,努力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通过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人才观,大力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