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学茶座 > 柳州文艺 > 美丽龙城

凤山美女子
◎ 雨 声

    古镇凤山美,美在山,美在人。凤山的女子,更是美颜如花。

    百闻不如一见,还是让我们到凤山去走一走吧。今年五月和六月,我忍不住又两到凤山,那按捺不住想看凤山美女子的急迫心情不言而喻。

    五月中旬的一天,到了凤山。胡镇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卖起了关子:“凤山的美女多得到处都是,看一世都看不完。”这话也在理,我们只好提出看一些典型的。胡镇长说:“那不行,看典型的,人家会认为我们凤山的美女少,还是去看普通的吧,让你们晓得我们凤山的美女是到处都是,随处可见的。”

    这几年,凤山镇因地制宜,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十个村居委中基地村就占了五个,而且上规模上档次。其中,有对河的西瓜基地,头塘、二塘的莲藕、慈姑基地,大湾的柑子基地和大塘的桑蚕基地。

    听到有个桑蚕基地村,我来了兴趣,想起了唐人王建的《雨过山村》诗:“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这首小诗把养蚕女写得多美、多有情趣。于是我们决定赶往大塘。

    乘船到大塘要上行龙江河1个多小时。此时早汛初度,水面宽阔,波浪微兴,舟船竞棹。站在凤山码头上看三江汇合处:龙江西来、融江北至,归流柳江,浩浩东去,只见青山隐隐,乌鸾巍巍;流水滔滔,绿竹幽幽;网箱片片,锦鳞历历……朗朗晴空下,站在这实实在在的人间仙境中,接受这大自然的洗礼,你会感到像夏日喝冷饮时的畅快,洗桑拿浴后的轻松。

    在大塘村坪上屯,我们看到凤山的另一类美女子。妇女主任陆玉荣和刚刚毕业的中专生涂丽慧,就是她们的代表。她俩一个具有成熟女性所特有的贤淑和庄重,一个青春靓丽而又开朗活泼。她们很纯很恬静,眼光清澈而圣洁,她们很美,没有刻意的装扮,很自然。看到她们,你就像看到了翠岚映着的旭日,宁静淡远的晨辉,满天绚丽的云霞,清澈见底的小溪。

    同所有农村妇女那样,陆玉荣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家务和农活。她家种桑叶6亩多,一批养蚕3张多,还养猪,特别是这两年建造新楼房,更是忙得连喘息的机会也没有:尽管农活家务事这么繁重,但她从没有因家事而影响过开展妇女工作,尤其是计生工作,相反却因为做计生工作而耽误了许多农活。可尽管如此她的脸上却还总是挂着微笑。

    走近她,你会发现生活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豁达,多了一份奉献。

    见到涂丽慧,是在茫茫的桑树林里。这里厚实丰沃的泥土,正是哺育美女的温床。我们穿行于桑树林中的小路,发现她就在路边采摘着桑叶。她的美丽吸引了我们,她的美丽让我们停下了脚步,她的美丽让我们的摄影师忙个不停。粉面桃腮,笑意静贮酒窝之中;目如圆杏,言语全在顾盼之间。看她采摘桑叶时舞动的双手,就知她是位健康活泼、办事爽利、颇有时代风采的人。我们问她,中专毕业回家种桑养蚕有什么想法吗?她回答道:“我这个年纪能没有想法吗?想法多着呢,不过,种桑养蚕也不错。”她的嫣然一笑,让我感慨万千,多么青春靓靓丽的采桑女啊,这位新农村的新女性,是一种什么样的象征呢?是破土的春芽,是春风吹过满山的新绿。

    小桥流水,阡陌人家,苍翠田园,幢幢楼房,坪上屯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定格于青山绿水间。穿行于阡陌,两旁尽是夹道的桑林,田野间、山坡上、河滩边,层层片片的桑林千亩连绵,冠之以“桑海”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这里的女子轻松而又忙碌。轻松,是她们常年与清风明月为伴,眼中看到的是云淡风轻,耳边听到的是小鸟轻唱,空气中永远散发着花草的芬芳。她们的生活就像绿嫩嫩的桑树生长一样自然,心情就像天空中与白云嬉戏的轻风一样快乐。忙碌便是这里的主旋律,在这儿家家是种桑养蚕的大户,个个是种桑养蚕的能手。俗话说:“养蚕犹如养宝宝”,你说忙不忙。好在这里的女人们个个都心灵手巧,再忙也能应付得过来。要问她们的日子过得怎样?看看家家新起的宽大蚕房和楼房,看看那掩映着村庄、千亩连片比人还高的桑树林,你就会明白了。

