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养老”,就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传统文化与当地人文关怀的养老方式,具有广泛性、共享性,是传统“物质养老”向更高层次养老方式的进步和发展。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健康长寿,为此,建议我市重视和加强文化养老,为老年人搭建情感交流、养生健体、学习娱乐、文化休闲的活动平台。
一、我市的文化养老的现状
我市高度重视文化养老工作。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我市的老龄、老干部、民政等部门做了这项工作的探索和实施,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但我们的“文化养老”还缺乏制度保障,各种方法、措施有待规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老年人文化养老活动的组织和开展。“文化养老”作为一项社会化、系统化工程,仅靠老干部工作部门或民政部门来推进难度较大,需要宣传、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动,更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广泛支持和共同参与。
二、针对上述不足,提出如下建议:
(一)增强“文化养老”的工作理念。更加注重对老年人文化和精神层次需求的满足,以文化参与滋润老年人的社会生活,让老年人在文化养老中安享物质富足、精神富有的晚年。引导老年人树立“文化养老”观念。让广大老年人主动树立起文化养老、快乐养老的意识,激发老年人参加文化活动的热情,鼓励老年人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在自我表现、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中实现文化养老,真正让文化养老成为老年人自觉自愿参与的乐事。
(二)加大“文化养老”投入。一要争取政府扶持。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政策规定,加大对“文化养老”工作的投入,发挥政府投资主渠道作用,单独划拨专项资金,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推进老年人活动学习阵地基础设施建设,让老年人活动有场所、学习有去处。二要多渠道筹集资金。逐步实行政府、部门和个人共同参与,走政府重视扶持、财政加大投入、有关部门参与资助、社会其它力量热心投资等多轮驱动、数轨运行的发展道路,以解决资金难题。三要围绕提升文化建设的吸引力和普通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创办覆盖城乡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公寓等。
(三)丰富“文化养老”内涵。一是内容上要拓展。寓乐于教、寓乐于学、寓乐于动,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吸引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二是形式上要灵活。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身体条件、不同兴趣爱好的老年人活动需要。三要发挥社区资源“四就近”作用。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居住分散在各地的老年人提供就近活动平台,让他们融入当地老年活动组织,参加各种文体娱乐活动,满足精神和健康需求。四要创新老年教育。要以多媒体、高科技形式组织教育、文体活动,引领、满足老年人更高品味、更高质量的文化追求。
(四)凝聚“文化养老”合力。可借鉴外地的一些做法和成功经验,更加注重对老年人文化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民政和老龄工作部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从社会化居家养老入手,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为老年人“四就近”服务工作注入“文化养老”内涵,把“文化养老”与“居家养老”、“社会养老”结合起来;卫生部门为老年人“文化养老”提供精神慰藉和健康文化服务;文化、体育部门向老年人提供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等。真正形成党委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良好工作格局,凝聚起社会化“文化养老”的整体合力,为老年人享受晚年文化生活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