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亮,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名好党员,是坚强不屈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49年9月他在参加桂西北人民解放军第五团的宣山县北山战役中不幸被俘。在敌人酷刑拷打下,他坚贞不屈,大义凛然,为革命献出了年仅24岁的宝贵生命。在短暂的战斗生涯中,他那积极进取的革命精神、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坚忍不拔的斗争意志、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都给后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钟亮,原名钟书鉴,曾用名朱丹,广西融安县东起乡东岒村人,生于1926年3月。钟亮自幼就在他祖父及叔父办的私塾内读书,祖父望孙成龙心切,教学很严,整天要背书写字。因此钟亮从小就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加之他天资聪慧,深得家人喜爱。1940年秋,钟亮考入本乡中心校就读,1942年秋升入融县初中读书。在中学他得到进步老师的启发教育,接受了革命道理,开始认识抗日形势和国家的危难,逐步形成救国救民的决心和信念。1944年秋,日军侵入了融县,国民党县政府的官员逃跑了,学校也解散了。党组织领导的融县抗日挺进队成立后坚持抗日斗争。钟亮得知有这个队伍,千方百计要求参加。1945年初,经队员的介绍,钟亮参加了抗日挺进队,在挺进队中任宣传队员。钟亮在抗日队伍中如饥似渴地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宣传工作和群众运动,政治觉悟和工作水平都提高很快。“书生报国无它物,惟有手中笔如刀。”钟亮加入革命队伍后,虽然一直没有拿过枪,却始终站在斗争的最前沿。他常用手中的笔,写诗歌、出墙报,宣传发动群众。
1945年6月,日军撤退,随着斗争形势的变化,抗日挺进队将队伍解散,队员转到农村继续开展群众工作。这时钟亮想转回融县中学继续读书,可是学校当局知道他曾是挺进队队员,认为他的思想“赤化”,不允许复读还把他开除了,只读了四个学期的他不得不离开学校。此后,他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在工作中寻找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1945年下半年,钟亮到柳城县凤山表证中心校任教,第二个学期转到柳江县拉堡中心校任教。这期间他认识了几个进步青年,与他们共读进步书刊,共谈国家大事,揭露旧社会的黑暗,并常写进步诗歌、出墙报宣传革命思想。如当时他写的歌谣:“田里无水禾苗死,灯里无油灯不明;穷人不是命不好,无钱无地是原因。”又写:“苦命人,日头又晒雨又淋,几时等到苦命过,翻过身来像个人。”
1946年冬,钟亮被校方怀疑“思想赤化”而被解除教职。但困难阻挡不了他火热的革命热情,1947年春,他转到忻城县大塘中心校任教,同年秋又转到柳州黄花岗小学任教。这时他串联了一批柳高、龙中、柳师、柳铁等单位的进步分子,其中也有中共党员,组织读书会,阅读各种进步书籍,讨论时局。这期间,钟亮经进步青年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后又参加党的外围组织“爱国民主青年会”。1948年下半年他转到武宣中学任教,这时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很快,也很鼓舞人心,钟亮在学校坐不住了,他急着要找游击队参加武装斗争。年底他回到家乡,很快与柳北的武工队联系上,“江猛”武工队政委林润葱、副队长王建德都曾经到东岒村并住在钟亮家,指导帮助他开展革命活动。在家乡,钟亮积极开展宣传和组织群众工作,经过秘密发动,把村里的10多个贫苦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融县东区第一个农会小组。农会小组活动很活跃,革命歌声阵阵,晚上教群众唱歌识字,讲农民翻身的故事和解放战争形势,人们的内心都被鼓动得热气腾腾。正当农会积极筹备武器,打算拔掉东起乡公所时,被当地村长发现告密。乡公所的敌人十分惊慌,立即采取戒严措施,加强防范,并修筑工事、扩充兵力,还扬言要把钟亮抓起来。1949年3月,钟亮转移到柳州,后经组织安排与3名中共党员一起到桂西北人民解放军第五团(都宜忻人民解放总队前身),参加游击战争。
钟亮来到解放区加入了游击队,担任宣传员,终于实现了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他是个白面书生,眼睛高度近视,常年都是在学校或城市中生活,在游击队里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日夜行军作战,睡的是黄土地,吃的是玉米粥,但他从不叫苦叫累。而是积极主动的工作,时常给战士们做政治宣传鼓动。1949年6月,游击队成立“凤红区政治干部学校”,钟亮到学校做工作人员,兼当学员。他虚心好学,分配他做文印抄写工作也能愉快接受,无半点委屈情绪。
1949年8月下旬,国民党集中几倍于游击队的兵力,对游击根据地夷江地区进行多路“围剿”。游击队党委研究决定,为保存实力,将主力部队作长距离突围转移到忻城县老根据地去。突围前各部队作了战斗动员,钟亮表态说:“虽然我现在没有枪(因高度近视故未发枪),但是请同志们放心,必要时我会用石头和敌人战斗,最后我还会用牙齿去咬敌人,决不让敌人占便宜,死也要咬敌人一口”。部队于黄昏出发,经过三天三夜的行军于9月1日到达宜山县北山地区,但连续遭遇敌人阻击,一部分部队被冲散,钟亮与战士韦文球也被冲散。两人因饥饿便入殿王山附近的龙罗村一个农民家找饭吃,不料被甲长带领敌兵抓住,被押到严宁村村长潘克忠家进行刑讯,企图问出游击队的去向。遭到拒绝后,潘克忠恼羞成怒,叫手下剥光钟亮和韦文球的衣服,残忍地用煤油烧他们的头发,用烧红的铁锅烫他们的身体……在酷刑面前,两人宁死不屈。敌人也黔驴技穷,再无计可施,终于对两位风华正茂的革命青年下了毒手,把他俩押解到龙罗村后背山洞口残忍地杀害了,并把尸体丢下深洞。两位烈士在牺牲前一路高呼“打倒国民党”、“共产党万岁”、“杀了我们,后面还有大批的革命青年和共产党人”等口号。
1951年1月,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人民政府抓到了杀害烈士的凶手。乡农会主席黄启明命令凶手带路入洞收殓烈士遗骨,安葬在龙安乡桥墩大路旁,让子孙后代永远怀念他们、学习他们。1963年4月,钟亮的亲属和融安县人民政府与宜山县人民政府取得联系,将他的遗骸运回融安县原籍安葬,并立碑纪念。
钟亮在游击队时多次申请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因当时部队作战十分频繁,支部未能抽出时间讨论。1985年,中共宜山县委下文追认钟亮同志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摘自《丰碑――柳州英烈传略》)
共产党员、民盟盟员钟亮
柳州联华印刷厂旧址内关于中共党员、民盟盟员钟亮介绍
钟亮烈士墓碑
民盟柳州市委一行与钟亮侄子钟琬传在钟亮烈士纪念碑前合影
钟亮的侄子钟琬传向盟市委一行人介绍钟亮烈士事迹
上一篇: 人才荟萃的民盟 || 下一篇:民盟英烈之“党外布尔什维克”――陶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