    告别坪上屯,已是夕阳衔山。回船将到凤山码头时,胡镇长指着右边远处连绵群山让我看,“睡美人”在晚照中显得格外妩媚动人。几座山峰连绵一处,恰如一位躺卧中仰望苍穹的美女子,这又是凤山一景。凤山真是太神奇了,连山都显露出美女的神态,你说凤山美不美?听听这过去的“八景歌”吧,它就足以让你陶醉大半天:“鸾洲渔火往穿梭,牛轭樵歌互唱和。乌鸾峭壁风光好,青凤晴霞叠彩多。铜磐旋螺陪北斗,古潭夜月伴嫦娥。合浦秋波腾细浪,渔翁晒网泛轻舸。”而今八景之外又添一景“睡美人”,凤山真让人羡慕又妒忌。

    在船上欣赏“睡美入”真是妙趣横生。船移景变,我似乎看到了四季的“睡美人”:春天妩媚,夏天丰腴,秋天绰约,冬天素雅。我羡慕凤山人,他们是幸运的,幸福的,能看到四季中的“睡美人”,真是眼福不浅。

    六月初的一天,为看凤山美女子,我们再到凤山。这次真是既大饱了眼福,又开阔了眼界。

    在凤山,大家都知道全曲嫒养奶牛出了名,是我县首批农村科技拔尖人才之一,还获得了2001年度柳州市“双学双比”种养女能手和柳州市“三八红旗手”等光荣称号。就这样一位女强人,还是一位美女子呢!

    她是一位有文化、有教养、有爱心的美女子。洁白的牙齿,深黑色的眼睛,端正的鼻子,嘴角微微翘起,显得精明能干,给人一种生气勃勃的感觉。她在召唤和喂养奶牛时,同它们是如此亲近,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尽管她没有说话,但我却感觉到在她的行动里充满温柔的话语。

    她是“知识型农民”的代表,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她高中毕业后,当过代课教师,造过船,运过沙,也跑过客运,都干得不错,但她觉得还是养奶牛好。如今走上“奶牛下乡,鲜奶进城”的产业化发展之路,必然会越走越辉煌。

    沿着一段刻满岁月皱纹、永远给人一种历史沉思的古城墙,我们来到人称“戏迷大姐”的家。这里院落宽敞,窗明几净,既是私人住宅,又是公共活动场所。凤山商会、街道九九业余文艺队都挂牌、活动在这里。女主人,就是大名鼎鼎自称“凤山镇的母亲”的张秀兰。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一大帮美女,她们是:凤山街委妇女主任张秀兰、个体老板余小媛、中学教师涂润梅、卫生院副院长陈木兰、发廊老板董继红。

    还是让我一个个介绍,让大家走近他们,慢慢地欣赏吧!

    在“戏迷大姐”风韵犹存的脸上,我们能看出,她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一个迷倒四方的美丽的女子。她健康、练达,外表温和而内心好强。如果不长谈,谁也不会知道她的心里装有那么一种沧桑感。“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除了她自己,谁还可能知道那些她曾有过的美丽的心境?那些美丽的过去就这样过去了,真可谓是转瞬即逝,在给她留下无限惆怅的同时,又留给她一种成熟,一种温馨,一种余韵……而这一切,绝不会随时间而改变而毁灭而消失。从她由卖小菜籽而发家致富的经历,我们就可感知这些沧桑的内涵,似乎更加耐人寻味。

    她有丰富的社会阅历,对自己的社会经验颇为自信。当上妇女主任,她的信条是:出于公心,什么事情都好办。风鬟霜鬓总关情,事实说明,她这个“凤山镇的母亲”当得实在好。人世间最伟大的情感莫过于母爱,因为她是人与情最完美的结合,是最为无私的。张秀兰的举动,也让我们更认识到母爱的伟大。

    受过高中教育、秀丽端庄、举止优雅,这就是个体老板余小媛——胜利街上宏广批量销售门市部的老板,凤山镇千亩山地承包种林者。到底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子,从中我们就可略知一二了。

