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参政议政

关于完善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

  • 2019-10-11    何南林

内容导航:

我国现阶段中小学在校生多为独生子女,生活在单亲或离异家庭的人数也不少,加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及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等方面遇到心理困惑和问题。近年来,不断发生在中小学生离家出走、违法、自残甚至自杀等事件。

根据调查了解柳州市一所普通高中高一新生入学心理普查时发现,学生“有过自我伤害行为”人数逐年上升,2016年为2.81%2017年为5.27%2018年为5.33%。存在“悲观厌世情绪”的学生2016年为3.18%2017年为6.24%2018年为5.92%。我市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因心理问题导致学生自残或长期存在自杀倾向的学生在近几年中非常突出,对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了很大的障碍,给学生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因此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形势还是较为严峻的。面对这种形势,教育局及相关部门非常重视,启动了很多应对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学生心理教育方面走在了广西的前列。

为了将心理教育工作做得更好,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一步做好、做实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配齐、配足各校的专职心理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个体心理辅导的水平。首先,这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纲要》中提出的要求。另外,据了解,我市的小学和初中学校虽然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但大部分都没有专职心理教师。高中虽然都配备了专职心理教师,但人数不足,比如有一所学生人数达4000多学生的高中学校仅有一名专职心理教师,另一所5000多学生的高中学校也只有4名专职心理教师。而心理辅导及心理课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该由专业人员实施,目前的现状无法满足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个体心理咨询预约需求。

2.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必备的各项设施。比如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正面教育的团体辅导设备就缺口较大,需要上级部门进一步予以支持。

3.建立学生心理问题的督导机制,成立教育系统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督导团队,给予中小学校专业的评估与建议。比如指导各校进行心理测评,根据结果对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或者预警。

4.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应从市级层面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建议上级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如发现由严重心理疾病导致的有自残、有自杀倾向、扰乱学校教学秩序、危机师生安全的学生应该如何处置给予规定。

5.加强中小学校与专科医疗部门及社会公益机构的合作,构建全社会的心理教育网络。一方面充分专业机构的专业优势,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另一方面也使得个别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可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得到干预和治疗。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 ©20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