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集
20—1. 桂海度假村里。白天。
区家骊与爱德华走出会议室,区家骊说:“爱德华,今天会也开过了,这里的东道主你也见过了,现在没事了,你陪我游湖怎么样?”
爱德华:“游泳呀?”
区家骊:“这时候不适宜游泳,我说的是乘快艇兜风游湖。”
爱德华:“好主意!哎,你们的湖上有快艇了?”
区家骊:“有呀,我们在美食节打了个翻身仗,赚了好一笔呢!我爸一高兴,就添置了新快艇,增加度假项目。这就请你帮我试一下新快艇怎么样?”
爱德华:“OK!”
二人走向湖畔。湖边上果然栓有两艘光彩照人的新快艇。爱德华高兴地解开缆绳:“不错、不错!”爱德华扶区家骊登上快艇,然后站到驾驶位上:“站好了,我开船了?”
区家骊抓住扶手说:“好了,开吧。”
爱德华发动引擎,快艇开始徐行,然后加速,破浪前行,轻风吹起区家骊的衣裙、头发……区家骊举臂高喊:“嗨!真爽快呀!”
爱德华恶作剧地把方向盘一拐,快艇来了个急转弯,区家骊猝不及防吓了一跳,差点摔倒:“爱德华,你真坏!”
爱德华大笑:“哈哈哈哈……”
爱德华开动快艇,往湖心驰去,艇后漾起一串美丽的水波……
稍后,阿芹与铁峰也从会议室走出来。
铁峰:“阿芹,你看,这次美食节公司好好地赚了一把,我们分红也不少啊,你听哥的,没错吧?”
阿芹故意地:“哼!你就是千方百计,想把我推给区家骏!”
铁峰:“瞧这话说的!怎么叫推呀?我这当哥的,不也是为妹子着想吗?”
阿芹:“我不管,我先跟着你!也替青竹姐管着你!”
一说到青竹,铁峰的脸色就变,不吭声了。
阿芹试探着问:“哥。我又说错话了?”
铁峰:“你呀……唉!”
20—2.湖面上。白天。
快艇乘风破浪在行驶,湖光、树影、水色……区家骊玩得十分惬意,她却不忘自己的使命:“爱德华,我老爸提出的,在山村建立民族风情度假村的设想怎么样?”
爱德华:“有创意,铁峰说和月亮村挂钩的想法也很好。来到广西的旅游者,不仅可以欣赏桂林这样世界著名的城市,也可以深入山区,看龙脊梯田,看月亮村这样朴实古老的壮乡村寨!”
区家骊侃侃而谈:“……爱德华,如果你们公司参与合作,共同投资,肯定会赢来一个多赢的局面。”
爱德华:“区家骊,你还真是一个很能干的谈判高手,应该说,作为桂海公司的代表,你的确说服了我,面对这样一个诱人的商业前景,我不能不动心!”
区家骊:“好呀,那余下的就是合作的具体条款了,在这方面你应该没什么特别要求吧?”
爱德华:“不,你们介绍的情况,虽说也附有可行性报告,但也都是停留在书面上和口头上的东西,按照我的习惯,我得亲自到现场考察一番。”
区家骊:“你应该去,月亮村的确是很美丽的地方。”
爱德华:“好,我明天就去。”
20—3.壮乡月亮村的山路上。白天。
青竹与萝妹边走边聊着。
萝妹:“青竹姐,你一离开就半年多,我们都想死你了!”
青竹:“我这不是回来看看吗,乡亲们为救灾出了不少力啊!”
萝妹:“是呀,你和铁峰哥在外面的,千方百计想办法,金升哥领着德龙这帮后生在家也出了大力气呀!”
青竹:“大家同心,黄土变金嘛!哎,德龙这后生不错啊,萝妹,怎么样?”
萝妹被青竹问得不好意思:“什么怎么样呀?”
青竹:“我听说你对他蛮好的哦,有那么点意思?”
萝妹:“青竹姐!你又拿我开心了!”
青竹:“怎么是开心呢?哪棵树不长?哪朵花不开?我是关心你!”
萝妹:“唉,又出日头又下雨,你说有晴(情)是无晴(情)?”
青竹:“好,我明白了。到时候见了德龙,我来提醒他!”
萝妹:“姐,你就只说我,你呢?你和铁峰哥到底怎么样了?”
青竹:“唉,铁峰对我的误解顶深的,我们见面机会又少,一时半时还说不清楚……”
萝妹:“那怎么办?秀水姐也一直为你们担心呢!”
青竹:“不要紧的,水落自然石出,总会有说得清楚的时候!”
二人沉默了一阵。
青竹:“还要我办什么事吗?”
萝妹:“姐,再有就是我们的壮锦还打不开销路……”
青竹与萝妹边走边说:“萝妹,壮锦的事我和金升也说好了,我这次回来就是为这件事的。你呀,要多从质量上抓,好东西不怕没有销路。吴家村的工艺品,就是凭质量好才打开路子的。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嘛!”
萝妹:“姐,这道理我也懂,就是做起来难,你要是能回来多指点一下,那就好了。”
青竹:“上次的教训要记着,虽说是铁峰有一定责任,但我们要是早交货,那边也没有理由给退了!”