    在创业历程中,余小媛曾遇到买卖难做的坎坷,也遇到商品卖不出去的挫折,更遭受过赊销人不还货款不知去向的打击,但她从不灰心。因为她坚信,只要诚心待人,诚心经营,就一定会有回报。经历过风雨,就一定能见彩虹。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她开的批发店以质量好、价格低、信誉高,赢得了顾客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红火。

    余小媛说,她的生意好做是凤山环境好的结果。人生一世,“义”字当先,自己挣了钱,就要尽最大努力回报社会,为家乡多作贡献。所以捐资办学,资助支持开展公益活动和办公益事业,她毫不吝啬,每次都五百、一千元地捐献上自己的一份诚挚的爱心。

    诚实立身,信誉兴业,余小媛成功了。她走在街上,总要吸引串串目光。除了她的美丽是一道风景外,人们更欣赏她的为人。她那左手右手各牵一个的双胞胎小姐妹,更是引人格外的注目。凤山的美女本来就够多的了,她偏偏又生了美丽的一双。于是总有人要看、要说、要问,弄得大家都亲热得不亦乐乎。

    看到涂润梅,我想到了关于女人的这样一句话:三十之前看盘子,三十之后看脑子。“盘子”即是脸蛋。她是“盘子”俊俏,脑子智商也高。虽然过了三十,可她的美丽并没有萎缩,反而在匆匆的时光面前依然张弛有度,收放自如……伴随着成熟的气质和风度,越发魅力四射起来。激情而不放肆,沉静而不颓唐。

    善良的心和满腹学识,正好配着那富态的身材,雍容的风度,春华虽过,却秋实满枝,生命正堪骄傲之时。多年为人师表的严肃和工作的超负荷,塑造了她这种虽略显疲惫更显谦虚、包容、诚实和任劳任怨的身影和风度。

    身许教坛,汗洒桃李,用爱心和智慧谱写自己的人生历程。她自小就想当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她很满意自己的职业选择,感到自己的日子过得很充实,很愉快。每天和花季的学生在一起,老师也永远是年轻的了。

    陈木兰和涂润梅一样,是个知识型的“白领丽人”。秀发之下是端庄的脸庞,明眸之中有很深的内涵。她是一个感情丰富的女人,也是一个有魄力的女人。

    给人的印象是:不很漂亮,但美丽。四肢五官柔和、不夸张,短发,眼神是清纯的,双唇是清新的。朴实而内秀,犹若春水一样天然。脸上的温情和沧桑感明显地让人感到这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

    作为这里卫生院唯一的主治医生,她急病人之所急,医术上精益求精;作为医院的一个管理者,她思想解放,身先土卒;作为人母,她勤俭持家,里里外外一肩挑。她情怀温暖,心细如丝,待病人如亲人。10多年来,职务和岗位多次发生变化,她始终坚持在门诊为病人看病。尤其是妇产科,一年四季,白天和晚上,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如果不是呼呼作响的电风扇提醒了我,我还以为是时光老人和我开了个大玩笑,把我带回到了唐宋时代,正面对着那时的仕女呢!这位具有古典美的“仕女”是谁呢?她就是董继红。

    高挑的身材,白皙的肤色,大大的眼睛和一张红润的瓜子脸,就如古小说里的“如画中的人儿一般”,不像是当地人。一打听,果然不是凤山人,老家是山西临汾,刚结婚到凤山,怪不得脸上还有羞涩尚未退去。问她现在干什么?她笑魇如花,用普通话告诉我们:“原先帮人打工,现在自己做老板,新开了一间发廊。”问她为何不在山西发展而要到凤山来,她坦诚地说,凤山人气旺,我喜欢凤山。看来,她是下决心当定凤山美女了。

    自古以来,因地处三江汇流的地理优势,水路交通方便,凤山成为各地商贾云集之地,他们在带来无限商机的同时,还带来了各地的文化,丰富了凤山,美化了凤山。凤山街作为我县一个文化底蕴比较深的区域,其主要特点是集商贸、食品加工、运输、造船、旅游于一体。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招商引资环境的日益完善,无数的“美凤凰”纷纷到这里寻找栖身之地。近两年,凤山街上的外省小媳妇就有十多人。如果说,本地美女是凤山的一大传统特色的话,那么,像董继红这些“加盟”凤山美女的外来是“锦上添花”了。

