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专题活动

喜迎祖国六十华诞 感慨祖国沧桑巨变

  • 2009-11-25    宋国祥

内容导航:

我今年82岁,伴随共和国走过了六十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新中国六十年的沧桑巨变。

194912月四川绵阳解放时,我从绵阳师范考入部队青干校下连当文教。抗美援朝后调军校任教员,19578月转业到铁路工作,后来成了家。当时的家除了锅碗瓢盆、一张床、两条长凳外,别无它物。在家看书学习都以床为桌。家里唯一的一件电器就是老岳父送给我大女儿的生日礼物――一台收音机。也正是这台收音机,帮助我女儿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大学。

“文革”前后,我国粮食、商品奇缺,很多人都吃不饱肚子,日子很艰苦。我家每月的工资总是坚持不到后半月,靠捡一些菜叶、瓜皮之类喂养几只母鸡生蛋,泡制一些咸菜以补贴家里的日常生活。

打倒“四人帮”,开始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国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主,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来,我国工农业生产得以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日益得到提高。

柳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早在1956年外调时就来到过柳州,1984年正式调到柳州工作。柳州也曾经历过很多沧桑。当年的柳州,给我的印象是破旧的街道,低矮的房屋,柳江河上只有一条仅供行人行走的浮桥。如今,柳江河上修建了10多座造型各异的跨江大桥,天堑变通途,南北两岸融为一体,市内道路宽广,绿树成荫,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柳州已经变成一座拥有170多万常住人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花园式名城。

我家的变迁与城市的变迁是同步的。在儿女们的资助下,我在15年前就购买了一套4室两厅的商品房,家具、电器应有尽有,过着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这几年,我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还到过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国家观光旅游。在饱览秀美山川、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

我深深体会到,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没有新中国的富强,就没有柳州的繁荣,就没有我家今天的幸福生活。1987年冬我从教师岗位光荣退休。退休后,我继续发挥余热,为国家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以报党恩。我先后到柳南区街道办做义工,到柳铁地区中小学校任校外辅导员;1996年迁居晶远社区后,我主动帮助小区宣传保护环境、爱护绿化、爱护公共设施,常给小区出主意,提建议,促进小区和谐;主动辅导小区中小学生文化、思想及心理等;拿出自己的钱为学生复印中高考复习资料,买复习参考书。从2002年至2006年我先后辅导中高考学生12名,帮助他们如愿考上高中及区内外大学,深得学生及家长的称赞。2004年冬我被聘为市25中校外辅导员,帮助学校在各班成立通讯组,指导学生写作,每学期开学、中考后,放寒暑假前都要集中全校通讯员上写作课,布置写作内容,教给他们写作方法。几年来,经我修改并亲自寄、送的800多篇学生文章中,共有130多篇发表于柳州两报及龙城教育和全国其它刊物,受到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家长的好评。

这些年来,我先后获得广西“自治区关工委先进个人”、柳州“铁路先进退休干部”、柳南区“街道工作积极分子”、鱼峰区“十佳文明市民”提名奖、柳州市“爱国星文明家庭”奖、优秀校外辅导员等荣誉称号。今后我将继续尽自己的所能,为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做工作,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本文系民盟柳铁支部宋国祥同志在民盟柳州市委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上一篇: 同舟共济 共建和谐 || 下一篇:肝胆相照铸辉煌

    打印 关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主办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办公室维护管理
    E-mail:lzszxweb@163.com                                     电话:0772-2827140
    版权所有: ©2018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柳州市委员会                                     技术支持:柳州市网络管理中心