萝妹:“是的。那你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青竹舒了一口气:“快了,没几个月了。到时候我们一起做。”
萝妹:“好。那我先走了?”
青竹:“好吧。”
萝妹快步离去。青竹独自一人在山路上慢慢走着。
20—4.月亮村的山路上。白天。
身背行包的爱德华,三十多岁,高大而英俊,脚下是一双深咖啡色的跑鞋,身穿休闲的运动服,一副旅行者的打扮。他一路探寻张望,不时用手中的相机拍下沿途的美景。
他在一条岔路口停住了,不知往哪走,只好从行包中翻出旅行图,东南西北地对照着,可是不得要领,无奈地站在原地犯了难。
山路上人迹罕见。
爱德华焦急地看看手表,又看看头上的天空,有些着急。
远处出现一个人影,爱德华来了精神,扬臂高喊:“哎——”
喊叫声在山间引起回音……
那人一直在走,渐渐地近了,正是青竹。
爱德华迎上前去,说:“姑娘,您好!”
青竹诧异地打量爱德华:“您好!”话说完,她脚下不停,眼睛一直在眺望远处。
爱德华追上来,一边伸出手说:“我叫爱德华,美国人,来……旅游的。”
青竹与之握手:“哦,旅游的。我叫青竹。”
爱德华:“你有一个美丽的名字!”
青竹笑起来:“嗬嗬!是吗?谢谢!你的中国话说得很好啊!”
爱德华:“青竹姑娘,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
青竹:“当然可以,请说吧。”
爱德华:“哦,我在找一座山。”
青竹:“什么山?”
爱德华:“Moon mountain。”
青竹思忖:“Moon mountain?月亮边上的山、月亮里的山?哎!我们月亮村有很多山,可是,好像没这个Moon mountain!”
爱德华:“那……那……”
青竹摇头:“没这个山,真的,没这个山!”
爱德华:“这怎么会呢?怎么可能没有呢?”
青竹:“你是不是记错了地方?”
爱德华无奈地耸耸肩膀自语:“不知道,这地图都不管用的,那我又一次迷路了?青竹姑娘,你能告诉我,怎么走出这一片大山吗?”
青竹:“你跟我来吧。”
爱德华:“好。”
青竹领路前行,爱德华跟随:“那太谢谢了!”
青竹:“不必客气,欢迎你到月亮村来参观!哎,你怎么非要找这个Moon mountain呢?它有什么神奇的传说吗?”
爱德华:“有。”
青竹:“哦?我是这儿长大的,好像没听到这一带有什么神奇传说。”
爱德华:“它不是传说,是真实的故事!”
青竹:“真实的故事?”
爱德华:“是的、是的。六十多年前,有一个美国飞行员跳伞遇险,是一对青年夫妻救了他。”
青竹:“六十多年前?”
爱德华:“是的,打日本鬼子!”
青竹:“哦!抗战时期……那是有。”
爱德华来了兴趣:“真的呀?”
这时二人已走进村寨,青竹:“我家就在前面,要不,请你到我家坐一坐,喝杯茶?”
爱德华喜出望外:“那太好了!”
青竹领爱德华进到她住的小木楼前。
爱德华:“这就是你的住处?”
青竹:“是的,壮家的吊脚楼,在古书上,称作‘干栏’。”
“好的,请等一下,我给你拍一张照片。”爱德华让青竹在木楼前站好,他不失时机地拍了好几张,一边说着:“这张就叫‘美丽的壮族姑娘青竹和她的吊脚楼’!”
青竹:“你真会抓题目!”
爱德华:“认识你你高兴!如果青竹姑娘不反对的话,我想跟你合影一张,好吗?”
青竹很大方地:“好吧!”
爱德华支好三角架,弄好自拍,然后按下延时快门,跑到青竹身边站好,快门“咔嚓”一响,二人在楼前的合影定格。
20—5.青竹的木楼里。白天。
小木楼里整洁、温馨,壁上挂着的壮锦等工艺品极富特色,这引起了爱德华特别的关注:“青竹姑娘,你很有审美情趣啊!”
青竹送上热茶说:“你过奖了,我学的就是工艺美术专业!”
“怪不得呢!谢谢!”爱德华接过茶杯一边品着一边观看壁上的陈设,他的目光,在青竹爷爷的像片前停住了:“请问,这是……?”
青竹:“我爷爷,他在多年前去世了。”
爱德华那肃然起敬:“哦!我觉得很面熟!”
青竹诧异:“怎么会呢?”
爱德华忙在自己的行包中翻找,掏出一张发黄的照片,是一位美国青年飞行员和一名中国青年的合影:“你看,这是不是有点像?”
青竹细看照片后惊叫起来:“哎呀,这是我爷爷年青时的样子呀!这照片你哪来的?”
