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柳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源。当前,我市高等教育滞后,高等院校基本处于缺位状态,远不能满足我市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道路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就如何加快推进我市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构想。
高等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动力源。区域综合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教育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通过良性互动,谋求共同发展,以实现“互补”、“双赢”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大势所趋。
但我市的高校目前在数量、规模、结构、层次、师资等方面发展相对滞后,远不能满足我市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道路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将我市的高等教育放在全国的大背景上来审视,与自治区和区外的地区相比较,差距明显,前景着实令人忧虑。
第一个忧虑,我市只有一所本科院校,缺乏实现“柳州创造”的科技和人才支持。
全区现有本科院校19所,我市只有一所。柳州是全国的工业重镇,“十一五”期间,承担了率先在全区实现工业化示范城市的重任,将要建成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的本科院校,却仅仅占全区的5%。
第二个忧虑,我市高等教育排名落后,并有下降的趋势。
在今年广西高等院校设置“十一五”规划中,项目总数31个,柳州没有一个;新增本科院校9所,高职高专12所,柳州也没有一所。我市的高等教育现在与南宁、桂林相距已远,按照这一规划,排名将进一步下滑。
第三个忧虑,我市高等教育与先进省区差距越拉越大,一时甩不掉“柳州少文”的帽子。
2005年我国有高校1731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我市现有1所区属的本科广西工学院和独立学院“鹿山学院”,3所市属高等职业学院,2所区属的高职高专,1所成人高等学院。市属高校现有在校生仅为1.6万人。广西高等教育在人国较为落后,而柳州的高等教育在广西本就不强,与先进省区差距越拉越大。
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知识源、技术源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基础的高等院校,在柳州处于缺位状态,这种现象必须要改变。下面,我就推进我市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提出几点建议。
1、树立创新发展理念,抢抓机遇,提升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层次。
我市的高等教育应该面向柳州、面向广西、面向西南、面向东南亚。应另辟蹊径,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发展之路。应抓住高等教育由国家和省区转向地方,鼓励市级政府举办高等院校的历史机遇,制定我市未来5-20年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改变我市高等教育滞后的局面,使高等院校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成为“柳州创造”强有力的动力源。为此,建议将正在建设的河东新区建设成为教育、科研、产业融合为一体的高层次园区,形成一个产、学、研结合,多功能、多类型、多元化的高等教育新的格局,使高校数量、办学规模、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及师资水平基本满足战略发展需要。
2、支持和鼓励民办高等教育,实现我市民办高等教育零的突破,为未来更高层次的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⑴将现有两所职院——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改制为民办,以便在条件成熟时申报升本。
⑵将柳州商业学校、柳州工艺美术学校、柳州交通学校等几所区属中专进行资源融合,升格为民办高职,待条件成熟时申报升本。
⑶制定鼓励民办大学的优惠政策,并在资金方面予以一定的支持,以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资办学。
3、多渠道、多策略加强高等院校创建工作。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议尽快成立以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为组长的柳州高等教育发展领导小组,制定柳州高等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及时与广西教育厅和国家教育部沟通和汇报,增补柳州高等院校的设置规划,加强高等院校创建工作。
⑴全力支持广西工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
⑵积极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联合办学,举办独立学院,待条件成熟时,脱离母体。
⑶依托地属柳州的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柳州生态职业技术学院,与来宾市合作,将其合并成立柳州学院升格为本科,并在适当的时机分离为两所本科学院。
⑷加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创造条件将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格为本科。
⑸将鹿山学院脱离母体广西工学院,申报成为独立的本科院校。
我们所作的关于柳州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构想,仅仅提供一些思路,至于具体的方案,特别是建设高校类型、层次、结构以及所涉及的土地、资金、师资、专业等问题,必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我们只是抛砖引玉而已,请领导和专家批评指正。
阅后看法:本文指出的我市高等教育发展滞后的问题,确是我市当前不争之实,也确是一个亟待缓解的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就此选题,我个人觉得相较而言,可适作大会发言。而其文所提的几项建议比较具体化,虽其可行性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已可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些细化了的可参照的思路,而非泛泛之谈,作为大会发言应有好的反响。(18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