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历史进入新世纪之际,迎来了中国民主同盟六十华诞。今日的灿烂辉煌是在那艰苦岁月中孕育出来的,老一辈的革命先烈、盟员同志,为争取人民民主,反对国民党独裁专制赴汤蹈火,不惜牺牲生命,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团结,并肩战斗,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共同谱写了历史的新篇章。党盟合作,为民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后,民盟组织由地下转向公开,民主党派成为共产党的铮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贡献,这是历史的必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我从大学毕业,分配到教育系统工作,那时,教育界的思想改造运动正在进行,老师们经过一段时间集中学习,丢掉了思想包袱,焕发出革命的青春,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整个教育界呈现了新的气象。柳州市民盟组织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发展壮大起来的。
当时入盟的要求是高的,审查也较严格。我记得一九五三年春,柳州一批新盟员入盟宣誓大会在原中山东路中苏友好协会大厅举行,省民盟主委莫乃群同志由南宁专程来柳监誓,中共柳州市委书记梁山同志亲临大会祝贺,场面非常隆重。我就是在那个会上举起右手宣誓的。自从获得政治生命的那天起,我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是个盟员,决心在组织的教育培养下,为民盟的事业奋斗终身。
沙塘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享誉全国的农业科研中心,那里集聚了许多专家、教授和科技工作者。柳州农校又是当时广西惟一的一所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民盟支部就建立在学校内。因发展较快,又离市区较远,经盟市委研究,将支部扩大为沙塘区分部,负责各科研单位的组织发展工作。由桂林良丰牛种场迁来农试站的畜牧系主任、水牛专家韦文雅同志就是在沙塘加入民盟的。
在沙塘任教的盟员同志,无论在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均得到上级领导和学校师生员工甚至家属的爱戴。民盟组织成立开始,便迎来了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学校党支部刚成立,由姜福运同志负责党、团的组建工作,他是唯一一个党盟交叉的党员,当时民盟组织在机关里成为党的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学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科主任全都由盟员担任;不少同志,成为双肩挑的骨干。此外,部分盟员还接受国家农业部交给的特殊任务:如指定负责培养越南留学生的任务;参加主编全国中等农校部分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教科书的任务等。校务委员会里有民盟的一个席位;同志们有的被选为人大代表;更多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同志们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政议政,为党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那时的组织观念很强,平时每两周定期过一次组织生活,经常向党汇报工作情况,党盟关系搞得很好。尤其值得我们崇敬的是谢维晋、黄志元两位同志,他们受省农林厅的委托,负责筹建新校。一九五六年抽调去工地建校,从校址勘察、校舍设计、施工乃至教学仪器的购置,整个机构人员的延聘等均事必躬亲。他们离开温馨的家,搬到工地和工作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运筹帷幄,一点也不计较个人得失,经一年多时间建成了广西林校和贵县农校,而今,前者已成为全国林业系统的重点学校,后者为自治区的以农作专业为重点的学校了。不幸得很,他们这种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诚,当时不但得不到肯定,却在一九五七年反右运动的暴风骤雨中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开除了盟籍。但他们仍忍辱负重坚强地承担生活的重压,直至“四人帮”倒台,始得到彻底平反,恢复了盟籍,他们因长期辛劳成疾,八十年代不幸先后辞世,所写这些,权充我对两位同志的怀念和凭悼吧!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把“四人帮”颠倒的事拨正了。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把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作法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了。党发扬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加强了党的统战工作,民盟组织恢复了活动,过去的那段不正常的政治生活状态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十六字方针指引下,民盟的事业将更加兴旺发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更臻于完善。
今天,我们切不能忘记过去在革命中党盟合作、艰苦战斗的历程,不能忘记为盟务工作开拓前进的同志们,要以先辈盟员的优秀事迹做榜样,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千秋伟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注:
1. 阚维端(1926.7-2012.8),1953年8月参加工作,在广西柳州农业学校(1980年更名为广西柳州畜牧兽医学校)任教33年,先后任学科委员会主任、代理教务主任、副校长等职务,担任全国中等农校《畜牧学》教科书副主编,编著科普读物《养牛》、《养鸭》手册两本。1986年调入民盟柳州市委,任专职副主委。
2.20世纪50年代沙塘区分部成立,组织活动主要在广西柳州农业学校开展。
3. 本文成文于2001年。
1953年,阚维端入盟誓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