爱德华指着照片上的军人说,这是我的爷爷,他跟我说,当年跳伞之后,是他——也就是你爷爷救了他的命,又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他通过日军封锁线,把他送回飞虎队的驻地。
青竹:“哦——”
伴随着爱德华的画外音:
(闪回,黑白画面)
20—6. 山洞里。白天。
壮族汉子打开一张壮锦,将老爱德华的飞行帽、皮夹克等都打成一个包袱挎在肩上,又把一顶大斗笠叩在老爱德华头上,拉了他走出山洞,老爱德华:“哪里……去?”
壮族汉子比划着手势:“飞虎队、飞虎队……”
老爱德华终于明白,不住点头:“飞虎队?O K!O K !”
20—7. 小船上。白天。
老爱德华坐在船上,壮族汉子正忙着摇桨,小船在宁静的河上驶行……
20—8.江岸边的树丛下。白天。
壮族汉子将船划到树丛茂密处停下。他系好缆绳,拉着老爱德华悄悄借苇丛的掩护爬上岸。远处,是插有太阳旗的日本炮楼。
20—9.山坡上。白天。
壮族汉子领着老爱德华在攀登,二人的身影在树林中时隐时现……
20—10.岗楼上。白天。
两名日军在值勤眺望。一名日军发现远处山坡上有异常,举起望远镜观察,
镜头中出现两个人影,日军喊了一声,急忙调整焦距,镜头出现了一高一矮两个人,高个子身材壮硕,但头上戴有竹斗笠,看不清面孔……日军士嘟囔了一句,将望远镜递给身边的军曹,军曹接过细看……
20—11.山坡上。白天。
老爱德华已是浑身汗水……
壮族汉子见状,拉老爱德华在阴凉处坐下歇息,并从身上解下盛水的竹筒递过去。
老爱德华接过竹筒,摘下斗笠,喝水……
20—12.岗楼上。白天。
日军曹的镜头里,出现老爱德华擦汗、喝水的镜头,白种人的面孔一清二楚,日军曹喊叫了一声:“八格呀鲁!飞虎队!”然后急忙地吹响哨子,跑下岗楼:“的、的——”
20—13.岗楼下。白天。
日军曹跳上战马,用刀一指,一小队荷枪实弹的日军跑步前进,日军曹策马奔跑……
惊慌的犬吠声响起……
20—14.山坡上。白天。
壮族汉子警觉地站起张望,然后飞快地背上包袱,拉起老爱德华往山岭深处就跑……
老爱德华惊骇地回头:山下已闪动着日军的身影……他顾不上疲劳,也拚命地跟上壮族汉子,壮族汉子不时回过身来拉他一把……
20—15.悬崖边上。白天。
壮族汉子小心翼翼地攀爬着,终于带老爱德华钻进一个被树叶和茅草隐匿着的洞口。
20—16.山洞里。白天。
壮族汉子与老爱德华靠着石壁歇下。壮族汉子长吐一口气:“放心了,日本鬼找不到这里,我们等天黑了再走!”
老爱德华:“OK!OK!”
20—17.壕沟里。夜晚。
壮族男青年拉着老爱德华疾行,远处传来狗吠声,一束探照灯的光柱划破黑暗扫过来,壮族男青年忙将老爱德华按倒,二人伏在地上不敢吭声……
光柱扫过,一切归于平静,男青年拉起老爱德华快跑……
20—18.飞虎队驻地门前。白天。
男青年将包袱挂到老爱德华肩上,握手作别,被老爱德华扯住,要归还包袱布,被男青年推拒。老爱德华拉着男青年示意合影,二人站好在驻地前,一美军摄影师为之拍照。
照片定格。
爱德华的画外音:“这是分别时,在飞虎队驻地前的合影!”
20—19.青竹的木楼里。白天。
爱德华继续他的诉说:“抗战胜利后,我爷爷想再找到你爷爷,可后来一直都实现不了!”
青竹:“哦!那今天碰到你真是太巧了!”
爱德华:“用你们中国的一句老话说,这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不过,碰不上我也一定会找到你的!”
青竹:“是嘛?可你说的‘Moon mountain’所指太宽泛呀!”
爱德华:“这下好了,你们这里,就是我要寻找的Moon mountain——月亮山。我这次来中国,除了参加南博会之外,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千方百计地完成我爷爷交给的任务:寻找Moon mountain,寻找救助过他的恩人!现在终于让我实现了!青竹姑娘,我向你的爷爷致敬!”
爱德华很虔诚地向青竹爷爷的画像鞠躬致意,又对青竹说:“青竹姑娘,我代表我86岁的老爷爷,也向您表示感谢!”
青竹:“谢我就不必了。”
“青竹姑娘,你看,这是当年你爷爷送给我爷爷的礼物。”爱德华从行包里掏出一幅发黄了的壮锦,正是给老爱德华打包袱的那张,“你看!”
青竹接过仔细地查看着,然后抬起头说:“这是我奶奶织的!”
爱德华:“这你也能看出来?”
“能。这种图案和花纹,只有我们家才承传。”青竹找出那一幅《鲜花捧月》壮锦说,“你看,这是我设计、我织下的《鲜花捧月》,这就是证明!”
爱德华手捧《鲜花捧月》惊叹不止:“真是太好了、太美了!”
青竹:“你知道这壮锦为什么这么美丽吗?”