    这些外来的美女,分布在凤山各地的商贸、美容美发等行业。论相貌,她们虽然没有“沉鱼落雁”之容,但个个端庄秀丽;论气质,她们自然比不上文化层次较高的白领丽人,但她们朴实单纯;论身段,她们虽然缺乏“魔鬼身村”,但她们健美活泼。她们穿着各种色彩不同式样不同的合身工装,再加上脸上常挂着笑容,更显得精神饱满充满青春活力。

    这些美女们从事的职业一般工资都比较低,所以她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和本钱来包装打扮自己。她们的美,属于那种天生丽质的美,是带有一种泥土的芳香和田野气息的美。她们靠自己辛勤的双手去实现各自的人生价值。所以,她们是高尚的是值得人们尊重的。

    听说爱因斯坦向人讲难懂的相对论曾这样作比:与老妪为伴,日长如年;与美女作伴,日短如时。这相对而论的景况,让我也亲身体会了一回。采访这些美女子,时间竟然过得这样的飞快,转眼已是傍晚七时多。

    走在店铺林立的胜利街上,一家楼房临街的三楼阳台上,一树三角梅红艳艳地开着。凉风徐起,暗香浮动,一群姑娘与我们擦肩而过。红花、丽人、霓虹满街辉映,让人眼花缭乱。此时,古镇上的人们,尤其是女人们,犹如“活动着的鲜花”,她们信马由缰,其形其神已完全摆脱了白天的重负,薄衫、超短裙、牛仔短裤、T恤衫……柔软而宽松;借着一层暮色,大家都将自己放松到白天没有的极限,形、色、体与神、情、韵,都极致地挥发开来。她们创造了美又展示了美,这就是古镇的凤山美女子。如果古镇有灵性,也会惊讶今天的凤山美女们所展示的独特风采。在此时,在这里,你极少看到职业装,多的是休闲服,随意、自然,或鲜艳或素雅地展现了在大都市所无法看到的俏丽英姿。

    我敏感于凤山的变化,让人常见常新。她总是在变化中装饰自己,丰富自己,像一个“为悦己者容”的女子,总能给我们感受到一种新鲜的气息。

    凤山古镇是丰富的,包罗万象的。建县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7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龙城县城就设于此。现今收藏于柳州柳侯祠的名碑“柳州路文宣王庙碑”和“剑铭碑”,就是在这里移走保存的。如今古城墙与现代建筑和谐相处,组成了迷人的小镇天际线。小镇很温情,有着南国女人的含蓄美。即便是家家户户小院里那些花卉,绽放之时,竟也显得半娇半嗔,甜甜蜜蜜,枝枝叶叶总关情。

    这里的街道虽然窄小了些,但让人们更感到互相之间的亲近和温馨。这里的一切都是小巧玲珑的、富有灵性的。只要你认真去体会,就能觉察得到。

    这里有城市的气质,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世世代代的凤山人按照他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凤山人是很会享受生活的。这个小镇上,就有网吧5家,舞厅3家,卡拉OK厅、茶吧、书屋、咖啡厅更是随处可见。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业余文艺队有四五支,而且多年来一直都是很活跃。

    这些以女子为主体的业余文艺队,是凤山的骄傲,也是县里文娱活动的“台柱子”,节日里县城有文娱活动,便有她们的身影。

    这帮女戏迷们本来就很美,演出时化起妆来,更是个个美若天仙。她们彼此性格不同,阅历不同,不论顺境和逆境,都能心心相印,感情相通,相互激励,相互照应,是如此默契,是如此亲密,在她们自己组成的团体里,共同谱写生命的乐章。

    在大千世界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美,我们的戏迷们也在追求着自己的美。她们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孜孜以求,乐而自得。表演时,满台生风,她们将自己的身心尽情地投入其中,自己早已不是了自己,而是一个个法力无比的美神,翻起人们的回忆,舞动大家的情思,牵动整个美的世界。

    而这帮戏迷们自己呢?与其说是在表演给人家看,不如说是在发现与升华自己潜在的美的意识,美的素养。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这就是凤山的美女子!

    凤山多美女,这是古镇的骄傲和荣耀。这说明改革开放的凤山更加有生机和动力,更加富有魅力,才有今天如此迷人亮丽的这一道风景线。

    您想看美女吗?请到凤山来。

 相关链接:
 

关闭窗口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管理维护

E-mail:lzzx@liuzhou.gov.cn        电话:2859145

版权所有:(C)2009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