爱德华:“那当然是你们心灵手巧啦!”
青竹:“不完全是。”
爱德华:“这图案、这花纹……有一种神密色彩!”
青竹:“这神密的线条是有来历的,旁人看不懂,但壮家有自己的说法。”
爱德华:“啊?”
青竹:“这说起来,这壮锦是有一番来历的。”
爱德华:“这我倒没听说。”
青竹:“刚才,你说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现在,我可要说一个神奇的传说了!”
爱德华:“还真有传说呀?”
青竹:“那当然!”
爱德华:“那你快说!”
青竹说:“古时候,住在大山脚下的一位壮族老妈妈,与三个儿子相依为命。老妈妈是一位手艺精湛的织工。她织出了一幅壮锦,上面有房屋,有花园,有田地、果园、菜园和鱼塘,还有鸡鸭牛羊。一天,一阵大风,把壮锦卷向东方的天边去了,原来是那里的一群仙女拿壮锦做样子去了。老妈妈先后派出了两个年龄稍长的儿子出发去寻找壮锦,但他们都畏惧路途艰辛,拿着钱到城里享福去了。后来,老妈妈的三儿子,在大石马的帮助下,越过火山和大海,找到了红衣仙女,让她还回壮锦。
伴着青竹的神往地叙述,展现出梦幻般的画面——
云烟缭绕的山路上,走来一位背着弓箭,挂着腰刀的壮族青年猎手,他的面貌与铁峰并无二致。
青竹的画外音:“红衣仙女正拿着老妈妈的壮锦做样子在织锦。”
画面:红衣姑娘就是青竹,青竹正在织锦呢。
青竹的画外音:
“老三趁机拿走了自己家的壮锦,骑马回到老妈妈的身边。老三回到家中,壮锦在阳光下渐渐地伸宽,变成了美丽的家园。但是,让老三没想到的是,仙女实在是太喜欢老妈妈的壮锦了,便偷偷在壮锦上绣下了自己的像,被老三带回家中。仙女从壮锦里走出来,让村里的人们都惊呆了……
“姑娘的心那么灵,姑娘的手那么巧,她打扮得又那么漂亮,好多人都羡慕她,老三不知道有多么喜欢她!”
画面:铁峰模样的老三,惊喜地与青竹模样的红衣仙女相拥……
青竹的画外音:“于是老三就跟她结为夫妻,过上了幸福生活。”
时空回到现在。
宁静的木楼里,青竹叙述:“壮家姑娘为什么刺绣得那么好、锦织得也那么好?因为,她们的手艺和心灵,都是从勇敢的老三和美丽的红衣仙女那里传承下来的!”
爱德华拍手叫绝:“太棒了!太棒了,我喜欢这个传说,又浪漫,又美丽!”
青竹:“是吗?”
爱德华:“是的,这壮锦呀,的确是爱情的结晶!”
青竹:“其实,织锦剌绣是壮家女子的必修课,每一个姑娘,从六、七岁就开始跟着大人学飞针走线、从小就练下了一手好本领了……”
爱德华:“是吗?”
青竹点头,接着说:“有的姑娘,一学会织锦,就开始为自己作嫁衣,花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八年的心血,精心的绣好一套嫁衣,保存在箱子底,等待着作新娘的日子。”
爱德华:“哎哟,那太不可思议了!能买到这样的嫁衣吗?帮我买一套?不!十套!”
青竹微笑着摇头:“这样的嫁衣是不卖的,姑娘也不肯轻易拿出来给人看的!”
爱德华点头:“嗯!换了我,我也舍不得呀……你想想,这有她多年的心血、还有她青春的梦想……即便姑娘结了婚、当了母亲,她也会珍惜、怀念当新娘的幸福时光呀!”
青竹:“是的、是的。”
爱德华:“OK!OK!你看看,光是你这样的壮锦就值得珍藏了!”
青竹:“是呀,爱德华先生,这样美丽的壮锦,还有你爷爷和壮锦不同寻常的故事,都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尤其是,要让你在美国的父老乡亲们知道。”
爱德华:“你说得不错,那你们这里可以批量织出这样的壮锦吗?”
青竹:“没有问题。如果你有时间和兴趣,我带你到我们村的作坊参观一下,专门织壮锦的。”
爱德华:“太好了、太好了!”
20—20. 月亮村里的地坪上。白天。
赖嫂与数名妇女在剥玉米、聊天。
赖嫂:“哎,有人说青竹带了一个外国人进村呀?”
妇女甲:“外国人?哪里来的外国人?”
妇女乙:“外国人来我们村干什么?”
赖嫂:“嗨!还是个又高又大的大男人呀!”
妇女丙:“你怎么知道?”
赖嫂:“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人在村后的山坡上都看到了,一清二楚,有鼻子有眼的!”
妇女甲:“谁看见了?你呀?”
赖嫂:“我们家伍阁打柴时看到了!”
妇女乙:“是不是他眼睛花了?”
赖嫂:“你才眼睛花呢!”
妇女丙:“青竹她带外国人回来干什么?总不会跟外国人谈恋爱吧?”
赖嫂怪腔怪调地:“嘻嘻……那就不晓得罗!”
妇女甲:“哎,那铁峰呢?这青竹去侗寨那么久,铁峰这门亲事还有指望吗?”
赖嫂:“这就难说了,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老天要是给你安排好了姻缘呢,你命中注定就跟谁过一辈子了!”
妇女甲:“哎,那你算过没有?你就注定跟武阁过一辈子?”
赖嫂:“那还怎样?”
妇女乙:“哎呀,你这么能干,肯定会过好日子的!嫁给武阁是委曲了点!”
众妇女嘻笑:“是呀、是呀!”
赖嫂:“你们就别拿我来开心了!哼!别看武阁笨头笨脑的样子,他唱起山歌蛮好听的,当初,就是他一首山歌让我动了心,要不。还不会嫁到这里!”
妇女甲:“哟,有这么能干,那你学唱两句我们听听?”
众妇女起哄:“是呀,唱两句、唱两句!”
赖嫂不甘示弱:“唱就唱,谁怕谁呀!”她真的扯开喉咙唱了起来:
妹呀——
飞鸟难进石山洞,
灯笼难照海中龙……
20—21. 月亮村的路上。白天。
边走边说话的爱德华与青竹,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山歌声,不由为之一振。
爱德华张望:“哎,谁在唱歌呀?”
青竹:“这没什么奇怪的,壮家人就喜欢唱歌,劳动之中,田头地边,唱几首歌,又有趣,又解乏!”
歌声接着飘来:
“……糯米煮饭难定水,
小河撑船难定风……”
20—22.月亮村里的地坪上。白天。
众妇女拍手叫好,为赖嫂助兴:“好呀、好呀!”
赖嫂:“那是男声唱的!”
妇女乙:“知道,这是老一辈人留下来的情歌,谁不会呀!”
20—23. 月亮村里的路上。白天。
爱德华:“这旋律好熟悉啊,我好像听到过。”
青竹:“是嘛?”
爱德华情不自禁地哼了起来:“妹哎……哎,要不我们到现场去看看!”
青竹:“就在前面了!”
二人快步前行,很快来到地坪前。
20—24.月亮村里的地坪上。白天。
众妇女:“是呀,老辈人传下的歌,谁不会唱呀”
妇女乙接唱:
哥哎——
花生去壳才见米,
牛肉落姜才去腥;
慢火煎鱼才有味,
耐心等妹才有情。
众妇女帮腔,唱: 慢火煎鱼才有味,
耐心等妹才有情。
爱德华正赶上用摄像机拍摄下来。
赖嫂:“你们看、你们看,我没说错吧,青竹这不就是领着个外国人吗?”
众妇女探头张望:
“哎哟!真是一个外国大后生呀!”
“高鼻子、蓝眼睛啊!”
“头发是黄的!”
“往常在电影里才看得到的,如今真走进我们村了!”
妇女甲:“那也不是!老辈人说,打日本鬼的时候,我们村就来过一个外国人,开飞机的……”
众妇女:“哦!”
青竹:“嫂子们忙呀!”
妇女甲:“青竹,好久没见你了!”
赖嫂话中有话地:“青竹,你也不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是你的男朋友吗?”
青竹:“哦,他叫爱德华,是美国人,来旅游的。我们刚认识。”
众妇女:“哦!”
爱德华:“各位老乡好!你们刚才唱得真好听!”
众妇女惊讶:“咦,你会说中国话!”
爱德华:“会一点、会一点!大嫂们,我再给你们照张相好吗?”
“好呀、好呀,先给我照!”喜欢出风头的赖嫂马上站起来摆出姿势。
爱德华:“ON、ON!就照刚才剥玉米唱歌的,这样最自然!”
赖嫂马上回到原位,不悦地:“剥玉米有什么好照的!我不照了!”
爱德华:“这是壮家人的真实生活。”
青竹:“是呀,就按刚才你们一起坐着剥玉米、聊天时的样子,最好了!”
众妇女:“照就照嘛,要什么紧,赖嫂你也别往心里去。”
爱德华:“要不,等一会单独给你照一张!”
赖嫂来了兴趣:“是嘛?”
青竹:“是呀,赖嫂,爱德华是我们月亮村的客人啊!”
赖嫂:“好吧、好吧。”
爱德华为众妇女拍照,又用立时成像相机给赖嫂照了一张,这才打算离开。
赖嫂捧着自己的照片,笑逐颜开。
青竹:“嫂子们忙吧,我带爱德华先生去看萝妹她们织壮锦。”
爱德华:“你们的壮锦好漂亮哦,你们是不是都织过的?”
赖嫂:“当然织过!”
众妇女:“织过织过。”
爱德华:“那……那你们当新娘时候的婚纱,还有吗?”
众妇女:“什么婚纱?什么婚纱?”
赖嫂:“青竹。他说的是什么呀?”
青竹:“就是出嫁时穿的那套嫁衣!城里人叫婚纱,外国人也这么叫。”
众妇女:“哦!当然有呀!”
爱德华:“那能不能让我看一看?”
众妇女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哈哈哈哈……那不行、那不行!”
青竹:“你看,我没说错吧?”
爱德华:“好吧,好吧,那青竹姑娘,等你大喜的日子,我一定要看看你的嫁衣!”
青竹大方地笑起来:“嗬嗬……那还早着呢!那时,你还在中国吗?”
爱德华:“在、在,就是不在的话,你只要邀请我,我也会飞过来的!”
青竹:“好。”
爱德华:“一言为定啊?”
青竹:“行,一言为定。”
爱德华:“那现在我们去看壮锦吧。”
青竹:“这边请。”
二人离开。
赖嫂乐得合不拢嘴地看像片,众妇女打趣:“你看看,我们刚才没说错吧,你就是个有福气的人哦!”
赖嫂得意地摆着各样姿势:“啊?是嘛、是嘛?哎呀,我要是这样?不,这样,就更好了!”
众妇女:“是罗、是罗!”
20—25. 月亮村壮锦作坊里。白天。
作坊里,有数台织机,萝妹与几名青年女子正在织锦,青竹正向爱德华介绍织壮锦的情况。乘着爱德华拍照的时候,青竹来到萝妹跟前说:“萝妹,你先停一下,去找金主任和秀水来。”
“好的。”萝妹起身出门。
片刻后,金升与秀水双双来到,青竹为之介绍:“这是来自美国的爱德华先生,这位是月亮村村委会主任金升,这位是小学校长秀水。”
三人握手致意。
青竹:“爱德华先生是到南宁参加东盟博览会之后,再到山区旅游的,他对我们月亮村的壮锦很感兴趣,我建议他参观一下,然后和我们做成一单生意。”
爱德华:“是的、是的。青竹姑娘的建议很好。如果我们第一次合作成功,也许还会有更多、更大的项目。”
金升:“欢迎、欢迎!”
青竹介绍:“这里只是我们村的一个小作坊,实际上,每个家庭都有织机,每一个年满十岁的壮族女孩子,都会织壮锦,刚才你也问过那些已婚妇女了,她们也都是织锦的能手。”
爱德华频频点头:“是的。”
金升:“但是,在月亮村,手最巧最能干的姑娘,就是青竹!”
秀水:“这是大家公认的!”
爱德华:“OK!OK!我完全相信!青竹姑娘是从大山走出去、又受过良好的现代教育的姣姣者!”
青竹:“不、不……”
爱德华:“是的,所以,在你的作品中,古朴的民族元素与现代意识融为一体,我的确很是钦佩!”
青竹:“你过奖了!”
爱德华:“青竹姑娘,你不必谦虚,我说的是真心话。”
青竹:“那谢谢了!”
爱德华:“但是,我对壮锦的批量订货有一个前提条件……”
金升:“你请说。”
爱德华:“那就是——必须由青竹姑娘作总设计师和质量监督!”
金升:“那没问题!是吧,青竹?”
秀水:“青竹是当之无愧的!”
爱德华看着青竹,就等她的表态,青竹:“好,我完全同意!”
爱德华与金升、秀水、青竹先后握手:“成交!我们签约!”
金升:“好!”
20—26. 月亮村村委会办公室里。白天。
青竹、秀水等在场,金升正指着墙上的挂图向爱德华介绍情况:“看,这是通往山下的公路,预计还有三个月就完全可以通车了!这是月亮山、这一片是两万多亩的竹林、这边是月亮河,它是大龙江的上流……”
爱德华:“好、好,中国有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月亮村果然名不虚传,相当的美!”
金升:“根据爱德华先生对壮锦的订货,我们准备在村里划出这一块地段搭建工棚,扩大织锦的作坊,由青竹领头,萝妹作助手,组织规模生产。”
青竹:“同时,也可以开展竹木工艺品的试产,侗寨长青厂的订货太多,那边都忙不过来,月亮村可以跟那边联营。”
金升:“好呀,韦副县长一直支持我们搞开发,申请贷款,加大投入,应该没有问题!”
爱德华:“资金不是问题,只要你们的壮锦能保质、按时完成交货,我们还可以再增加新的合作项目,就冲着Moon mountain,我就愿意投资!”
金升:“那好,我们一言为定!”
爱德华与金升再次握手……
20—27. 月亮村里。白天。
几名妇女仍在剥玉米、聊天。
妇女甲:“赖嫂,听说要扩大作坊,加紧生产壮锦了,这可是增加收入的好机会啊!”
赖嫂:“我也听说了。”
妇女乙:“像你这么能干、麻利,不得参加织锦就可惜大了!”
妇女丙:“听说是青竹带来那个大鼻子美国人订的货,肯出大价钱呢?”
赖嫂心又活了:“真的呀?”
妇女甲:“我也听说了,是那么回事!我报了名啦!”
赖嫂:“头一回织的锦,到现在都没有兑现呢,一分钱都没到手!”
妇女乙:“这回不同了,这美国人是大老板,他爷当年是青竹她爷爷给救下来的飞行员,月亮村有恩于他。不看僧面看佛面,我们的壮锦呀,听说他要卖到美国去呢!”
赖嫂:“哎哟,那多风光呀!”
妇女甲:“当然了!若你织的壮锦出口了,那是又挣钱又出名呀!”
赖嫂:“这样的好事,不做不就白不做了!我找萝妹报名去!”
妇女乙:“对呀,去晚了就没有名额了!”
赖嫂拉起妇女乙:“走走走!一块去!”
20—28.织壮锦的作坊里。白天。
赖嫂与妇女乙正缠着萝妹:“萝妹,我报名,你怎么也得算我一个呀!”
妇女乙:“是呀,辛苦活路想起我们,赚钱的活路也要想起我们啊!”
萝妹:“好了、好了,大嫂们来参加没有不欢迎的,只是青竹姐订了章法,一是要按青竹设计出的图案做,二是要保证质量,按时完工,若是做不到,反而要赔钱罚款的哦!”
赖嫂大吃一惊:“有这样的规定呀?”
萝妹:“是呀,金主任说,这在村委会上通过了的!你们要想清楚了?”
赖嫂:“那有人参加了吗?”
萝妹:“当然,二三十人吧。”
赖嫂:“那我报名、我报名!比不上青竹、比不得你萝妹,我不信我还比不过那些人!”
萝妹:“赖嫂,这不是争赌斗气,是认认真真的做事,踏踏实实的赚钱!”
赖嫂:“嗨!我哪回赚钱不认真呀!”
作坊里的妇女们都哄笑起来……
“赖嫂赚钱最认真,做事嘛……就不算踏实了!”
“赖嫂的嘴巴响,算盘子打得更响!”
赖嫂胀红了脸,摆出一付准备吵架的姿势争辩道:“谁说的?谁说的?”
萝妹:“好了、好了,就是德龙那天多嘴说了两句,你别往心里去哦!”
一提德龙,赖嫂心虚了,嗫嚅着:“德龙、德龙是跟我开完笑的!”
妇女们笑得更开心了……
萝妹只好圆场地说:“赖嫂,你要想清楚了,我就算你一个,好吧?”
赖嫂:“好、好!”
妇女乙:“也算我一个!”
萝妹:“行!”
20—29.月亮村的一块地坪上。白天。
德龙、树宽、火根等青年后生,正在热火朝天地搭盖工棚。
萝妹提了两大节装水的竹筒来,她身后还有另两个女青年,也拿着盛水的竹筒和瓷碗。萝妹招呼棚顶上的后生们:“德龙哥,你们歇歇,下来喝口水。”
正在工作的后生们一阵欢呼:“好呀,慰问队来了,我们休息!”
后生们先后跳下,围住姑娘们讨水。树宽:“嗨,萝妹,你光送水呀?将来这工棚盖好了,全给你们织壮锦用,你就是这里的大管家了!”
萝妹递过一碗水:“你瞎说,青竹姐才是总负责!人家外商指名要青竹姐领头的!”
树宽:“没错,她是总管,你是大管,对吧?”
火根:“是呀,你不慰劳我们,也得慰劳德龙吧?德龙干得这么辛苦你也不心疼?”
众后生把德龙推到萝妹跟前起哄:“是呀!是呀!你一向最心疼德龙了!”
萝妹真的就用毛巾给德龙擦汗,德龙反而不好意思了,萝妹一把将毛巾扔到德龙手上,嗔怪道:“这么个大男人,还扭扭捏捏的,自己擦!”
德龙有点狼狈:“嘿嘿……”
众后生拍手大笑……
20—30. 月亮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白天。
金升正在打电话,另一头是铁峰:“铁峰呀,青竹已经和外商谈好了,并且
由村里出面签了合同,这一批壮锦数量不少,价钱嘛也还可以,这次是创收的好机会,可不要再错过了!”
电话里铁峰的声音:“是的,我记下了。秀水身体怎么样?她还好吧?”
金升:“她病好了,就是体质还差点,精神不错,已经为孩子们上课了!”
电话里铁峰的声音:“那就好!小学呢?小学在建着吧?”
金升:“开工了,开工了,正建着呢!”
电话里铁峰的声音:“好!好!”
金升:“你呢?你和青竹的事怎么样了?”
电话里铁峰的声音:“唉!不知道!”
金升:“没和她当面说清楚呀?”
电话里铁峰的声音:“没说,要说我看也是越说越糊涂!”
金升埋怨地:“你呀你呀……我怎么说你才好!”
20—31.度假村铁峰的办公室里。白天。
铁峰放下电话,怔怔地心里不是滋味。
阿芹进来见状:“哥,又想心事了?”
铁峰心神不定地应了一句:“嗯……”
阿芹:“哥,跟你说话呐!”
铁峰回过神来:“啊,你说、你说。”
阿芹:“你看出来了没有,那个爱德华好像对区家骊很有好感的?区家骊也
很主动找他的!”
铁峰:“你知道什么呀!区家骊是有任务的,区董说,要她说服那个美国人
和桂海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开发在月亮山的度假村。这个爱德华,已经悄悄到我们村考察去了,还谈成了购买壮锦的项目。”
阿芹:“那是公事,我是说,要是区家骊真的跟美国人好上的话,你不就解脱了吗?”
铁峰:“什么解不解脱的,你又在瞎编排什么!”
阿芹:“这怎么是瞎编排呢?至少区家骊不会再纠缠你,要你作上门女婿了吧?”
铁峰讶然,却也无话可说。
阿芹:“那你就可以一心一意去爱青竹姐了!”
铁峰:“你又来说了,烦!”
阿芹:“啊?只许你关心我,就不能让妹子也关心关心当哥哥的!”
铁峰:“好了、好了,你忙你的去吧!”
阿芹:“我不忙。”
铁峰:“你要再说这些,我可就动员你了?”
阿芹:“动员我什么?”
铁峰:“劝你嫁给区家骏呀!”
阿芹一听就来气:“去去去!”
铁峰大笑,阿芹嗔怪地捶打铁峰:“你最坏、你最坏!……”
20—32.青竹的小木楼里。夜晚。
秀水正和青竹在灯下谈心。青竹:“……你说,铁峰他放下钱就走了,是个
什么意思?”
秀水:“他没跟你打招呼?”
青竹:“别说打招呼了,我只见到他的背影,一晃就没了!”
秀水琢磨着:“哦!记得铁峰曾经说过,他不愿面对你和吴桐!”
青竹:“他的误会是越来越大了,我说什么他都不相信!唉——秀水,你说,一个人的心,怎么才能让她喜欢的人明白呢?难道真要把心掏出来才看得清楚吗?”
秀水:“依我看,你们还是缺少交流、沟通。男女之间,有误会是难免的,如若沟通越少,那误会就越积越深!”
青竹:“你呢?你和廖强怎么样?”
“分手了。”秀水说得很平静。
青竹震惊:“啊?”
秀水:“真的,我和他,志趣不投!”
青竹:“那你们也是沟通太少了?”
“咳!也是,也不是!”秀水想了想又补充一句:“他另外有人了!”
青竹意想不到:“啊!”
秀水:“青竹,我和你不同,铁峰和廖强也不同。我觉得,铁峰还是深爱着你的,你们之间的误会,迟早会弄明白的。哎,你不是也添了手机了吗?我把铁峰的手机号给你,你有空多和他联系。”
“好。”青竹接过秀水写来的纸条,细心藏好。
青竹:“哎。满月怎么样?最近有消息吗?”
秀水:“她很不顺,去南州唱歌,不知为什么跟人家签下霸王条款的合同,脱身不得,金升去了也帮不上忙!”
青竹:“哎哟,她太幼稚了,让人担心呢!”
秀水:“按说,想当歌星也没什么不对,可得脚踏实地的走呀,只想一夜成名,哪有这么容易的!”
青竹:“是的,还记得我们当时在山顶上说过的话吧……”
秀水:“记得!如今,你在侗寨办成了工艺品厂,现在月亮村也张罗办壮锦厂,你的愿望在一步地步实现着。我呢,我们的小学也开工了,再有几个月就会建成了……就只有满月,她说要当超女、超妹,还不知道结果会怎么样!”
青竹:“咳,刀在石上磨,人在世上闯,满月要经见的多了,也会变得聪明起来的!”
秀水:“是呀,愿她多多保重啊!”
青竹:“祝福她、祝福她!”
秀水:“青竹,天不早了,你歇着吧,我走了,屋里还有一群孩子呢!”
青竹:“那好,我明天就回侗寨了,有事就找我。”
“你多保重!”秀水离去。
远处传来鸡啼声,夜深了。
20—33.赖嫂的家中。夜晚。
赖嫂拉着武阁正在擦拭织机。赖一边指挥着:“这里、还有这里……”
赖武阁:“你今天是捡着金子了,就这么高兴!”
赖嫂:“也差不多哦!我跟你说呀,帮我照相的美国人下了订金,要买我们村的壮锦,听说是大价钱,我往后一织起壮锦呀,那不就是跟捡金子一样!”
赖武阁:“你那两下子,青竹、萝妹哪看得上!”
赖嫂:“嗨!你知道什么?青竹不好对付,那萝妹就容易多了,只要她收了我的货,就得给我钱!你等着瞧吧!”
20—34.宾馆的房间里。夜晚。
爱德华正在给老爷爷打电话:“你好,爷爷,我就选了你那儿白天的时候,给你报个消息……那位曾经救过你的老人已经去世了,但我找到了他的孙女青竹——一个美丽的壮族姑娘。”
电话传出老爱德华的声音:“OK!OK!”
爱德华:“我还订购了一批同样美丽的壮锦!月亮村的壮锦!”
电话里老爱德华的声音:“是真的吗?”
爱德华:“爷爷,你就放心吧,绝对是真的,更让我想不到的,是我还听到了你当年听过的歌声!”
电话里老爱德华的声音:“那太好了!你录下来了没有?”
“当然录了,你听听哦!”爱德华按下录相机的键盘,传出妇女们对歌的那一段,歌声在夜空里传向大洋彼岸:
(男声):妹呀——
飞鸟难进石山洞,
灯笼难照海中龙;
糯米煮饭难定水,
小河撑船难定风。
(女声):哥哎——
花生去壳才见米,
牛肉落姜才去腥;
慢火煎鱼才有味, 耐心等妹才有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